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碧云
摘要:隨著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行政單位使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基礎已經難以滿足當前會計信息使用和管理的需要。本文從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具體作用入手,通過分析當前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面臨的難點,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策略,加強人才培訓力度、進一步宣傳推廣權責發生制等,希望為行政單位的會計核算提供合理參考。
關鍵詞:行政單位 權責發生制 難點與對策
目前,在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這與現行預算會計制度的不適應性日益突顯,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此制度存在較大局限性。根據2017年8月財政部印發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從2019年1月1日開始,行政單位實行權責發生制,該項制度在推廣過程中,也需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合理的解決對策。
一、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作用
(一)推動行政單位會計改革
我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行政單位中原有的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方式已經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對行政單位核算的要求,在行政單位內逐步引入權責發生制勢在必行。引入權責發生制后,行政單位可全面、準確地記錄和反映單位的資產狀況,真實、完整地反映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成本耗費與效率水平,保證了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僅有利于增加行政單位預算結果的真實性,還能夠規范行政單位的會計工作。
(二)降低行政單位債務風險
行政單位收支情況在日益擴大,權責發生制在行政單位內使用,能夠有效完善原有的根據資金增減的變化來進行業務處理轉變成根據權責的發生來進行會計核算的核算方式,對資產和負債能夠進行全面的反映,把運行過程中單位的財務情況真實的反映出來,對經濟風險進行提前揭示。權責發生制在評估行政單位整體財務管理水平和運行水平上能夠提供合理參考,為單位的資金使用方案設計提供幫助。
二、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應用難點
(一)會計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有限
在新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后,已經有部分事業單位引入了權責發生制,但行政單位普遍還在使用以往的收付實現制進行會計核算。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方式相對簡單,因此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不高。另外,高校的會計專業課程以企業會計為主,缺乏對行政會計的系統學習,致使大部分行政單位會計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有限。
(二)對權責發生制缺乏明確認識
國家財政部門要求在2019年1月1日行政單位全面實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該制度于2017年發布。權責發生制是會計核算基礎,行政單位的領導、會計專業知識不足,因此,對相關的會計核算工作認識程度不足,重視不夠,且新制度運行時間較短,所以許多會計人員在學習新制度后并未完全掌握并運用。
(三)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
新的會計工作制度發布后,財務報告需要用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報告中增加了現金流量表,因此對單位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行政單位已經實現了信息化辦公,但普遍處于信息化建設的初級階段。
三、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優化對策
(一)加強會計核算人才培訓
以往行政單位使用的收付實現制核算方法,使會計工作簡單易懂,對會計的專業技能沒有特殊要求,導致大多數行政單位會計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基層工作者滿足于簡單的財政工作,很少主動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整體思路的思考。權責發生制需要會計人員對資金的往來進行復雜的比較,并且要對單位內的收入、支出、債務等進行配比,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但就目前的財務工作而言,想順利落實權責發生制難度較大。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行政單位需要認清自身的不足,利用權責發生制的優勢,提高自身會計核算水平。行政單位可以通過對會計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其對權責發生制具體內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保障會計人員能夠盡快適應政府對會計核算工作的要求。引入權責發生制后,行政單位的財務工作變得復雜細致,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由簡單的記錄向管理轉變,不僅對會計人員自身是巨大的挑戰,也是行政單位整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難關。因此,為保障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行政單位應主動為會計人員提供培訓機會,使會計人員能進一步學習財經知識、預算法、政府會計制度等相關專業知識,提升會計業務技能,為行政單位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財政部門可通過每月組織一次會計專業技能培訓,每年為行政單位會計人員提供一次進修的機會,而進修機會需要會計人員在每月培訓考核中達到優秀等級方可參加。這樣的培訓方式,不僅保障了每月一次培訓成績的提升,還調動了會計人員提升自我能力的積極性,保障了財務管理隊伍的整體專業化水平。
(二)加強對權責發生制的推廣應用
2017年,財政部印發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及報表》要求行政單位在2019年1月1日全面施行權責發生制。這就要求廣大行政單位領導特別是單位第一負責人要提高對相關工作的重視程度。為保障權責發生制在行政單位中的順利落實,同時避免會計人員在學習新制度和新的會計核算方法后由于理解程度不高,對行政單位全面落實權責發生制形成阻礙,領導人員可以從新制度的角度出發,積極組織會計人員學習核算工作細節,為會計人員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平臺。
為了保障新舊制度對接的順利執行,行政單位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式,即在會計人員基本掌握權責發生制內容后,在實際工作中將新舊制度結合使用,避免會計人員由于業務不熟練在權責發生制推行初期產生問題。同時,行政單位還應構建完善的權責發生制工作體系,此做法是會計工作改革的基礎,也是關鍵的一步,不僅完善了單位內部會計體系,增加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還有效提高了會計報告的質量。
行政單位的權責發生制在我國尚未完全施行,因此面對各地發展參差不齊的現狀,政府可以提供幫助,通過漸進式的改革模式促進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方法的推行,即選擇試點進行試運行,先在發達地區進行落實,再以試點城市為模板,以點帶面,全面提升行政單位對新核算制度的適應能力,同時在落實推廣過程中不斷糾正制度中存在偏差的部分,保障改革活動的穩定性,降低工作成本。
推廣權責發生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行政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共同努力,結合自身特點對權責發生制的施行方式進行系統的規劃,促使財務信息價值最大化。
(三)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
新的制度實施后,行政單位的信息化建設程度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即在以往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將編制報告的流程復雜化,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就要相應地作出更新,以適應新的會計核算要求。部分行政單位為減少成本投入,使用的是中小企業開發的會計核算軟件,導致軟件在實際運行、使用過程中難以適應新制度的要求。
為落實權責發生制中政府對行政單位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行政單位應主動提升會計軟件系統,性價比高的信息化財務工作軟件能夠為行政單位創造遠超成本的價值,利用現代化手段生成財務報表,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單位內部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使會計核算工作能夠保質保量。除此之外,作為權責發生制的實際落實人員,行政單位會計人員還可以根據政府要求制定工作指南,對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中的內容和新的報表編制方法展開學習,以促進新制度的順利落實。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現階段,使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財務數據的采集和整理,并通過檢索手段對財務數據進行提取和分析,達到了防止信息丟失的目的。由于新制度落實后,行政單位的財務工作量逐漸增大,因此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購買先進的會計核算軟件,使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工作能不斷順應時代發展。
四、結束語
我國已經進入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階段,市場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提升,在行政單位日益企業化的背景下,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能更準確地體現行政單位的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引入權責發生制非常有必要,但要想在行政單位中發揮權責發生制的實際價值,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推動。
參考文獻:
[1]李群英.論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運用[J].營銷界,2019.9:205+207.
[2]羅健.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績效管理研究——基于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信息視角[J].經濟研究導刊,2019(22):107-108.
[3]卿平.淺談行政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難點與對策[J].納稅,2019(06):142-143.
作者單位:中國共產黨福州市委員會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