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張群智
心理童話是一種在文學和心理學交叉地帶誕生的,促使人心理成長的特殊體裁。它因為唯美的語言描述方式,容易貼近讀者和激發讀者的想象和聯想。在教育教學中,如果把心理童話結合戲劇方式融入到主題教學中,就仿佛給主題教學增添了兩個翅膀。
我以《神秘的守護者》心理童話為例,進行了戲劇融入的教學設計。

提問:在生活中,你認為欄桿代表什么呢?你第一次見到欄桿是在什么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如果有一種欄桿,它是用來守護的,你描述一下這種欄桿的樣子……
建構空間1:
小組自由排練,排練完畢,當發出3-2-1 的口令時,小組成員就用身體搭建了空間:也可以逐個進入空間……
手拉手,閉上眼睛,音樂響起,保持這種狀態定格——這就是神奇的欄桿。
建構空間2:
當第二次發出3-2-1 的口令時,小組成員就用身體搭建了第二個空間:
一個人扮演主角(一個孤獨的孩子叫若),使用音樂教室里的小凳子,站在第二層。

兩個人作旁白,呈現心理童話原文:這個男孩子叫若,他來拜訪月亮了。
若說:“自從我唱歌被大家嘲笑以后,我感覺自己被孤立了。
月亮問:“被孤立如果能用一個情境描述出來,是什么呢?”
他回答:“自己一個人在山頂上,還有冷風…… ”
在此,可以使用背景音樂,制造風的音效。
建構空間3:
一些伙伴手拉手,閉上眼睛,做欄桿定格。一些伙伴用身體姿態做花園里的花兒,搖擺后,定格。這里,可以使用彩色的布,作為花朵的裝飾。
旁白可以根據心理童話原文來進行。如下:
月亮問:“親愛的若,你感到最溫暖和安全的地方,是哪里呢?” 若告訴月亮,那是一個花園,外面有一圈柵欄,堅實地保護花園,他說自己閉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花園的樣子。
雕塑的原理是把時間固定下來,在那一秒鐘里,人會發生什么呢?時間轉瞬即逝,戲劇把時間控制住。
可以使用慢動作來表達。為了表達心理童話中的角色的孤獨,可以用“一個人和一個凳子”,自由演繹出孤獨。你會發現每個人演出的孤獨都不一樣。每一個畫面停下來就似乎是雕塑。
在這里,少用思維和語言。慢慢地動作起來,會慢慢地發現內心的感受。
所有人都在動,只有主角不動;也可以所有人不動,只有主角在動。如此設計,更能激發參與者在體驗中感悟。
可以使用“抽離”的表現方法演出心理童話。一個人在指導語下,閉上眼睛。此人本身披著一個灰色的大布。
音樂起。只見有人從大布下,抽身出來,其為此人的內心想象。

有人拉著這個抽身出來的角色,從高的地方,一點一點走下來。
參考心理童話原文設計畫外音:
月亮說:“我邀請你閉上眼睛,我們想象站在山頂……請你感覺我拉著你的手,我們從山頂上走下來,慢慢地……哦,有山鳥和我們說再見呢,還有一個小精靈,她似乎說,你早就該下山了……我們一直走啊走,我們來到了山腳,那里有一座花園,好看的柵欄門打開了,我們進來了……”
這里,從高處往下走的過程要慢,可以換不同的人做幾遍。用不同的樣態。它在強化——人是可以從高處走下來的。
采訪者:當你從高處走下來的時候,你的內心有什么變化呢?
在此,被采訪者可以說自己的感受,可以投射出自己的人生經歷。
此處對應的心理童話原文為:
若說:“我真的可以感受我們在花園里了,我坐在椅子上,樹下有只大鳥在陪伴我……”此刻,孤獨不見了。
這里所謂的大合唱,就是讓內心的聲音,自由涌現和表達出來?;锇閭兒苡袃x式感地背部面對觀眾站好。
主持人會說:“這個故事,你一定有話可說,無論從角色的角度,還是從人生的感悟,或者其他……如果你有什么話,附上心頭,請你不必梳理,讓它們碎片般呈現出來。你轉過身說給觀眾,并在最后那句話做完后,做一個和你表達的內容相符合的身體姿態,定格在那里,數秒鐘。當下一個出來說的時候,你就收回你的身體姿態,站回原位。如果你一會兒想起別的話,你繼續……如此,大家默契,陸續翻牌。
這里運用“墻上的畫”戲劇手段,是為了引導參與者建立內心安全和溫暖的花園之積極心理意象。班級可以分組共同創作一個心理花園。每個小組進行花園創作的分工。當大花園全部粘貼到墻上時,貼上教師事先預備好的一行大字——因為有守護者,所以不存在深淵。這句話是《神秘的守護者》心理童話最后一句。
整節課的肢體表達已經足夠豐富,在此基礎上,心理朗讀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能梳理自己的感悟,運用心理詩歌和普通的道理陳述方式有所區別。詩歌不僅傳遞一種積極的思維,還傳遞了積極的畫面。我設計的心理朗讀源自我的心理童話,原文如下:
你要忽略別人的嘲笑
轉身離開,一言不發
那個神秘的守護者
穿越好幾條山谷
正在向你徐徐走來
他說:我們就要遇見了
你要心中有我
我將和你在一起
我們的骨骼結實
我們的心臟有力
我們和外邊的噪音保持距離
它使我們剛好避免傷害……
這個方式是課程的擴展,在授課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課程里,可以探索。學生們圍坐在一起,中間可以放一把椅子。邀請愿意坐在椅子上的人,到位置閉眼落座。大家一起發出聲音的哼唱??梢允窃簟?/p>
聲音是一種震動,能觸及身體的每一部分,能穿透細胞,轉化情緒。而元音有神奇的療效,撫慰我們的情緒,還可以召喚原始的力量。當大家的聲音發生聯結的時候,就獲得了很多的守護神,本課就從一般的主題課,延展到了更深的成長陪伴。

總之,運用心理童話這種鮮活而有生命力的 載體和戲劇的表現手法,可以使得主題教學變成一場生命的舞臺。它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一種知識和技能,而且是一份成長的禮物,學生們帶走了角色的力量,積極的意象,豐富的畫面和特別的空間,這些全部是滋養學生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