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雷
摘 要: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財政預算管理和改革力度,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體系日趨優化和完善,但單位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單位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和策略,旨在為一線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預算執行? 優化策略
預算執行是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是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有序財政工作的重要依托。在行政事業單位轉型發展的今天,積極探究單位預算執行的問題及優化策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中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預算執行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活動,涉及單位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預算執行不單單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還離不開單位各個職能部門的鼎力配合與支持,特別是單位領導的預算意識強弱直接決定著預算執行的難易程度。然而,當前相當一部分單位領導缺乏對預算執行的正確認識,認為預算執行是財務部門單方面的工作,導致單位全員對預算執行不夠重視,難以形成預算執行的良好環境。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各級人員未能積極認真完成自己分管的工作,對預算執行抱著隨意應付的態度,最終造成單位實際支出結果與預算情況出現很大偏差。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法律、制度包括《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等,但相關人員對預算執行不夠重視,一些具體實施制度辦法并沒有被落到實處,也有的實施辦法本身就不夠詳細,可操作性不強,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效率難以得到提升,甚至有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執行脫離實際,隨意性較大。
(三)預算監督不到位
一般來說,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監督采用內部監督形式,同時也由財政部門及單位主管部門負責外部監督。雖然有財務審計機構會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單位預算執行情況,但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不強,加之部門之間的不協調,導致預算監督形同虛設,很難發現單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真實問題。此外,單位的預算相關數據很少對外公開,公眾難以獲悉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難以發揮公眾監督作用,這也使得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督力度大打折扣,監督效力無從保障。
(四)評價體系不合理
目前,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對于預算執行的評價還停留在常規分析層面,通常是采用年度對比的方式體現經費投入和支出總量的變化,而缺乏對各經費使用的專項分析,對于變動較大或較頻繁的金額或指標,很少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不能直觀體現單位預算的投入產出比、支出結構等情況。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優化
(一)端正預算執行意識
預算是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基礎,但單位的預算額度是有限的,為了用有限的預算促進單位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樹立強烈的預算執行意識至關重要。長期以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事業單位的經費管理比較粗放,各級人員通常只關注自己的本職工作,而缺乏良好的預算執行意識,導致單位在經營中經常出現不合理使用經費的問題。對此,應端正單位全體人員的預算執行意識,不僅要認識到預算執行對于單位發展的重要意義,還要知道預算執行的具體操作流程及方法,能夠將預算執行這一抽象概念轉變為日常工作中的具體行動。一方面,單位領導要更新自己的預算觀念,發揮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帶動單位各級人員重新認識和了解預算工作,為預算執行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要積極組織單位員工學習預算相關知識,增強預算執行的意識和能力,掌握預算執行的方法和技巧,對預算經費進行合理分配和使用,為預算執行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健全預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之前就應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把各類因素統籌到制度框架內,使預算編制更加合理,在源頭上把預算編制好。預算管理制度要立足于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預算執行經驗,讓預算編制程序不斷完善。同時,要加強對預算執行制度的優化,確保預算執行的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符合預算編制制度的規定。
(三)強化執行監督管理
首先,單位內部應設立獨立的監督部門,選派熟悉單位業務運作及經費使用情況的人員出任監督職務,專職負責單位預算執行的監督工作。每年度末,監督部門應制定出下一年度的預算監督計劃,全面審計預算編制、執行等情況,并根據預算執行的審計結果,及時以書面形式上報單位領導,以便領導層面進行全面分析掌握。為保證內部監督效力,內部監督工作要滲透進單位預算執行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加強對關鍵部門及崗位的控制,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制定審計人員入駐制度,對每一步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精細化跟蹤和掌握,并有針對性地調整預算執行內容,提高預算執行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結合單位預算執行的審計情況,應積極落實預算執行責任制,加大對預算執行有關問題的整改力度。其次,應加強與第三方審計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利用專業化審計人員的豐富經驗及審計技術,為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單位審計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保障預算執行監督效力。此外,預算工作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應加大對預算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公眾關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工作,并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合規合法及時公開單位預算執行信息,以便社會公眾進行監督,形成內外監督合力。
(四)優化預算評價系統
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預算評價系統,既要關注對預算經費的常規分析,又要加強對重點財務科目和項目支出的分析,全面剖析各項預算指標及參數的變化,切實通過預算評價反映單位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為單位進一步優化和改進預算管理體系提供依據。此外,事業單位還應建立與預算評價相匹配的績效考評制度,將預算執行的考評結果與各級人員的薪酬水平、職級調整、評優評先、崗位問責等相掛鉤,獎懲并用,全面發揮預算評價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三、結束語
文章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中的問題為切入點,從端正預算執行意識、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強化執行監督管理、優化預算評價系統等方面,詳細論述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優化策略,旨在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質量,促進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建平.對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問題的思考[J].理財:經論版,2019(5):70-72.
[2]賈巧梅.事業單位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管理中的難點和對策[J].財會學習,2019(25):65-66.
[3]李文捷.關于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審計的關鍵點分析[J].財會學習,2020(2):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