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萍 劉勁松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薦課】
編者按: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有一門深受師生喜愛并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的課程——陶藝課。十多年來,陶藝課的教學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不斷完善,孩子們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提高綜合能力,收獲美育成果。
課堂內外,孩子們親切地稱呼陶藝老師為“泥巴老師”。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泥巴老師”與學生們一起,將陶藝教育做出了大名堂,把陶藝課做成了極具創新品質與美學、文化特色的精品課程,堪稱“金課”。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所在的成都市溫江區,是古蜀文明的起源地,其高度發展的制陶文化為學校陶藝教學開展與創新提供了豐沃土壤。學校自建校起開展陶藝教育探索,目前正致力于籌建青少年校園陶藝博物館。如今,學校陶藝教學與全國美術教育提倡的“藝術工坊”及學校美育工作新方針高度一致,呈現出新的發展格局。
精心規劃陶藝教學
2003年建校之初,學校就在藝術中心設立了專門的陶藝教室,配置了50臺拉坯機和其他陶藝設備;在全校選拔有美術天分的學生,每周一和周四開設陶藝選修課,摸索陶藝教學方法,奠定了陶藝教學的基礎。
2010年,在成都市武侯區教培中心指導下,在成都市美術教研員辜敏老師、武侯區美術教研員伍玲燕帶領下,學校教師到江西景德鎮百陶會青少年陶藝教育中心學習。引進景德鎮功夫小瓷陶藝教學方案,陶藝成為七中實驗小學部3、4、5年級必修課,全校參與學生達到1100多人。
在“2010年首屆成都市武侯區中小學生陶藝現場制作大賽”中,學校集體創作的《舞龍》作品榮獲一等獎。同年,學校投資數十萬元購買了陶藝教學專用泥料、教學設施和電窯燒制設備,陶藝教師成功獨立完成了上釉、裝窯和燒制作品工作,由土坯到陶器、瓷器的完整呈現,學校陶藝教學初露端倪。
學校非常重視和認可師生的陶藝作品,開辟了300平方米的陶藝陳列室。由于陶藝教學成績突出、設施完善,學校被成都市教委推薦為陶藝教學基地,并成功舉辦了2011年成都市中小學陶藝培訓教學活動,得到了景德鎮教學委員會的高度評價。成都市美術教研員辜敏老師、武侯區美術教研員伍玲燕老師全程參與培訓指導,四川省美術教研員馮恩旭老師對教師學習成果進行了評價,教師精心燒制的全部作品在成都雙楠實驗學校舉行了專題展覽。
專項資金助力發展
專項資金持續注入。2011年至今,學校每學年固定投入20多萬元作為陶藝教學專項資金。目前,學校擁有現代化陶藝專業教室2間、專業陶藝操作場地陶藝工坊1間、無級變速拉坯機50臺、真空練泥機2臺、手動泥條機和電動泥條機各1臺、泥板機1臺、水淋式噴釉臺1臺、電窯爐3臺、小型柴窯1座、樂燒窯1臺等。針對陶藝教學的需要,學校對泥料的保存、模具的護理實行專人專室管理。
力促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從美術教師中抽取骨干教師作為專業陶藝教師,結合美術教學課堂實踐編寫了陶藝校本教材,從四川美術學院陶藝設計專業引進專業人才參與教學活動。陶藝,成為小學部2700多名學生的每周必修課、初中和高一學生的每周選修課,學校成立了陶藝社團“悅陶坊”。學校領導和教職員工積極投入陶藝學習,悅陶、做陶、傳播陶藝文化成為學校獨特的風景。
爭取專業人員支持。學校的陶藝教學得到了各大美術院校和社會團體的專業支持。在造型和教學方面,四川美術學院陶藝專業主任唐英教授親自參與指導并提出教學教材研究方向;在釉料研發方面,四川美術學院李開佐教授為學校研制出適合中小學生作品表現且方便實用、易于操作的釉料配方;在陶藝教學實踐方面,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韓安榮院長、四川省美術教研員馮恩旭老師、四川省美術特級教師朱浩等參與了學校陶藝校本教材編寫。
教學成果廣受關注
學校的陶藝教學得到了中國西部陶藝領域的關注。西部陶藝中心主任周曉冰教授受聘為學校陶藝教學專家顧問;成都市藍頂藝術村、龍泉驛洛帶陶藝博物館、邛崍市邛窯遺址公園、浦江縣明月窯陶藝村、雅安市黑陶博物館、西昌紅陶研究會、云南會理綠陶以及重慶市安陶鎮陶瓷協會、中國西部陶藝交流中心與學校定期進行藝術交流。學校還得到了成都市溫江區的政策扶持,溫江區美術館、魚鳧美術館定期為學校師生開設陶藝專場展覽,并將陶藝文化融入社區文化建設。
在學校優質平臺的引領下,學校陶藝教師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們創立了陶藝個人工作室“筱舍”,由四川省美術教研員馮恩旭老師題寫館名,成為成都地區美術和陶藝工作者交流和活動的陣地,藝術家們在這里品茗、交流開展陶藝創作,將“田園情懷”和個人藝術思想融合,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藝術成長。2019年,學校教師劉勁松被選為四川省美術協會陶藝藝委會委員,并當選第6屆西部陶藝雙年展組委會成員。
學校每年參與“國培計劃”授課交流,將陶藝教學傳播到五湖四海;先后接待多個國家的友人和各省、市領導來訪,數十所省內學校到校參觀、學習;學生作品先后入展成都龍泉洛帶創庫陶藝專題展、成都藍頂國際兒童陶藝專題展、西部陶藝雙年展等。學校開展花器制作、花卉種植,嘗試茶具制作、茶道體驗活動,為涼山貧困學生開展陶藝義賣活動,先后籌得善款5萬多元支持山區學生。
陶藝教學與時俱進
學校陶藝教學成果斐然,2017年學校青少年陶藝主題博物館課題榮獲省政府教育課題一等獎;2018年在成都市中小學藝術工坊展示活動中,學校代表溫江區參展,陶藝主題工坊“家在魚鳧碧水南”榮獲一等獎;同年6月應邀參加成都市組織部、宣傳部、精神文明辦、教育局共同舉辦的“非遺進校園主題”工作坊展示活動,師生的優秀表現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學校榮獲非遺傳承教育“突出貢獻單位”獎,學校陶藝課程榮獲非遺傳承教育“示范項目”獎,三位教師榮獲非遺傳承教育“突出貢獻個人”獎。
2018年,學校教師受邀參加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辦的首屆青少年陶藝教學交流會,并在會上做陶藝教學經驗交流。學校陶藝教學與時俱進,學生創作的陶藝作品《木里紀實》《藍色星球》入展山東省美術館首屆青少年陶藝展。同年,學校教師陶藝作品《遠古生物》《鏟》,學生作品《蝶舞》入展第五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
2019年,學校教師作品《海床》、學生陶藝作品《重建巴黎圣母院》《海龜先生》先后參加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由于學校對青少年陶藝教學的鼎力支持,以及學校陶藝教學探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國西部陶藝交流中心已經與學校達成共識,將在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成立中國西部陶藝青少年教育發展中心,并由學校承辦首屆中國西部陶藝青少年陶藝平行展。
編輯整理:姜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