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達
摘要:在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是影響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醫院可以采取構建全程核算體系、提高核算人員的能力素質、完善配套制度、協調相關科目、優化費用分攤核算方法、做好銜接工作、建設信息化平臺這幾項措施來提高成本核算效果,實現了對成本核算工作的分析。
關鍵詞:醫院財務 會計制度 成本核算
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是指一項將醫院運用過程中各項耗費,按照類型進行劃分歸集,來計算醫院運營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財務管理操作,它能夠為醫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真實的參考資料,因此,財務人員應當深入分析當前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一、構建全成本核算體系
在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為了保證成本核算結果的全面性,財務部門應當建立一個全成本核算的體系,使核算工作更加具體、準確。在核算體系的建設中,財務人員首先要明確劃分出醫院全成本的范圍,并制定好核算順序,在此過程中,財務人員可以采用科室直接成本核算→科室間接成本分攤→政府補助計入醫院全成本的秩序進行計算,使成本核算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其次,財務人員還要秉承配比原則和可靠原則,使不同時期成本和收入數據能夠相對應,提高核算工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最后,財務人員應當盡量采用接口采集、表格導入等方式,來以電子形式收集原始數據,減少人工謄抄,避免人為操作失誤使原始數據失真,降低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財務人員還根據新會計制度中的規定,采用三級分攤法,在臨床科室中分攤其他科室的成本,深入優化核算工作的效果。
二、提高核算人員的能力素質
核算人員是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引領者,其專業能力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核算工作的效果,因此在當前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部門應當注意提高核算人員的能力素質,使其能夠適應財務會計制度的發展,保證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在人員能力素質方面,財務部門應當積極組織核算人員參加相關的培訓活動,來提高其工作能力,保證核算工作的效果,例如:2017年8月31日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舉行的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分析培訓交流會,此次培訓交流會共有150余人參加,為各醫院單位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全面優化了成本核算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此外,為了更好的鞏固培訓學習效果,領導者要建立考核機制,促進工作者全面掌握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知識、技巧,同時還可以將考核結果記入到個人績效中,激發核算人員自我提升的積極性,促進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可持續優化發展。
三、完善配套制度
配套制度是新醫院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正常落實的主要支撐框架,財務部門應當結合成本核算工作的發展現狀,來設置健全的配套制度,深化新財務會計制度的落實。在配套制度方面,管理者需要從新會計制度出發,清晰梳理成本核算工作的落實流程,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各項操作都能被覆蓋在監督范圍之內,規范化核算人員的具體操作,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準確性。此外,管理者還要針對核算工作中的重點操作,來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進一步約束財務人員的核算操作,并嚴厲打擊違規行為,增強成本核算結果的可靠性,與此同時,管理者應當健全工作核查、檢驗機制,通過日常、定期、不定期等檢查方式,來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工作的運作效果,然后在明確劃分權責的情況下,將檢查評估結果記入到個人績效考核中,這樣可以深入優化成本核算工作的質量,增強配套制度的有效性。
四、協調相關科目
為了進一步深化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的落實,財務部門應當以當前的會計制度為基礎,適當的協調相關的科目,優化核算環節。在科目協調方面,新制度下一些以往采用定量方式來計算成本的科目,需要依照新的成本扣除方式來計算,因此需要醫院及時調整相應的科目運行框架,保證成本核算工作的效果。例如,在“醫療收入”和“藥品收入”這兩個科目中,“醫療費用”和“藥品費用”通常是按照整體的單價進行成本計算,但在新制度下兩者的結合,使其中的商品銷售價格被取消,核算人員只需要計算醫療利潤減醫療成本的結果即可,計算中不再包含藥品的使用成本,醫院需要取消與商品銷售價格科目相關的各項操作,完成科目的協調。此外,在協調中,醫院還要整合相應的科目,保證各部門責任、分工明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果。
五、優化費用分攤核算方法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由于分攤核算操作需要多人共同進行,因此為了保證核算操作效果,領導者應當全面衡量財務人員之間的能力素質差異,采用合理的工作分配方式,來提高分攤核算工作效率和效果,實現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分攤核算工作的優化。在工作分配上,領導者應當基于新制度帶來的變化,綜合考量核算人員各方面的能力,對原有的人員配置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協調和規劃,增強成本核算工作的質量。在此過程中,領導者應當針對成本核算方式,來劃分分攤核算的成本類型,使采用同一種成本核算方式的成本歸集在一起,由財務人員統一進行核算,并且,領導者還要考慮到各個工作人員的能力、特點,來制定其負責的核算方式,使工作人員能夠更加契合所負責的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效果,促進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
六、做好銜接工作
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的應用一定會為成本核算工作模式、方法等方面帶來變革,因此在新舊制度交接的過程中,醫院財務部門應當做好銜接工作,保證核算工作的穩定運行,優化財務管理效果。在銜接工作中,管理者要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有序的成本核算工作調整策略,有計劃的按照新會計制度對各項操作流程進行優化調整,以免新舊制度交替造成管理混亂,影響成本核算工作運行。此外,財務部門工作人員還要全面掌握新會計制度,并根據該制度對各項科目的改革,有計劃的進行刪減、整合、獨立,然后在此基礎上,重新劃分各負責人的權責,同時,還要明確簽字、數據共享、業務辦理等方面權限的變化,避免造成內部權責劃分混亂的問題,保障成本核算工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促進新會計制度的順利落實[1]。
七、建設信息化平臺
在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部門應當積極推進信息化辦公的進程,建設信息化工作平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在平臺建設方面,財務部門可以圍繞HRP 與 HIS 系統、HRP模塊內部數據共享等方面,來發展信息化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人工操作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參與度,深入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效果,例如:望海醫院運營管理系統,其中的全成本核算體系改善了醫院的ERP,同時構建了HRP系統,為多加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此外,為了保證信息化發展策略的落實,領導者還要加大基礎信息化設施的建設,保證醫院所持有的硬件、軟件資源,可以滿足成本核算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同時,還要做好基礎設施的維護工作,增強成本核算工作運行的穩定性,促進醫院內部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2]。
結論:綜上所述,醫院借助各項成本核算優化措施,能夠提高新會計制度下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在財務管理中,醫院通過優化成本核算可以保證核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核算工作水平、規范化核算操作、優化核算環節、加強工作效率、避免管理混亂、推動信息化進程,從而促進醫院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靜,李兵,李光耀.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探析[J].納稅,2019,13(34):161.
[2]劉曉蘋,胡楊,高雁.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下成本核算工作研究[J].管理觀察,2019(21):156-157.
作者單位:福建省立金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