趙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和網上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文件稿提請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
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在10月26日至29日召開,這次全會將審議“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以后將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進行表決。
“十四五”時期從2021年開始,而這一年也將是中國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之后,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因此,“十四五”規劃可以說是開啟這個新征程的第一個篇章,具有特殊的意義。
從黨中央一段時間以來的決策部署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前述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指出,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做到五個“必須”,其中之一就是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主動戰略選擇。正如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指出的,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也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短板弱項。
為了暢通國內大循環,必須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市場,可以預計,“十四五”規劃將會有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具體內容。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領導人出席的各領域代表的座談會、黨中央和國務院召開的研究經濟社會議題的重要會議非常密集,“國內的統一市場”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重要詞匯。這方面的重要部署,也將體現在即將問世的“十四五”規劃當中。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統一大市場一直處于完善的過程之中??梢哉f,改革開放的過程也是地方保護不斷被消解、統一大市場逐漸形成的過程。地區之間貿易壁壘大幅度下降,地區之間貿易便利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今天,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也讓我們直接感受到了統一市場的好處。身處廣州的人在一部手機或者電腦上下單,那么,過不了幾天,遠在浙江或者新疆的貨物包裹就會出現你家門口。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幫助商品和服務能夠抵達范圍更廣的區域和消費人群。在互聯網大平臺這些基礎設施上,越來越多的全國各地的市場主體被納入一個更為統一、當然競爭也更為激烈的市場環境之中。
國內的統一市場,最明顯的作用當然是提高經濟效率。市場規模越大,分工越細,經濟效率就越高。不過,這樣的說法過于籠統,必須結合新發展格局來具體理解。
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優化升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體系,深化對內經濟聯系、增加經濟縱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這些要求都與國內的統一市場密不可分。
優化升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體系,不是局限于某個地方,而是在一個統一大市場內進行的。比如分配,要擴大內需,老百姓手里得有錢,而且還要比原來的更多一些?,F在我國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較低,2018年約為42%,發達國家一般為60%。那么,怎么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稅負、轉移支付、福利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不過也離不開讓人從全國范圍內的流動中獲得收入提高的機會,后者甚至更重要。
過去幾年,政府的公平競爭審查的力度顯然大大加強了??梢灶A計,“十四五”規劃會進一步部署公平競爭審查等促進公平競爭的制度和政策。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興產業的成長和壯大,而一些新興產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對統一市場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蛘哒f統一大市場已經成為這些新興產業突破發展瓶頸的必要條件。
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李克強總理強調說,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序發展,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政策驅動模式,離不開政府補貼的支持。一個簡單的道理是,這個產業要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得把成本降下來,這樣才能有市場競爭力。而要把成本降下來,就不能不實現規模經濟。這個規模經濟不能通過政府之手,而必須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來實現。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一直受到各地市場準入的地方保護的困擾(國家有大目錄,地方有小目錄)。新能源汽車采取哪種技術路線,同樣也不能是政府單方面決定,而必須通過市場競爭的檢驗。
這就涉及統一市場所需要的另一種基礎設施—競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由于長期以來的區域之間的經濟競爭等原因,產業政策比競爭政策更受地方政府重視。正如2016年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指出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國統一市場基本形成,但同時也要看到,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業壁壘、企業壟斷,違法給予優惠政策或減損市場主體利益等不符合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現象仍然存在。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中國(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此前,獲批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達到18個,加上此次獲批的地方,可以說已經基本覆蓋了東西南北中以及陸海兩個方向。自由貿易試驗區肯定各有“個性”,承擔的國家戰略使命也有不同,但初衷都是要打造制度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打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梢哉f,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最終目的是全國范圍內日益向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趨同,讓各種市場要素能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各種市場主體在全國范圍內自由競爭。
如果一直陷入過于分割的市場當中,像新能源汽車這樣的新興產業恐怕會很難擺脫對政府扶持依賴,政府補貼帶來的道德風險也警醒我們,必須加快強化競爭政策作用。這也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全國統一市場的根本原因所在。

過去幾年,政府的公平競爭審查的力度顯然大大加強了。可以預計,“十四五”規劃會進一步部署公平競爭審查等促進公平競爭的制度和政策。
“線上下單+物流配送”模式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已經相當深了。這背后離不開物流體系的支撐。但不能因此產生錯覺,實際上我們的物流體系離現代化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一方面,據估算,我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4%,而發達國家是10%以下,GDP的4%不是個小數字,也就是說,用路貴的問題仍然存在,流通成本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用路貴的問題顯然制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暢通。
另一方面是結構性問題。9月9日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指出“要加快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之后,具體強調要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整個要求針對的就是,公路、鐵路、航空、管道運輸尚需要進一步有效連接。不同物流方式的進一步有效連接,才能降低費用,提高商品的周轉率。沒有現代化物流體系,統一市場對經濟效率的提高就會受到極大制約。
需要注意的是,民眾在享受著統一市場的好處的同時,也仍然深受“不統一市場”的困擾。
需要注意的是,民眾在享受著統一市場的好處的同時,也仍然深受“不統一市場”的困擾。
要加快勞動力自由流動,就不能不首先解決涉及民眾切身利益問題上的“區域分割”。
比如,據估算,我國有2.8億人處于“人戶分離”狀態。人員異地工作生活、企業跨區經營活動日益頻繁,群眾和企業辦事多地來回跑,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成本。國務院已經明確要求,從教育、社保、醫療、養老、婚育和企業登記、經營許可辦理等領域入手,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今年要有所突破,明年年底前要基本實現高頻事項全覆蓋”。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對14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給出具體時間表、路線圖。今年年底前,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58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明年年底前,有無犯罪記錄證明開具等74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明年之后,新生兒入戶等8項事項也要實現。
并且,除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外,全部納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由業務屬地為申請人遠程辦理,不得強制要求申請人到現場辦理。政府部門核發證照批文,能通過數據共享查詢、核驗的,不再要求申請人到現場核驗原件。
隨著“跨省通辦”的推進,各地仍然存在的各種制造“區域分割”的條條框框,將被極大打破。人的流動越自由,我們將越多享受到統一市場的好處。正如李克強總理說的,推進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跨省通辦”,有利于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也就是說,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福祉是密切相關的。從“十四五”時期開始,經過努力攻關,我們將越來越接近一個自由的統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