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強


[摘 要] 藍莓園引入不動土技術,采用綜合性的生態化培育措施,施加EM+有機肥+覆蓋農作物秸稈+綠僵菌,在改良藍莓園土壤的同時促進藍莓園土壤形成健康的微生態環境;施加鄰硝基苯酚鈉+磷酸二氫鉀,可提升藍莓樹勢和藍莓產量。本次試驗表明,采用生態化培育技術,能顯著提高藍莓產量。
[關鍵詞] 藍莓;生態化;栽培;不動土
[中圖分類號] S663.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5-90-3
1 試驗園區概況
當前,藍莓園管理多實施人工墾覆,使用除草劑進行園內除草,用工量高,勞動強度大,人工管理費用高,不僅增加了藍莓生產成本,造成了水土流失,而且降低了藍莓園健康水平,影響了藍莓品質。為探索藍莓生態栽培技術,安徽省夢香緣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在潛山縣水吼鎮割肚村藍莓園引入不動土技術,開展了藍莓生態栽培試驗[1-4]。
安徽省夢香緣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坐落于潛山市水吼鎮,公司生產基地分布在潛山市水吼鎮割肚村、馬潭村、風光村、程灣村、橫沖村及潛山市余井鎮境內,以農副產品種植、加工銷售、養殖和生態農業為導向,致力建設生態休閑農莊,開展生態旅游、綠色健康旅游與森林康養旅游。公司擁有生態林業種植基地1 901 hm2,種植有藍莓、山茱萸、結香花、菊花、玫瑰花、金銀花、白芨、天麻、杜仲、銀杏、梔子、大豆、玉米和蔬菜等。
2 試驗設計
2.1 藥劑選擇
磷酸二氫鉀選擇山東華諾聯邦農化有限公司生產的改進型華諾聯邦牌98%磷酸二氫鉀,登記證號為農肥準字1767,執行標準為HG/T 2321—2016。
鄰硝基苯酚鈉又叫復硝酚鈉,是一種強力細胞賦活劑,是1997年經美國國家環保局批準進入美國綠色食品工程唯一的人工合成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人體和動物無任何副作用,不存在殘留問題。鄰硝基苯酚鈉選擇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諾普信牌諾普信優比樂1.8%復硝酚鈉調節生長生長調節劑,農藥登記號為PD20085466,產品質量標準號為Q/SNN 140—2017,農藥生產許可證號為農藥生許(粵)0002。
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由日本琉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發明。EM把光合細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線菌群和絲狀菌群5科10屬80多種好氧的和厭氧的微生物組合在同一狀態,形成復雜穩定的微生態系統,在改良土壤的同時抑制土壤內有害微生物和害蟲繁殖。EM發酵劑選擇河南亨坤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亨坤牌EM發酵劑,EM菌種包括雙歧桿菌、乳酸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酵母菌、放線菌和醋酸菌,活菌總數≥100億/mL。
復合肥選擇四川潤爾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國光牌復合肥,生產許可證號為川XK13-001-00123,肥料登記證編號為農肥(2011)準字2444號,執行標準號為GB 15063—2009,成分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22∶8∶15,有效成分總含量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45%。
2.2 試驗方法
2.2.1 試驗樣地設置與選擇。引入不動土技術,共設計10種試驗方案,其中有9種生態化栽培試驗方案和1個對照試驗,如表1所示。每種試驗方案重復4次,共設立40塊試驗樣地,每塊試驗樣地面積0.4 hm2,共計試驗區面積16.0 hm2。試驗樣地選擇林齡相同,長勢、冠幅相近的藍莓地塊作為試驗樣地。
2.2.2 基肥與防蟲。3月上旬,首先使用機械將藍莓園內雜草雜灌割倒;然后在藍莓園內撒施1∶1餅肥+復合肥(腐熟)450 kg/hm2+EM發酵劑1 000 mL/hm2;再均勻撒施綠僵菌300 g/hm2,預防因施用有機肥和作物秸稈誘集和滋生的金龜子等地下害蟲、藍莓園地下越冬的害蟲;最后在藍莓園地面覆蓋農作物秸稈,用量為25 t/hm2(干質量)。對照試驗樣地只施用餅肥+復合肥(腐熟)450 kg/hm2(按株穴施),不施用綠僵菌,不覆蓋農作物秸稈。
2.2.3 追肥。按照表1設計方案,花后葉面噴施1~3次磷酸二氫鉀和鄰硝基苯酚鈉2 000倍液。對照試驗樣地不進行葉面追肥。
2.2.4 管理措施。對照試驗樣地進行人工除草,對試驗樣地出現的少量雜草、雜灌進行機械割除。其他灌溉、防病蟲等管理措施相同。
2.2.5 試驗時間。試驗于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進行。
2.3 數據采集
按試驗樣地分別計量藍莓產量,計算單位面積年均產量,并與對照試驗樣地產量相減,計算單位面積增長量和產量增長比率。
3 結果與分析
不同處理藍莓產量結果如表2所示。表2表明,處理3-[3]藍莓產量最高,相比CK增產量17 479.66 kg/hm2,產量增長率達113.98%。
對表2中增產量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對表2中產量增長率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表3、表4結果表明,在α=0.05水平下,生態培育措施中不同施肥量對藍莓產量的影響F=36.017 8,大于F crit=6.944 3,P=0.002 8,小于0.05,表明生態培育措施中不同施肥量對藍莓產量的影響顯著。
生態培育措施中不同培育措施對藍莓產量的影響F=16.126 4,大于F crit=6.944 3,P=0.012 2,小于0.05,表明生態培育措施中不同培育措施對藍莓產量的影響顯著。
4 討論與結論
本次試驗表明,使用地面覆蓋農作物秸稈(干質量25 t/hm2),同時施用1∶1餅肥+復合肥(腐熟)450 kg/hm2+EM發酵劑1 000 mL/hm2、綠僵菌300 g/hm2,花后葉面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0.3%溶液+1.8%鄰硝基苯酚鈉2 000倍液,間隔10 d葉面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0.3%溶液+1.8%鄰硝基苯酚鈉2000倍液,果后葉面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0.3%溶液+1.8%鄰硝基苯酚鈉2 000倍液,能顯著提高藍莓產量,產量增長率達113.98%。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藍莓園引入不動土技術,采用綜合性的生態化培育措施,施加EM+有機肥+覆蓋農作物秸稈+綠僵菌,能改良藍莓園土壤,促進藍莓園土壤形成健康的微生態環境,提升藍莓園健康水平;施加鄰硝基苯酚鈉+磷酸二氫鉀,能提升藍莓樹勢和藍莓果實品質[5-7]。
參考文獻
[1]趙云富.藍莓栽培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2011(12):143.
[2]姜惠鐵,高繼鑫,馮中磊.鮮食藍莓質量安全控制體系[J].現代農業科技,2019(12):219-220.
[3]于震.阜新地區藍莓溫室栽培技[J].術吉林農業,2018(6):85.
[4]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0-31.
[5]李曉波.藍莓的種植技術及產業發展前景[J].吉林農業,2018(7):91.
[6]王少希,楊偉,周麗恒.藍莓的生物學特征及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2):75-76.
[7]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