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幸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關注,急需教學模式改革。如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正在竭盡全力的擺脫傳統課堂的弊端;打造趣味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引領學生在課堂中獲得進步,獲得成長。但在實際的推行改革中仍然會遇到種種困惑,如何實現新舊思想的轉變,如何推動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真正革新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此,本文結合教學經驗,淺談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一堂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成功與否,學習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參與度,教師的教學模式決定的,如此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實現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且不斷的引領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真正在課堂上去思考,去獲得知識。由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生成性問題,幫助學生回顧和形成循環性知識,以此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最后,教師還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搭建平臺,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化,促進小學生信息技術涵養的提升。
一、依托趣味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要想實現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運用多種活動或是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喚起,如此,讓學生愿意自動的融入課堂之中,進而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知識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觀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水平,圍繞學生的思維能力展開整個教學活動,以此為學生學習興趣的喚醒打下基礎。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浙教版小學信息技術“生活中的信息技術”時,在課堂上為了更好的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給予引導和體驗學習以及游戲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的融合,以此讓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學習活動。“生活當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那么你發現哪些信息呢?這些信息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生活實際淺談感受,以此能夠調動學生的共鳴性,讓學生能夠真正的融入堂課之中。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情景呈現圖片,讓學生找到圖片當中的信息,根據圖片信息的獲得,教師再引領學生思考“這些信息與我們生活當中的信息,學習中的信息,有什么樣的關系?”。“息息相關,不可分離”。最后,教師又可創設多元化的情景,讓學生了解信息的傳遞方式,以此步步引導,為學生打造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去思考,更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回答中、解決中獲得自信感,從而真正愛上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二、依托小組合作,提升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是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模式,也是新的學習模式,它能夠實現課堂的有效化,同樣也能夠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為學生搭建平臺,并且引領學生合理化的進行小組協作,由此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轉變,實現課堂氛圍的營造,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小組合作完畢后,教師也要實時的提供評價,以此為學生的成長指明方向,為學生的學習找準目標。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浙教版小學信息技術“正確使用電腦”時,基于電腦操作的難度系數一般,學生只要通過交流合作,就可以了解到電腦的開關機順序,正確學會電腦的開關機操作。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合作學習,從而實現學生學習信心的獲得,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分組之前教師要做好引領工作,實現小組分配的合理化,使得每個小組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優生帶動后進生,進而使得整個小組的學習氛圍初步建立。隨后,在討論過程當中,教師要呈現明確的目標,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讓學生能夠實現學習的明確化,進而提升其學習能力和水平。基于電腦操作的難度,教師可以將此次討論的任務初步設定為“小組協商,找到電腦睜開眼睛的鍵和關閉眼睛的鍵”。在學生的合作交流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有效的發現,大部分學生找到開機鍵和關機鍵,大多數是因為機緣巧合,并沒有真正感受到開機過程中顯示器和電源指示燈的顏色變化。因此,教師可以呈現第二個合作完成的任務,“觀察電腦睜開眼睛后,電腦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以此使得學生能夠明白整個操作過程的邏輯化,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闊性。
三、依托生活實際,促進知識遷移
小學信息技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是在生活的基礎之上不斷的融合和發展,不斷的為人們帶來便利性。如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時,一定要引領學生從生活中來又要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找到生活與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更加的深刻,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這樣才更能夠引領學生進步和發展,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浙教版小學信息課“認識電腦鍵盤”時,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學習的現狀為學生創建實踐活動。首先,將學生感興趣的字母兒歌或數字兒歌引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當中,讓學生基于此完成歌詞的書寫,以此實現學生的知識遷移化,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被喚醒,從而促進學生更加深刻的在操作當中去理解這些不同的鍵盤區域。其次,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科目內容與信息技術內容進行融合,使得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廣泛化,也能夠讓學生在興趣得到滿足的同時,促使其操作的流暢化。最后,教師還可以基于實際生活當中一些熱點話題(即與學生生活相近,與學生認知水平相近的內容)呈現在課堂之上,讓學生在這些內容的輸入過程當中學會操作鍵盤,實現不同鍵之間的轉換和運用。
四、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小學信息技術課應該實現內容的創新、形式的創新,這樣才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獲得成長。除此之外,教師要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聯系,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在實踐當中去感受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從而實現學生知識的遷移,提升學生的信息涵養。
參考文獻
[1]尉子持.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革新,2020(04):52.
[2]申金豹.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