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華 姜瑾華 姜 華/江蘇省農產品品牌發展中心

最是一年好光景,稻花香里慶豐年。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暨永聯村建村50周年慶祝活動在張家港市永聯村舉行。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出席并宣布活動開幕;省委副秘書長趙旻,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云等參加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對抓好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殷切期望。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并對“三農”工作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三農”發展,連續三年,省委書記婁勤儉都在豐收節當天發表署名文章,2020年以署名文章《牢牢將飯碗端在自己手中》深情寄語全省農民和“三農”工作者。
“今年我省的農業生產,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疫情沖擊,經受了非比尋常的旱情考驗,接受了歷史罕見的洪水洗禮,每一顆果實,每一份收成,都飽含希望、彌足珍貴。全省夏糧總產達到275億斤,同比多收3億多斤;秋糧豐收在望,全年糧食總產可以順利達到740億斤以上的目標。”婁勤儉書記說,這對決勝全面小康、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意義極為重大。有了豐收這個基石、后盾和底氣,發展和民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特殊年景喜迎豐收,江蘇大地歡天喜地……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活動以“1+5+N”為總體框架,即1個省級主場活動、5個省級重點活動和若干地方活動。1個省級主場活動是張家港市永聯村“歡樂慶豐收 奮進現代化”活動;5個省級重點活動分別是泰州興化“醉美劉澤‘蟹’逅興化”活動、第十六屆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活動、淮安洪澤“歡樂蟹都·水韻洪澤”活動、鹽城射陽“鶴舞菊海,歡慶小康”活動、無錫宜興慶豐收活動;若干地方活動重點鼓勵縣市區支持培育至少1項豐收節慶活動。
張家港永聯村舉辦的活動開幕式上,江蘇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向永聯村授牌“江蘇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實訓基地”,蘇州市發布“蘇州市鄉村產業合作指引圖”,張家港市發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倡議。“豐收頌”江蘇省書畫名家作品展精彩亮相,100位江蘇籍書畫名家,寫豐收、畫豐收、展豐收,潛心創作了52幅書法、48幅國畫作品。

主場活動期間,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了首屆江蘇農業品牌發布會。2020年,江蘇省修訂了《江蘇農業品牌目錄制度》,開展首輪第一批征集推選工作,共評選出115個品牌入選2020年省級品牌目錄名單,其中區域公用品牌20個、產品品牌95個。發布會上還舉行了2020年江蘇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授牌儀式,現場發布了江蘇省百強農業品牌目錄名單、蘇州市十佳智慧農業品牌案例名單和永聯村“511”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解讀了江蘇農業品牌目錄標識。此次會議是繼《江蘇農業品牌目錄制度》修訂后的首次發布,擴大了江蘇品牌的影響力;是首次省市縣村聯合召開的成果發布會,形成四級聯動共同推進品牌建設的良好局面;依托特優區創建,培強品牌產業基礎,打造強勢區域公用品牌;將品牌化與市場化、智能化、產業化相互結合,賦予品牌新的生機活力;借助豐收節等活動形式,創新品牌傳播推廣機制,與農民群眾面對面宣傳展示品牌,群眾更容易接受,極大地提高了江蘇農業品牌的宣傳成效。

江蘇農產品種類多、品種好、質量優,農業品牌建設的“土壤深厚”。江蘇堅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以質量塑造品牌、以文化傳播品牌,實施“品牌強農、營銷富民”工程,培育了一大批知名農業品牌。目前,“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江蘇有其二,5個品牌榮登“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12個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成功創建11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品牌建設各項指標在全國均名列前茅。2019年首屆“江蘇省十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中,成功推選出高郵鴨蛋、盱眙龍蝦、東臺西瓜、洪澤湖大閘蟹等江蘇十強區域公用品牌。得意扣舷歸”“書香·翰墨書香譜華章”四個環節。用歌舞演繹農產品豐收后的喜慶、人們對心中和諧幸福家園的眷念;讓農民畫、草編、葫蘆雕等射陽特色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制作工藝,展現地方特色文化魅力。
張家港永聯村慶祝建村50周年主題晚會以“奮斗五十年,奔向現代化”為主題,詠出永聯人的幸福生活,給大家送上了豐盛的文化大餐。
洪澤湖畔,1面直徑2米的大鼓、19面中鼓擂出的漁家鼓樂,作為農民豐收節分會場開幕式的首場表演,不僅傳遞了濃濃的豐收喜悅,也擂出了漁民們奔小康的精氣神。
泰州興化分會場活動以“講述”為主線,通過一個水鄉姑娘回到家鄉,看到的家鄉變化,回憶曾經的村莊,感嘆今天的變化,配之舞蹈《豐收的水鄉》、水上民樂《鄉情鄉音》、農民歌匯《慶小康》、情景舞蹈《十足好蟹出興化》、歌舞表演《豐收宴》,將“好水好風情、好韻好光景、好蟹好味道”的水鄉興化鮮活展現。
鹽城射陽分會場的活動設置了“稻香·稻花香里說豐年”“菊香·采菊東籬下”“漁香·漁歌
南京八卦洲蘆蒿、洪澤湖大閘蟹、無錫醬排骨、盱眙小龍蝦、揚州獅子頭……豐收節上,各地的特色農產品爭香斗味,為“豐收”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秋高氣爽,興化劉澤村的水陸集場農產品琳瑯滿目:陸岸上的米市,展銷“欣花”“四季香”“農老大”等10個品牌系列“興化大米”;水邊的蟹市,10條蟹船一字排開,“膏滿堂”“亦鮮”“蘇紅”等品牌螃蟹在水景的映襯下格外誘人。舞臺周邊的大水域,9條裝載興化地產農副產品的“豐收船”流動展示芋頭、菱藕、魚蝦等特色產品。農產水產大豐收,營銷推廣走在前。為推介興化大閘蟹,興化分會場邀請了上海、南京、無錫、南通、揚州、泰州等長三角城市廣播電臺主播、主持人現場推介、直播。興化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結成戰略伙伴,專門為鄉村農產品服務。前不久,興化舉辦千名淘寶主播培訓暨直播帶貨技能大賽,10名網絡主播脫穎而出。現場,6名城市廣播電臺主播、主持人,與10名網紅結成“直播帶貨聯盟”。興化市委書記葉冬華也加入他們的聯盟,共同推介興化大閘蟹。
同樣紅火的還有射陽分會場的射陽大米專場直播間,在主播賣力推介下,3款最新上市的谷投味道牌射陽大米,一上架秒變“網紅尖貨”。短短一個小時的直播,直播間人氣高峰時達到4萬+,三款產品總計下單量接近10000單。射陽縣已擁有射陽大米、大閘蟹苗、西葫蘆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蘇菊、桃園家飾等“中國馳名商標”4個,獲得“中國優質粳稻之鄉”“中國蟹苗之鄉”“中國平菇之鄉”等10多項國字頭稱號,射陽白菊花被認定為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湖清水美的淮安市洪澤區洪澤湖古堰漁人灣景區,第十五屆中國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拉開大幕。依托“好水養好蟹”的生態優勢,洪澤湖大閘蟹先后榮獲中國十大名蟹、中國馳名商標,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洪澤獨具特色的靚麗名片。
第十六屆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活動主會場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街道陌上花渡園區,融入“蘇韻鄉情”這一全省休閑旅游農業區域化品牌,精心組織了“購”特色產品,“食”地標美食,“游”美麗鄉村的金秋消費季、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參觀、體驗。

無錫宜興分會場,徐舍鎮舉辦了“藕王爭霸賽”,徐舍境內以及宜興境內從事蓮藕種植的農戶、承包戶帶著自己種植的蓮藕參賽,經過專家評審選出“最美蓮藕、最長蓮藕 、最粗蓮藕”等,得獎的藕塘將進入徐舍農旅項目推介名錄,蓮藕產品進入徐舍鎮對外發布的農產品推薦名錄。
江蘇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農耕文明綿延數千年。進入新時代,江蘇對標高水平全面小康,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了一幅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
作為省級主場活動舉辦地的永聯村,是江蘇省農村改革發展的典范、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縮影。建村50年來,永聯走出了一條“以工業化牽引,帶動城鎮化建設,進而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從名不見經傳的最窮最偏的江灘小村,發展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明星村,成為享譽全國的“華夏第一鋼村”“中國幸福村”“全國文明村”。此次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在永聯村舉辦,既展示了永聯的農村改革發展成果、永聯人的優良精神風貌,也展銷了永聯的優質農產品,更激發了互動交流、發展活力。
南桑、北蒜、東漁、西糧、中蔬菜……作為農業大縣,射陽已連續9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年產糧食150萬噸,漁業經濟總量江蘇第五,優質大閘蟹苗占國內市場總產量70%以上,縣內菊花種植面積占全國50%以上,農產品的質量、品牌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南京棲霞八卦州連續4年作為南京農業嘉年華主會場,這座江中麗島積累了一大批“鐵粉”,一年游客逼近200萬人次。“如今的八卦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美麗。我們拆除取締落后產能,恢復7.12公里長江岸線,加大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力度,推動八卦洲向‘城市后花園’轉型。”棲霞區委領導如是說。
2020年宜興市大力推動村企強村富民,實施“村企共發展 同奔現代化”行動。截至豐收節,全市247個村(涉農社區)都與相關企業建立了聯建關系,78個村與企業簽訂了聯建協議,在建項目56個,總投資18.6億元。
“豐收是美麗的,放眼廣袤田疇,稻菽金黃,千重浪涌,就是美麗江蘇畫卷上最動人的一抹;豐收是香甜的,捧一把稻穗,嚼一粒新米,就是整個秋天的味道,也是全面小康的味道。” 魚米水鄉呈現出新的時代內涵,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