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
摘要:一個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會直接影響其城市化的進程之路,而處理好土地利用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不僅能迅速幫助城市發展,還對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的內涵,探討出了城市發展在土地利用時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并以經濟發展與土地利用的關系為基礎,得出了有效促進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城市化 ?土地利用效率 ?有效策略
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規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進而擴大,人們會逐漸向城市遷移來獲取更多的工作機會,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生活水平就會因此獲得提高,進而使得城市中的農業用地轉變為了城鎮用地。而土地作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對于城市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產生著巨大的作用。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土地利用不合理、效率低下等問題正在逐漸顯現,這對于土地資源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浪費,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展。所以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是當前城市化發展所要面臨及解決的緊迫任務。
一、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的內涵
根據城市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城市土地利用的內涵有著特定時期不同的特點。本文中的土地利用指的是城市化進程過程中,人們以城鄉發展的土地需求和現實土地的特性為基礎,在各自的城市進行土地規劃和使用,同時兼顧土地保護以及土地需求量的保證,合理的將城市中有限的土地最大化地利用到城市發展的需要之中,最終能使城市在經濟和環境的發展進程中能獲得對于土地資源的合理需求的目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從城市化發展與土地之間關系入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離不開對土地的需求,因此城市化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要協調其發展與土地需求及土地保護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城市化與土地之間涉及到的問題主要有:要處理城鄉的土地利用以及發展關系、兼顧農地保護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系、以及農民市民化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其次,要明確城市化發展的用地代價。在確定了要怎樣的城市化目標之后,如集約用地發展模式的確定,再根據土地的特性,區分城市發展必須付出的用地代價和不必付出的用地代價,最終用最低的用地代價來實現城市發展的目標。最后,要厘清土地利用率與城市化發展之間聯系。目前,雖然城市化率在不斷升高,但是土地的利用率相比仍然偏低。所以在城市化進程中,把握好土地利用率和城市化率之間的相對平衡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要盡量找出兩者之間最好的共存適量范圍。
綜上可以得出,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效率,指的不僅是土地的實際產出成果,更多的是指城市的土地資源經過合理地分配以及協調地開發,最終對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帶來了提升。
二、城市化發展中的土地利用原則
(一)集約利用原則
城市化想要穩定地推進其進程,要遵循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則,才能保障自身能有序的前進,對于城市土地利用來說,首要的原則就是對于土地的集約利用原則。該原則指的是通過對土地投入一定的成本,并以此為基礎,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資源,使土地能在既定的成本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進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土地的利用以集約原則為導向,對于城市的發展來說具體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城市能將土地利用的各種方式進行分析,最終選擇出最優的方案來予以利用,從而使土地資源給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最大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除了能選擇出最好的土地利用方式,還能根據土地的數據參數特性進行規劃,從而保證土地始終能可持續利用。要土地的利用率得到科學地保證,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是要以集約利用為準繩來合理使用土地資源,為城市將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生態建設原則
城市化發展中對于土地的利用除了要遵守集約利用原則以外,另外一項重要的原則就是生態建設原則,即城市的發展堅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幾乎就是不可逆的,將來再想修復就會十分艱難,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帶來嚴重影響。所以,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生態建設為導向的土地資源利用原則,時刻監管土地的生態利用,保證土地資源不會浪費,與此同時,還要使土地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其自然屬性不會因城市的發展而遭到破壞,并且在維持土地屬性的情況下,最好還能將其予以提升。
三、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分析
城市對于土地的合理利用是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土地作為城市發展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城市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城市只要想發展就意味著經濟要發展,這時必然就會對土地資源產生必要的需求。從土地利用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發展會帶動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就會要求城市不斷優化土地的規劃與布局來予以支持,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在此過程中隨之提高。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城市對于土地的需求以及利用情況也不盡相同。隨著一個城市不斷的發展,其吸引到的外來人口就會隨之增加,為了擴大城市空間來容納更多的人口,土地的需求就會相應的增大。總而言之,城市化發展就是經濟需要不斷發展的過程,進而帶動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離不開土地,所以,想要最終實現城市化,就要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
四、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策略
(一)合理規劃土地利用資源
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發展特點,為了適應自身的城市環境,其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也應當有所不同。就目前城市化過程中國的土地利用現狀來看,大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相對完善,但是小城鎮的土地利用規劃在整個過程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只顧大城市而忽略小城鎮的做法,到頭來,就會影響整個城市的城市化進程以及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整個城市化的土地利用規劃中,要將城鎮體系也考慮在內,通過確定城鎮的具體規模,以及土地的具體數據和自然分布,來逐漸增加規劃區內的土地利用。也就是說,要通過完善各小城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而提升起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城市化的迅速發展。
(二)節約利用城市所需用地
除了合理規劃土地利用之外,將所需用地進行節約利用也是城市化進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節約用地,能夠減少原本的各項消耗,使得資源能夠被最大化利用,同時提高經濟效益,而城市最終也能實現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具體而言,想要在城市化進程中節約用地,就要從工作的個個環節予以把控,在進行土地資源的利用時,從人口密度到建筑水平,再從單位用地到建筑容積等,所有與土地相關的指標都要在事先予以確定,之后土地資源的具體開發活動都要以既定的指標為基礎來開展,避免出現之前土地資源分散以及浪費的情況,并且要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準繩來約束土地利用的相關人員,做到規范用地,實現城市發展。
(三)完善城市規模的適應性
某一個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直接受到了該城市規模適應性的影響。一般來說,城市在土地上的投入量會直接反應在最后的效益上,但是將目光過于鎖定在最后的效益上,就會使得城市來不斷的擴張自身來達到效益提升的最終目的。在此情況下,城市的土地利用率不但沒有獲得提升,相對因為城市規模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以要穩定或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的規模就必須予以控制以達到適度的標準。不再是單純的進行擴張,而是要朝著內涵式的發展。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嚴格控制城市對于土地的利用規模和控制城市的發展規模,來實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敏.城市化進程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3):71+73.
[2]韓翰,王士君,王永超.城市化與土地資源利用的協調度及優化配置研究——以遼寧沿海經濟帶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32(10):1166-1171.
[3]司馬文妮.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
[4]李永樂,吳群,舒幫榮.城市化與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相關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04):104-110.
作者就職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土地儲備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