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企業資金風險是指農業企業資金在循環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農業企業資金的實際收益小于預計收益而發生資金損失,進而造成農業企業運轉不暢,甚至破產倒閉。對農業企業的資金來源及其風險成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農業企業資金風險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農業企業;資金;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324;F302.6
【文獻標識碼】A
農業企業要生存首先離不開資金,什么是資金呢?資金就是農業企業運轉的本錢,沒有本錢農業企業無法正常運轉。農業企業要正常運轉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做保障。有人把資金比喻成企業生命中的血液,這個比喻很貼切。那么,農業企業缺資金就像人缺“血”一樣,當農業企業缺資金時,要么補“血”要么增強農業企業的造“血”功能。
任何一個農業企業要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而且資金有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要周而復始的運動。資金在某一時點是靜止的,但在農業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里是運動的,農業企業資金只有通過運動才能實現增值。
1 農業企業的資金來源
根據資金平衡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理論”,等號左邊反映的是資金占用形態,等號右邊反映的是資金來源渠道。等號左邊的資產所占用的資金總量與等號右邊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和相等。而且,農業企業的資金有兩個來源:一是從外部借來的,需要償還的,二是投資者投入給農業企業的和農業企業自己生產經營賺來的增值部分。
負債來源的資金就是我們常說的“借入資金”,主要包括農業企業向銀行以及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等借來的款項及結算過程中形成的應付未付款及預收款項等等。
來自所有者權益所形成的資金就是所有者(或稱股東)自己投入的資金,也稱自有資金。這部分資金又可分為所有者直接投入的那部分資金和后來農業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以及未分配利潤。
2農業企業的資金風險構成
農業企業的資金按其來源渠道不同可分為兩大塊:自有資金(又稱權益資金或股東資金)和負債資金。自有資金(或權益資金、股東資金)其實就是投資者自己的錢。負債資金就是債權人借給農業企業的資金,對于一個農業企業來說就是負債得來的資金。
資金一旦進入農業企業,無論是投資人投入的資金還是債權人借給農業企業的資金,都會在農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發揮各自的作用。也就是說無論是權益資金還是負債資金,或者說無論是投資者的錢還是債權人的錢,一旦進入農業企業,都要由農業企業資金管理部門統一規劃和使用。這里要說明一點的是,投資人的資金是沒有償還期限的,只有在投資期限到了,或農業企業破產清算時考慮投資人的資金收回問題,而債權人的資金有償還期限。
無論是誰(投資人或債權人),他們將資金交給農業企業,都是有要求權的。投資人的要求權是將來獲得利潤分配權,獲得資本增值或者保本且獲利;債權人是要求農業企業到期還本和給付其要求的利息。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債權人,他們都希望自己投給或借給農業企業的資金是有安全保障的,即:希望他們的要求權都能得到滿足的。但是,實際經濟生活中,他們的資金是否安全或者他們的要求權能否滿足是存在不確定性的,這個不確定性就是資金的風險。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農業企業虧損甚至破產,就使得投資人的資金打水漂或者得不到預期的利潤,這就是風險,我們把這種由于經營不善造成的風險稱為經營風險。另外,農業企業由于長期經營不善導致虧損而無法償還農業企業的到期債務,這也是一種風險,我們把這種因到期債務無法償而引發企業破產的風險稱為財務風險。
可見,農業企業的資金風險可以歸納為兩種:一是經營風險,另一個是財務風險。
3 農業企業防范資金風險的對策
3.1 做好經營風險的防范
3.1.1 增強農業企業的盈利能力。農業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就是盈利,盈利也是農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如果一個農業企業都沒有賺取利潤的能力,那么這個農業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只能關停并轉。盈利能力分析是農業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很多,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從上述這些指標可以看出,銷售額(銷售收入)、農業企業的生產成本銷售成本都是影響企業利潤的重要指標,要增強農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就要想辦法增加銷售額,要增加銷售額就必須增加銷量、提高單價。單價一般來說是靠市場以及自身產品的成本和產品質量來決定的,而不是農業企業想提高就能隨便提高的.但是銷量則不同,可以通過企業的營銷人員的努力來實現提高銷售量;銷量提高了,銷售收入也增加了,但如果貨款沒到賬,也就是沒有收到款,即收取現金的能力就下降了,直接影響了銷售收入的質量,也就直接影響了農業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增加了農業企業的經營風險。可見,影響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綜合起來有營銷能力、收取現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等。一般來說,農業企業獲利能力越強,農業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農業企業的債權資金就越有保障,其抗風險能力也會進一步增強。
3.1.2 提高農業企業的收現能力,提高降低產品成本的能力,提高資產周轉率以及資金利用率。
3.1.3 增強農業企業的擴張能力。農業企業擴張能力是指農業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包括農業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的增加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值等。農業企業擴張經營是現代農業企業管理的永恒課題,分析時,既要看農業企業經營、利潤、各種資產、資本的增長幅度和趨勢,更要對農業企業的經營前景進行預測分析,找出農業企業發展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并就農業企業發展的前景進行預測和論證,充分揭示農業企業擴展經營中的不利因素及預計影響程度,引導農業企業正確把握經營方向。在預測和論證的過程中,也能發現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從而進行防范。
3.2 做好財務風險的防范
3.2.1 要經常(月末、季末、年末)進行財務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即償債風險。對于財務分析指標中有關償債能力分析的指標,可根據償還期限的長短可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指標。通過償債能力分析,可以看出農業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從而及時籌備償債資金,避免財務風險。另外控制債務比例,也可預防財務風險。
3.2.2 增強農業企業的籌集資金的能力,也可增強還款能力,哪怕是借新債還舊債,也能讓企業活下來,可降低財務風險。
3.2.3 股東、投資者或農業企業管理層的工作作風也對企業的財務風險有影響。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創辦的新東方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后有一段時間股價低迷,投資者迷茫,一次,一美國人與俞敏洪同坐一趟航班,那美國人發現俞敏洪不僅坐的是經濟艙,而且在飛機上一路辦公,非常敬業,同行的那個美國人看在眼里,回到美國到處宣傳他所看到的俞敏洪的敬業狀態,影響了美國投資者的投資心態,很快新東方的股票大受股民歡迎,股價一路飛漲。雖然股價的漲跌在股票市場都是正常反應,但是股價的上漲對公司的形象是一個直接的正面反映和認可,也增強了企業的抗擊風險的能力。如果企業在此時擴股,就會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參考文獻】
[1]呂廣仁,基于農村金融體系改革的農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09( 14):44-45.
[2]張川昌,閔清.遼寧經濟負增長背景下對農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J]農業經濟,2017 (6):97-98.
[3]郝麗霞,農業企業融資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J],財會通訊,2011(8):15-16.
[作者簡介]楊功敏(1968-),女,湖北荊門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