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貧困生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是國家進行大力幫扶的對象。隨著政策的增加,高職院校在貧困生的資助工作中也存在著各種問題,文章針對性提出了若干解決措施,以促進貧困學生健康成長,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
伴隨著高校擴招,高職院院招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為了提高我國職業教育整體質量,增強我國國民素質,讓每一個大學生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盡管大多數職業院校都在積極開展資助工作,但是卻忽略了資助的合理性。何如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并走向社會,才是高職院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現狀
現目前,我國針對貧困大學生制定了“獎、勤、助、貸、補、減”包括獎學金、勤工助學、助學金、生源地貸款、貧困補貼、學費減免等資助政策以滿足貧困學生的不同需要。為保證每個大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我國公辦院校在他們大一入學時,還特意設立“綠色通道”。即對被錄取入學、經濟困難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資助。不僅如此,各高校還根據學生實際需要,不斷改進創新傳統資助項目,完善資助體系。
二、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對貧困生的關注度日漸提高,同時幫扶的方式、方法不斷拓展,但是由于貧困生占比較大,且貧困原因各不相同。貧苦群體表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因此,貧困生的資助管理工作還表現出了一些不足。
(一)資助結構不夠完善
現在對貧困生的資助大多停留在“獎、勤、助、貸、補、減” 這幾個方面。貧困生只要在開學前,在當地的民政部門出具好相關證明材料,開學即可獲得一筆經濟資助。據了解,獲取民政部門的證明很容易,該學生是否真正貧困有待求證,缺乏科學的認定標準;二來,對貧困學生的資助不能僅僅局限于金錢資助,只會讓學生養成“等、靠、要”的思想,在扶貧的同時也需要扶志。
(二)貧困學生大多存在心里問題
自卑是貧困學生的通病。由于原生家庭經濟困難,在與同學們的交往過程中經濟懸殊較大,難免產生自卑心理。有的同學為了掩飾這種差距,往往進行網絡帶寬提前消費,為了在同學面前駁回面子;有的同學則在同學聚餐或者聚會中選擇逃避現實默默走開,久而久之就脫離了群體,性格也會變得沉默寡言、孤僻。
(三)貧困學生缺乏感恩意識
在高職院校的貧困生群里中,有一部分學生把貧困原因歸結于上帝的不公,缺乏奮斗意識,面對貧困而選擇等待。甚至把貧困當做一種資本,在獲得資助之后,絲毫沒有感恩意識,覺得這是應該的。這些貧困生心理障礙如果不及時進行疏導,他們在畢業走向社會之后很難融入到社會中去。咱們高校管理人員應該及早認識到這一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認清現實并改變現實。
三、科學進行貧困生資助管理
高職院校應該拓寬多元化的資助渠道,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多元化的合力機制,幫組學生在學習、生活、心理、思想道德方面成長。
(一)精準識別貧困生
通過科學手段精準識別貧困生,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進行結合,減少主觀因素對貧困生認定的影響。首先建立多維度貧困生認定標準。在統一的認定指標下,如經濟消費情況、貸款情況、學習情況、思想品德等,對貧困生的狀況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后得出科學結論。其次再進行班級評定小組討論,最終選出真正貧困的學生。
(二)健全貧困生保障制度
建立統一的貧困生專項資助資金,對所有資助資金進行專項管理。貧困生的資助金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是國家的財政撥款,二是來自社會愛心人士或者企業的捐贈。對于兩種資金都應該進行科學化管理,使得這些資金能夠最大限度幫助到貧困學生。在對貧困學生進行幫助的過程中,應該把經濟資助和學生自立自強教育結合起來。同時,學校還可以跟更多的愛心企業加強聯系,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設立更多的獎助學金項目,讓更多的貧困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三)加強貧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新時代的要求,僅對貧困學生進行經濟幫扶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梢蚤_設一些針對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課、心理咨詢、心理講座等,老師們還可以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心理健康小知識。這樣有利于學校及時掌握貧困學生心理狀況,及時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解決心理問題。
(四)積極開展勤工助學活動
《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中,對學生在學校參與勤工儉學的工資補助進行了明確規定,學生可以在校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增強他們的意志品質、抗挫折的能力。當然,高職院校根據助學專項資金的多少,盡可能多設立一些勤工助學崗位,使崗位多樣化,適應學生們的不同需要。
(五)加強貧困生信息系統建設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貧困學生的檔案也應該進行數據信息化管理。高職院校應根據本校需要設計專門的貧困生數據庫,方便隨時調取貧困生檔案。
結語:綜上所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同時,各高職院校要解決好貧困生資助管理問題。尤其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還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升專業素質。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匯集各方力量,讓貧困學生不僅經濟上脫貧,思想上也要脫貧,真正成為祖國的棟梁。
參考文獻:
[1]石玉威.高職類院校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6(28)
[2]趙丹.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育人”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 (3)
作者簡介:陳丹旎(1988-)女,漢族,重慶南岸人,碩士學歷,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