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琴
摘 ?要:學前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活動直接關系到幼兒智力開發、思維發展和體能素質等方面的積極健康發展。但是,當下我國大多數的幼兒園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時,都普遍存在著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傳統單一等問題,因而嚴重降低了學前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因此,本文將就如何提高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進行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有效性;策略探究
引言:
鑒于幼兒的心智思維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自主能力都相對較弱,這也為幼兒教師開展學前教育活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這就需要幼兒教師能夠秉承著生本教育理念,全面了解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展需求,進而能夠著眼于幼兒的終身發展,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為前提,從而創設能夠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求的學前教育活動。
一、當前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縱觀現階段的大多數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可以發現,由于受到傳統幼兒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幼兒園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時都會將教學重心放在提高幼兒的綜合認知上。這也直接體現在部分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活動逐漸傾向于“小學化”,教師和家長都過于重視幼兒的知識灌輸和技能提升上,但是卻嚴重忽視了對于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探究力、學習興趣和習慣以及智力開發等方面的有效引導和培養。這種教育理念雖然可能會為幼兒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從幼兒的長期發展來看,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活動是無法深入挖掘幼兒的內在潛力的,而且也會嚴重限制幼兒的思維發展。此外,大部分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活動形式都較為單一僵化,不僅嚴重缺乏創新性和多樣性,而且開展教育活動的教學資源也十分匱乏,許多幼兒教師都習慣于運用已有的活動材料開展以娛樂性為主的教育活動,進而促使幼兒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幼兒的全方位發展。
二、提高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有效性的策略
1.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要想提高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幼兒教育工作者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明確新課標所提出的素質教育要求,進而能夠立足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展需求創設科學合理的學前教育活動。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小學化”,因而出現急功近利的錯誤教育觀念,從而嚴重阻礙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必須加強對于自身思想觀念的重視,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學前教育理念,有效汲取國內外先進優秀的學前教育活動開展方法,從而能夠從心理上和身體上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需求,進而有助于開展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學前教育活動。
2.創新多元教育活動,滿足幼兒發展需求
由于大多數幼兒都處于心智思維發育的啟蒙階段,所以貪玩好動、好奇心強和喜愛新鮮事物是大部分幼兒的性格特點。這就意味著幼兒教師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時,要積極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進而能夠打破傳統單一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多元化的學前教育活動能夠涉及到不同的領域,這也有助于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可以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為幼兒創設益智類的學前教育活動,以及競技類、科學類、美工類、音樂類和戶外類的學前教育活動。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要根據不同類別的學前教育活動,為幼兒提供相對應的活動資源,也可以向學校申請及時更新幼兒活動材料,以此來滿足不同時期幼兒的發展需求。
3.拓展家園共育教學,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對于處于懵懂無知階段的幼兒來說,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對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可以積極拓展家園共育教學活動,有助于增強幼兒與家長之間的友好共處,還可以提高家長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參與性,能夠引導幼兒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而可以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助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而教師在親子活動的設計上要側重與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家長的參與意識,盡可能地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活動任務。以此來提高家長與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還可以讓家長懂得如何耐心有效地與幼兒進行合理的溝通,從而實現家園共育的長效發展。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重要的啟蒙教育階段,其學前教育活動的質量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幼兒園應當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著眼于幼兒的終身發展,全力開展幼兒素質學前教育活動,力求促進幼兒的全方位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教育素養,積極創新多元化的學前教育活動,以此來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還要注重拓展家園共育教學活動,增強幼兒家長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霞,劉慧萍.“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改思考[J].職教通訊,2017(21):13-15.
[2]張曉玲.情景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中的應用[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