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欣
【摘? 要】民間游戲,即我們小時候“玩耍”的游戲,它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生產勞動中自由創編,而又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它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民間游戲可以促使幼兒相互協調合作,解決人際矛盾等良好社會品質的形成,讓孩子在自然地狀態下學習基本動作技能,增強幼兒體質,還可以促進幼兒想象力及語言表達等智力的開發。長安自古就是文化圣地,有著得天獨厚的物質資源和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需要我們深入挖掘學習加以利用。因此要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讓幼兒感受豐富的傳統文化,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寓教于樂,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民間游戲;特點;價值
引言
追憶童年,莫難忘院落里三兩孩童相互嬉戲,編花籃,跳皮筋,摔包子……歡笑不斷,天真爛漫。游戲中,孩子們動手動腦,相互包容分享,獲得了最珍貴的童年體驗。但是童年的這種玩耍正在從現代生活中慢慢消失。現如今,孩子回家后經常抱著手機等電子產品或者精美的玩具,對人際交往和人情風貌等了解的少之又少。
目前幼兒園活動中,重智能開發,輕社會常識及情感教育。幼兒在活動中只是按照老師制定好的規則被動的參與,這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游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幼兒園中呈現出的多現代化的精美玩具,少地方特色的自制玩具,這難以適應當前社會兒童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在園的一日環節中,寓教于樂,讓幼兒感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幼兒對家鄉的認同感,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1.民間游戲更具趣味性
民間游戲相比較于其他形式的游戲來說更具趣味性。民間游戲內容廣泛,形式靈活多樣,往往還伴有節奏鮮明的童謠和口令,兒童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幼兒的心里。兒童在游戲中邊說邊玩,節奏和韻律富于他們更多的趣味,始終處于愉快的氛圍當中,讓人流連忘返。
2.民間游戲更具簡易性
陳鶴琴曾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民間游戲就地取材,樹棍、大大小小的石子等就是孩子們游戲的材料。孩子們可以把這些簡單的材料想象成飛機、大馬等等,游戲的同時促進了兒童口語表達和想象力的發展。
3.民間游戲更具靈活性
民間游戲不受時間、人數、場地的約束,往往比較隨意。課間、飯后,院子里、走廊里,只要孩子想玩就可以玩起來。可以大帶小,男孩女孩一起玩,形式靈活不受限制。
4.民間游戲具有傳承
悠悠五千載的歷史文化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民間游戲作為當地文化資源的一部分是經過代代相傳而流傳至今。在生活實際中,長輩傳給晚輩,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孩子刻意的模仿學習,而是在游戲中自然地習得。
基于研究,民間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民間游戲有其獨特的價值。
5.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民間游戲大多在戶外進行,幼兒投入陽光的懷抱,呼吸著新鮮空氣,身心愉悅。游戲中幼兒蹦蹦跳跳,跑跑鬧鬧,在自然地狀態下學習了鉆、爬、走、跳等動作技能,促進了幼兒動作協調發展,鍛煉了幼兒身體,增強了幼兒的體質。例如,“老鷹抓小雞”、“丟沙包”,鍛煉了幼兒跑、跳、投等大動作,同時鍛煉了幼兒的躲閃的能力,提升幼兒的反應力。“翻花繩”一根細細的繩子,通過挑,翻,轉等動作在幼兒手里變換著造型。“挑棍”不光發展幼兒精細動作,也體現了幼兒手部肌肉控制的能力以及做事情的耐心。
6.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6.1民間游戲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民間游戲來源于生產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是生活的一種映襯。游戲中孩子模仿各行各業,還原生活中的場景,自然而然了解了各行各業,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過家家時,孩子模仿生活中的場景,分角色進行游戲,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游戲“警察抓小偷”中,孩子們體驗警察的職責,樹立正義感,從而產生敬畏之情。
6.2民間游戲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家鄉,提升對家鄉的認同感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間游戲濃郁的地域特色也如水土一樣滋潤著我們。民間游戲的地域特色也是它的獨特之處。它的獨特體現在生產生活、地形地貌、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方方面面。人們常說“今七明八,吃了臘八過年啦!“麥蓋三層被子,明年枕面包睡覺!”孩子們在朗朗上口的童謠和俗語中了解了當地的生產生活及自然知識。抬花轎游戲中,孩子們相互協商、合作完成游戲,在體驗愉快的同時了解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獲得了對家鄉的認同感。
6.3民間游戲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民間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簡單,兒童接受起來很容易。游戲中,孩子們相互合作,協調玩游戲,同時也會面臨一些問題。角色如何分配,游戲的先后順序,游戲中情緒問題的處理等等。民間游戲形式自由,大大小小可以玩在一起,幼兒體驗了如兄弟姐妹一般的情感,彌補了當今社會獨生子女情感的缺失,對幼兒親社會行為及情感方面的發展起到了良好地作用。另外,游戲中角色如何分配以及游戲的先后順序,孩子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例如手心手背,石頭剪刀布,挑兵挑將,或者自由結合等等,游戲的同時提升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性。游戲中也許會遇到挫折,但孩子們也都會自己解決,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幼兒之間相互理解,互相關心的幫助等良好意志品質的行成。
6.4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意識的缺失,會給自身帶來負面的影響。規則意識也就是人們所要遵守的行為規則,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民間游戲中幼兒遵守規則,相反也會自然地淘汰。因此,幼兒必須克服任性的、不顧他人感受,以自我為中心等壞習慣,而是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學習與他人相處。游戲時,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凝聚為一體,感受集體歡快的氛圍。
7.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首先,民間游戲往往伴有童謠,節奏歡快,富于韻味,幼兒讀起來朗朗上口,利于幼兒記憶,同時促進了幼兒口語的發展。
其次,幼兒在游戲中和同伴互相交流,幼兒既有說話的能力,也有說話的勇氣。游戲中,幼兒輕松自在,愿意去說,主動去說。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有說的材料和機會,這都大大提高了幼兒口語發展的效率。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只有在實際運用中才能發揮其價值。民間游戲正是為幼兒提供了想說、樂于去說的機會,讓孩子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自如的表達。
8.民間游戲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簡單是民間游戲的玩法,而內容是廣泛的,形式是簡練的,游戲的氛圍輕松愉悅的且富于娛樂性。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容易獲得成就感,進而提高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游戲中同伴之間交流合作,發揮想象,為幼兒的交流、表達和創造提供了機會。同時促進了幼兒其他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民間游戲傳承歷史文化遺產。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輕松愉悅的繼承了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的瑰寶。
9.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的延伸和國家發展的進步,民間游戲的普及度已經大不如前,民間游戲對幼兒來說,不僅能強健體魄,培養頑強的意志力,更能給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是非觀念,對延續傳統文化也大有幫助。幼兒園引進民間游戲,是對網絡游戲戕害幼兒的一次大規模抵抗,也體現了文化傳承的使命與擔當。掌握民間游戲的精髓,是城市化進程的一次大跨越。所以,積極引入民間游戲,無論是對教育,還是文化,都有著傳承時代經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智學 張建歲.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生活中的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2]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課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6)
[3]幼兒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張馨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