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惠宗
在我的交易系統中,近期的市場出現了一個久違的信號,那就是上周五和本周一出現的市場情緒進入長期下行區間,關于這個信號我在相關的欄目和視頻中做了分析和強調。歷史上每次出現這個信號時做多的勝算和賠率非常高,后續往往進入階段性的反彈或反轉。這次信號后,市場情緒隨后出現矯正。但后續要關注市場情緒修復的強度以及市場反彈的動能,依然要做好防御策略。通過資金結構來看,融資余額水平依然偏高,融余市占達2.39%,所以反彈中容易出現拋壓。近期人民幣升值以及海外疫情擾動并未吸引外資流入,說明場外資金風險偏好較低,不能排除后續進一步探底的可能性,但由于市場情緒已經探明底部,所以指數下跌的空間不大,但后續區間震蕩打底的過程仍比較熬人。
IPO節奏放緩預期是支撐市場情緒修復的重要因素,歐美疫情的沖擊雖然不可忽視,但短期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已經顯著邊際減弱。另外還有一個重要變量就是美國大選。9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邊際回落,隨著海外疫情的再次暴發,市場的風險偏好近期較難大幅提升,受海外疫情影響的行業以及海外需求復蘇邏輯維持相對謹慎。
在四季度以及市場風險偏好低的市場周期中,往往是高盈利能力的行業及個股走勢相對強,這體現為高ROE行業及個股可能會有相對收益,比如近期的醫療保健和白酒,尤其是景氣行業和優質賽道中盈利能力處于高分位并且盈利質量較好的,做起來會比較舒服,相對比較容易抓到一些牛股。
尤其是若能找到雙擊股,那就會有乘數效應。關于盈利質量,需要從盈利波動性、持續性和資本結構等方面來考量。如果行業處于景氣上行趨勢中,機構高配的相關行業則具有動量效應,關鍵看行業盈利增長的動能,如果行業增速減緩,那么機構抱團的行業向下的邊際動能則會較強。在行業反轉確認后的景氣上行的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處于機構加倉的態勢中,這與經濟復蘇的順周期邏輯匹配。三季度機構超配的電子、電氣設備處于歷史上限區間,尤其是電氣設備長期處于較高的配置水平,對于后續的走勢要相對謹慎,至少不能順波追漲。
機構低配的行業及個股往往具有較高的動能,這是因為資金的邊際驅動效應很顯著,并且盈利彈性系數也比較強,因為那時候預期尚未充分定價,容易獲得相對收益。我從7月份《邊學邊做》中持續提示汽車鏈以及長城汽車等的量化信號。從可選消費的方向來看,超配比例處于歷史較低位置的還有家電。10月29日家電板塊異動明顯,在《邊學邊做》以及9月下旬的文章里按照RSM相對動量結構我分析過石頭科技,目前都走出了較為強勁的獨立行情。家電方面的智能家電尤其是服務機器人具有較快的滲透率以及非常大的成長空間,目前相關的還有科沃斯和萊克電氣等。這類個股除了在“雙重動量”上體現了相應的強度之外,它們往往也體現為籌碼集中度的集中趨勢與股票走勢具有背離結構。
醫藥、計算機減倉后則下滑至歷史相對低位,這與成長風格的輪動周期相關,如果從明年一季度成長風格再度回歸的預期來看,四季度是配置計算機的周期。對于長期成長確定性較高的云計算、信創等維持低吸布局策略。后續,要關注這些行業中在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具有盈利拐點或盈利加速釋放的子行業及標的,經過三季度的大幅回撤后它們估值和位置相對不高,這或許是在當下市場情緒較低的背景中尋找“雙擊”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