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城銘 朱艷偉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林業工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強化林業執法能確保對山區森林資源進行更為有效的保護,各級工作人員必需對其加強重視。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森林資源保護過程中強化林業執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綜合探究強化林業執法的具體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 林業執法;山區;森林資源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5-84-2
森林資源是我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及發展的重要依托。在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保護森林資源對現代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此過程中,強化林業執法是其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手段,相關部門需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林業執法能遏制盜伐、濫伐、非法交易林木、毀林等違法行為,保障森林資源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森林資源保護中強化林業執法的意義
1.1 保護森林資源
在保護森林資源的過程中,林業行政執法是目前應用最為普遍的工作手段,是國家相關部門實施森林保護的必要手段。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森林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儲備物質,必需對其加以保護。在林業資源的保護過程中,林業執法可全面貫徹森林法,確保人民群眾對森林資源有更高的保護意識。加強林業執法可更為有效地保障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1.2 防御森林火災
現階段,森林火災是導致我國森林資源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基于此,相關單位必須強化森林防火工作。在此過程中,林業行政執法的有效落實能確保科學防御森林火災, 保障對其進行及時撲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災造成的不良影響。林業行政執法可通過宣傳、檢查、巡視、管理等方式進行森林規劃,強化森林管理保護,促使其出現火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林業局通過有效落實森林防火指揮,強化值班巡視工作,能對其森林火災進行有效控制,更為高效地保護森林資源。
1.3 防治森林病蟲害
通常情況下,在林業資源發展過程中,病蟲害會致使出現超過560億元的經濟損失,不僅阻礙經濟發展,同時也會對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林業部門需針對病蟲害做好預防工作,在此過程中,林業行政執法通過定期組織開展植物檢疫,可有效規避病蟲害的發生。在具體實施行政處罰程序時,需確保能切實滿足現代林業發展需求,進而保障林業執法具有更高的嚴肅性[1]。現階段,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利用林業執法對森林病蟲害進行有效制止,但是依舊無法避免人為因素導致出現生物入侵災害。外來物種入侵是導致出現森林病蟲害的主要原因,外來物種大多是由非法走私或人為非法引種造成的,對此,林業行政執法需對相關人員加大打擊力度,并對其進行嚴厲懲處。
1.4 制止亂砍濫伐行為
通常情況下,部分不法分子為獲取經濟利益往往砍伐、偷賣森林珍貴樹種,同時,還有部分對相關法律知識認識不足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亂砍濫伐,進而導致森林資源大量流失。林業執法部門可科學應用相關法律知識,嚴格落實執法工作,嚴厲懲處不法分子,杜絕不法行為的出現,進而保護森林資源。
2 強化林業執法的策略
2.1 提升國民的資源保護意識
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保護森林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國家林業部門要不斷提升國民的資源保護意識,促使其自覺承擔起護林任務。在此過程中,國家相關部門需對資源保護進行更為全面的宣傳,確保社會居民能進一步明確保護森林的重要價值,進而調動人們保護森林資源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國家相關林業部門需嚴厲懲處破壞森林資源的不法分子,如果發現當地居民破壞森林資源的不良行為,必須及時制止,并向相關部門反映,避免出現意外事故[2]。通常情況下,森林具有較高的公共屬性,破壞森林的不良行為易被當地居民忽視,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對其缺乏重視,致使不良行為時有發生。現階段,雖然針對森林資源保護已出臺了相關法律,但是依舊無法對其破壞森林資源的不良行為進行完全制約。對此,需進行資源保護團隊的合理構建,利用群眾力量進行森林資源保護,避免出現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等不法行為。
2.2 完善林業執法制度
為確保相關規范和制度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和可操作性,在建設制度體系時,需科學完善服務承諾制度、限時辦結制度以及問責制度等各項制度體系,確保基層廉政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有法可依,對相關工作人員行為進行合理規范。與此同時,科學構建與完善林業法律可為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創建更為完善的法律依據,確保林業法規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和約束力,進而保障林業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具體化,科學調整操作過程中與現場具體情況存在偏差的條例。除此之外,還需進行相關政策的合理制定,確保森林資源的執法者和經營者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 加大監督執法力度
現階段,我國林業部門在行政執法時,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很難有效落實執法工作和監督工作,監督機制和監督制度的缺乏是出現該情況的主要原因。對此,相關單位需合理優化執法監督機制,同時加大監督執法力度。開展具體工作時,首先,需要準確把握各項監管模式,有效結合行政監管、法律監管和社會監管,確保能夠更為高效地處罰違法亂紀行為,進而有效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使其依法治理目標得到更高程度的實現,確保森林資源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其次,需要深入調查分析森林資源價值。森林資源具有較高的價值,不僅能為現代社會發展提供大量木材資源,確保順利開展多種生產活動,推進現代社會發展,同時可凈化空氣、調節氣候。與此同時,需要加大對山區森林資源整體的保護力度,以保障山區森林資源發展的穩定性。最后,相關人員在保護森林資源時需合理更新保護理念。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思想觀念已出現很大程度的轉變,因此,在保護山區森林資源時,相關人員的工作觀念也需進行合理更新[3],創新保護理念,強化林業行政執法,確保能有效提升森林資源保護效果。
2.4 提升執法人員素質
在林業行政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是開展相關工作的重要主體,執法人員的綜合素養和職業能力對其執法效果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此,林業部門要從用人和選人角度有效落實綜合控制管理。尤其是在錄用專業執法人員時,必需對其進行統一考核,確保應試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能夠更高程度地滿足執法要求。除此之外,還需對在職的執法人員定期開展專業培訓,具體包括執法技能和執法知識等內容。在開展日常林業執法工作時,可為執法人員的交流和溝通創造更大的平臺,引導相關人員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合理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從而確保行政執法人員能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確保森林資源保護的有效性。
2.5 優化山區森林防火
通常情況下,森林火災具有較強的突發性和破壞性,會對國家經濟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必需對其加強防范。在此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各級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森林防火意識。森林防火具有較高的社會性和基礎性,不僅關系到社會居民的生命財產,同時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改革發展。對此,各級部門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林業行政執法力度,對其防火工作進行嚴格把握。其次,要科學構建防火工作隊伍。基層單位需要有機整合森林防火人員,進行護林組織的合理創建,明確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通過專項考核機制的合理創設,更為充分地發揮護林員的具體職能。與此同時,需科學設置防火組織,基于山區森林具體情況進行專業人員的合理配備,從而實現森林防火效率的有效提升[4]。除此之外,還需強化群防組織,鼓勵當地村民積極參與防撲火隊伍,對山區森林火災進行有效預防和及時撲救。最后,需要確保山區森林防火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廣科學撲救方案,對其相關人員進行防火基本技能的專業培訓,確保能更為有效地進行森林防火。
2.6 嚴格控制資源消耗
首先,發放采伐許可證時,需要對其加強管理,嚴格審核申請采伐許可證的個人和單位提交的相關證件,并對其進行嚴格把關。采伐者在具體開展伐區作業時,必須攜帶采伐許可證。其次,需嚴格執行采伐限額制度。基于現場具體情況確定采伐強度和采伐方式,合理強化林區采伐管理過程中的各項措施,加大對森林采伐的檢查力度,有效避免超強度、超范圍采伐林木。最后,林業執法機關需嚴格監督木材運輸,對木材加工經營單位進行清理整頓,確保林木經營加工和運輸的規范性,避免市場流入非法采伐木材。
3 結語
通過提升資源保護意識,完善林業執法制度,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強化執法人員素質,優化山區森林防火,嚴格控制資源消耗等可確保強化林業執法,對山區森林資源進行更為有效的保護,從而推進我國現代林業工程建設進一步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對林業工程建設提出的最新要求。
參考文獻
[1]賈會楠.強化林業行政執法保護山區森林資源新探[J].農民致富之友,2019(10):200.
[2]楊翠平.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農村科學實驗,2019(9):110-111.
[3]郭改霞.基于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24):199-199.
[4]翟軍,郭紅.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湖北農機化,20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