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琦 劉洋
[摘要]“互聯網+民宿”作為互聯網經濟與傳統民宿產業的結合形成的新業態,其形成不僅大大推動了民宿產業的發展,并帶動了當地經濟增長。舟山群島位于我國沿海地區,風景優美,是旅游業與民宿業的發展要地。但在民宿產業實際經營中,仍存在著諸多難題,滯約著產業的發展。以舟山地區海島民宿為例,深入探究了“互聯網+”背景下電商海島民宿的行業發展現狀,探討行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出具有針對性的發展對策,希望能為民宿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與建議,從而促進民宿產業的高效發展,助力區域經濟振興。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海島民宿;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互聯網+”政策的逐步落實與經濟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宿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應運而生并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而海島民宿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優美海景備受旅客青睞。但在實際發展中,電商民宿發展仍有諸多阻礙。基于此,本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海島民宿的創新發展,以舟山為例開展了深入分析與詳細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發展對策。
1 互聯網+民宿時代背景分析
1.1 “互聯網+民宿”的定義
互聯網+民宿是指在“互聯網+”的戰略大背景下,運用互聯網平臺割言息技術使民宿產業與互聯網深入融匯、充分結合,形成新的產業商業模式。這意味著互聯網與傳統民宿產業的融合,傳統民宿依托互聯網進行更為深入的產業升級,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特性,改變原有生產結構,提高產業效益,讓民宿產業發展與時俱進。
1.2 互聯網+民宿的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中,我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保持著穩速發展的良好趨勢,各項互聯網服務業務發展較快,收入持續增長。在此期間,我國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達到10886億元,同比增長22.4%國家旅游局發布的《關于“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實現互聯網與旅游業各領域的全面融合。隨著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增長,電商民宿平臺的發展也頗為可觀,如“Airbnb”、“木鳥短租”等。民宿平臺的多樣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能性,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宣傳作用。
可以說,互聯網經濟的普及為民宿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契機,并推動了民宿產業的新發展。因此,互聯網與民宿產業的融合發展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目前針對互聯網+民宿的調查研究也備受社會層面的關注。
2 舟山互聯網+海島民宿發展現狀
2.1 舟山群島發展民宿產業的戰略意義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與國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海島民宿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其興起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與認可。舟山市以長三角洲為腹,西靠甬、杭,北接上海,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種種因素讓這座城市擁有了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作為一個海島城市,舟山為國內海島民宿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海島民宿的發展現狀也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
2.2 舟山海島民宿產業的發展現狀
舟山統計局數據顯示,以2019年9月為例,舟山市本月旅游接待總人數為786.73萬人次,本年累計接待5996.46萬人次,其中本月人境過夜游客為16500人次,本年累計達113823人次,累計旅游總收入為892.68億元。可以看到,舟山市的旅游市場規模較大,對住宿的需求也十分旺盛,海島民宿產業發展具有較好前景與較大發展空間。
在推動民宿發展的過程中,舟山政府與本地互聯網媒體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鼓勵民宿產業發展,加大特色民宿宜傳,刺激旅游消費,舟山地區政府與本地媒體共同舉辦了“島居舟山”最美民宿評選與優秀民宿分享會,為當地優秀民宿頒發了各類獎項,從不同維度對民宿進行分析評比。在鼓勵優秀民宿更好發展的同時,也為舟山地區其余普通民宿的改進與創新發展提供了多樣的范例與豐富的思路,同時通過線上公眾號公布評選結果等方式對舟山民宿進行了有效推廣宣傳。可以說,在多方協作、共同努力下,舟山海島民宿在互聯網經濟大背景下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探索發展過程中,舟山海島民宿已初具規模,但在實際運營中,行業仍然遭遇發展阻礙。傳統的“民宿+互聯網”主要是利用互聯網的各個銷售平臺進行單一的宜傳,難以持續吸引大眾目光。
3 “互聯網+海島民宿”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互聯網意識在實際運營中得不到較好體現
在實際運營中,電商民宿在了解途徑方面并未與傳統民宿拉開較大差距。許多民宿運營者的互聯網意識仍非常薄弱,而部分運營者雖已具備一定互聯網意識,但無法將其全面應用到實際民宿運營過程中。導致“互聯網+民宿”新業態徒有外在聲勢而缺乏真實內涵,民宿產業無法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
3.2 宣傳方式單一,“互聯網+民宿”發展事倍功半
在消費需求拉動經濟發展的社會中,好的營銷宣傳會刺激更多消費需求,大大推動產業發展。而大部分民宿經營者的宜傳仍拘泥于傳統宣傳方式,集中地區、集中領域或通過政府宣傳吸引小范圍內的游客,過于單一的宣傳營銷讓傳統民宿無法有效應用互聯網技能,發揮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優勢。
3.3 獨特地理位置成為海島民宿發展雙刃劍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獨特地理位置為海島民宿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獨特地理環境孕育出的特色海洋文化在民宿宣傳中也沒有得到較大程度的應用,此外,近海位置帶來的交通不便、環境潮濕、基礎設施簡陋、消防隱患等等也成為了阻礙海島民宿發展的重要問題。海島民宿的獨特地理位置使海島民宿發展面臨著兼具刀L遇與挑戰的雙重局面,成為了一把雙刃劍。
3.4 市場缺乏統一管理,民宿質f參差不齊
宏觀管控對于產業整體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民宿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近年來迅速崛起并急速擴大市場規模。然而在民宿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監管力度并未跟上迅猛的產業發展速度。導致民宿市場中存在著經營者素質差距較大、民宿質量層次不齊、部分地區甚至存在著價格虛高問題。管理效果甚微、民宿質量懸殊等間題都制約了民宿產業的整體發展。
4 由舟山海島民宿現狀帶來的互聯網+海島民宿發展對策思考
4.1 融合線上線下共同發展.應用“民宿+020”模式
O2O模式是舟山海島民宿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助力創新點。O2O即“Online To Offline”,該理念最早來源于美國,強調了線上商務機會與線下的貿易合作相結合,把互聯網看做線下貿易的中介。O2O模式下的民宿產業將線下的民宿體驗通過語言描述、圖片展示等方式轉移到線上進行參觀與展示,讓消費者能更為直觀地了解,并選擇民宿作為一種住宿方式。從而化抽象的居住體驗為具體的語言、圖片,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民宿的銷售途徑,促進互聯網+民宿的更好發展。
4.2 挖掘海洋特色文化,形成海島民宿核心競爭力
民宿中承載的個性化居住體驗與當地文化內涵正是其區別于酒店、旅館等傳統住宿方式的標志,也是民宿業蓬勃發展的核心所在。海島民宿的核心則在于獨特的海洋文化,民宿經營者與當地政府聯合發力,深入挖掘本島特色文化,如漁文化、農耕文化、孝文化等等,深入發掘海島民宿的文化底蘊。并將這種特色文化體驗融入到民宿的居住體驗中去,如布置裝修、組織活動等等,提升游客的住宿體驗感,讓特色海洋文化成為海島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將海洋文化作為宣傳重點,打造獨樹一幟的海島特色民宿品牌形象,從而更好地吸引客流量。
4.3 開拓互聯網宣傳渠道,發散海島民宿宣傳新思維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與互聯網經濟的普及,網絡推廣在推動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民宿經營者要想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必須要改變單一的宣傳模式,積極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線上宣傳的新方式。有效利用各類網絡渠道進行線上宣傳,通過在抖音、微博、小紅書等信息共享網絡平臺分享民宿信息;創建微信公眾號;線上直播等方式,提升民宿的知名度,打造特色鮮明的海島民宿品牌,利用互聯網渠道,化解海島民宿因地處偏遠而帶來的宣傳不便、游客尋找不便等困難。同時,也可以利用利技技術為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如通過AR技術在網站中構建民宿3D效果,是民宿體驗者在手機上就能游覽整個民宿,并為其提供更全面地民宿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發展游客自助辦理手續、人住等一條龍服務,保護游客隱私,并按游客個人喜好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游客的民宿居住體驗,提高游客的選擇忠誠度,樹立良好的產業形象,有利于民宿產業在現代社會中更高效、健全地發展。
4.4 多管齊下建立有效市場管理機制,推動民宿產業整體發展
規范民宿經營、整治市場亂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效管理需要多方共同發力。相關部門應發布民宿市場管理條例,從宏觀角度為民宿市場提供制度化的衡量尺度,讓民宿發展有法可循、市場管理有法可依,有效促進市場規范化。同時,民宿產業內部也可建立民宿行業協會、民宿工會等組織,提供集體幫扶與培訓,提高民宿經營者群體的整體素質,共同促進產業市場的健康發展。此外,社會媒體也應積極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通過建立游客建議反饋與投訴平臺,有效收集消費者意見,建立有效的監督反饋機制,積極促進民宿產業的健康發展。只有多方協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民宿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推動產業整體的發展。
5 結語
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普及與人們對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民宿產業的發展需要扎實結合時代背景走好每一步。形成“互聯網+民宿”的新業態對海島民宿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談久了以海島民宿為代表的民宿產業在互聯網經濟中的實際發展情況,總結了海島民宿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希望有助于民宿產業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下的深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龍,宋徽,旅游創業啟示錄互聯網+時代的鄉村旅游創客[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7.
[2]楊熠,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民宿經營管理探討[J].現代營銷,2020(2):106-107.
[3]陶亞婷,舟山海島東沙民宿研究[J].浙江海洋大學,2018(29):104-105.
[收稿日期]2020-04-09
[基金項目]本論文受“2018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910340043。
[作者簡介]沈安琦(1999-),女,浙江紹興人,在讀本科生;劉洋(1977-),女,河北定興人,講師,研究方向:海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