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慧
摘要:現代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企業財務信息化工作是現代企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對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信息化工作具有靈活性、準確性、及時性等特點。做好財務信息化工作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優化及企業的長遠發展。在資金和人才儲備得到一定的支撐下,企業需要在已有的硬件軟件基礎上搭建起適用自己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同時在管理中要加強企業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操作人員及維護人員技能水平、建立標準保證質量、完善審核監督機制以及利用學會應用移動信息平臺,保證領導和員工的工作提的及時和便捷性。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財務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常見的問題,對構建財務信息化系統的進行了策略分析,希望對財務信息化工作的推進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現代企業 財務信息化 信息安全 分析
一、企業財務信息化的意義
第一,財務信息化是推進企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有效途徑。信息技術有著極強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可以高速準確的對數據進行獲取、加工、分析和報告等處理,為企業的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會計活動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支持,從而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集成度和準確性以及財務整理效率,能為管理者提供準確的部門經營狀況,幫助管理決策者在市場突發事件中快速做出反應,制定更加科學的決策。在財務信息化過程中,其審批的透明性也加強了各部門對經營決策的監督和控制,從而杜絕了資金使用不規范的情況。
第二,信息化技術因為其數據傳播的靈活性和及時性,共享能力強,打破了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的壁壘,提高了信息的傳遞速度,能夠迅速的將所需數據信息提供給相關部門及決策者,有利于內外信息的自動化整合,以及企業財務的一體化的發展。從而推動了企業各項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約了企業成本,有利于企業長期的發展。
第三,有利于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及素養及專業團隊的建設。企業財務信息化可以使企業財務工作從手工化向智能化轉變,從而使財務人員可以從重復、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逐漸從財務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提升自身的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從而為管理者的日常管理獻計獻策,從而促使業財融合。這樣不僅有利于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更有利于企業財務工作的進步[1]。
二、企業財務信息化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財務制度有待完善
企業財務信息化做為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傳統的財務制度已不能滿足當下企業的發展需要。如果沒有建立相應的財務信息化制度,勢必會對財務信息化的發展產生阻礙,對企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企業財務信息化后,財務管理工作將通過軟件和系統來實現,那么企業若不及時健全財務信息管理制度,企業將面臨重大風險。
(二)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隱患
部分企業管理者在工作中只重視數據信息的比對分析,弱化了對信息的保護,因為財務數據依托與互聯網進行共享,如果企業管理者對財務信息安全重視度不夠,就容易出現了財務數據丟失被盜等情況,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財務信息化施行后后續工作容易出現支持不足
企業在推進財務信息化過程中,其后續支持不足會對財務信息化推進造成重要的影響。第一、在資源配置上,如果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投入過少,那么會使財務信息化難以得到可持續發展。第二有的企業在投入信息化建設中對資金的使用缺乏科學性,容易只重視硬件設備的添置,而忽視軟件應用能力的使用。第三、企業容易缺乏對財務管理和技術人才的技能的培訓,如果在財務信息錄入和采集過程中,出現操作人員操作失誤,那么就會使財務數據失去價值,為企業管理隱藏風險。
三、企業財務信息化工作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會計工作的信息化平臺
企業財務信息化的建立首先要基于企業的發展戰略定位,從而明確信息化的目標,其次要根據企業現行的組織架構及業務流程對財務信息化進行分析改進,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利,從而使財務信息化系統有序進行,實現財務信息化流程的優化。企業財務信息化的具體實施需要得到企業決策層的支持,以及各部門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信息共享,推進信息化的建設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性能優良的服務器以及財務信息化軟件系統這些硬件軟件系統的到位是信息化工作開展的基礎也對整體企業財務信息化的工作效率有著重大的影響。因為企業財務信息化專業性比較強,所以應引入第三方業務團隊,建立企業共建信息化服務項目組,這樣可以保證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開發運行的穩定。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定制適合自己發展的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時間和人工去改進和完善,所以充足的資金支持及相應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儲備也是企業財務信息化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企業在開展預算工作中,需要每年都對信息化系統的專項維護做預算支持,以保證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改進和完善工作。同時企業相應部門要及時的對硬件設備的運行及財務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檢查及評估,確保財務系統與企業相關業務活動的匹配。企業還需要對內部培訓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對人才的管理,要根據不同崗位職責的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以及實操培訓,設定考核機制,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能力和專業能力,打造出專業的財務信息化人才隊伍,從而推動財務信息化的良性發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二)需要增強風險意識、加強信息安全管理
企業財務信息化在提供便利的信息化共享過程中,在平臺上需要進行大量數據信息的傳輸及存儲。為確保會計信息化的安全性,企業要應用先進的防御技術,通過對軟硬件的共同管理,加強數據安全防御工作及保密工作。企業還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促進其積極防范風險,同時應該未雨綢繆在管理過程中做好相應的安全設置,嚴格把控權限管理,提高相關業務活動的規范性,在各項工作流程中必須提高授權審批權限的合理性,做好不兼容崗位進行分離,明確各崗位職責,嚴控風險,做好相應的審核監督工作,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從根源上杜絕務必和誤操作現場發生,對內控流程進行不斷的測試、改進和完善,保證財務信息化系統的安全運行[2]。
(三)以舊建新搭建平臺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借助企業運行穩定、成熟的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開發借口引入財務管理功能,不僅可以節約規范化流程的開發成本,促進企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融合,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優化財務一體化進程,提高數據分析的及時性和準確性[3]。
(四)建立標準保證質量
為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系統及時、準確的提取到數據信息。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確定操作程序標準,設立數據審核功能,防止人工操作時的錯誤錄入。相關人員在錄入財務相關數據時,要保證數據初始化的準確,以及后續財務數據新增的準確,所以規范性和完整性必備條件。二是時刻關注制度規章和財務政策的變化,及時更新信息化系統的模塊或者新增功能[4]。第五多維度創新功能。
為保證企業相關人員審批財務報銷流程、查詢相應數據的及時性、便利性。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手機等移動平臺,這樣可以使領導和員工的工作更加及時和便利。
四、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完善高效的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有利于企業的順利發展。同時財會人員、相關技術人員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才能使財務人員打通業務和財務的管理邊界,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使財務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在戰略性提供決策支持。在財務信息化過程中,企業單位管理層、技術層都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保證財務信息化服務的安全性、及時性、準確性,從而保證企業良性、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齊兵.施工企業財務共享建設的意義、困境及優化路徑 .財會學習.2020(10)87.
[2]葉維璇.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研究與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20(4)194.
[3]周敏.基于財務共享對促進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分析.財會學習2020(5)160-161.
[4]田 青.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實施策略分析.納稅2020(7)37.
作者單位: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