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在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職業學校教育產教融合的相關內容為高職學校指明了人才培養的方向和道路,也再次強調了校企合作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除此以外,在我國出臺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也特別指出要發展現代旅游職業教育,指出旅游職業教育應當適應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旅游行業中,酒店行業有著更新快、用人量大的特點,所以該行業的用人標準一直在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
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時既要抓住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又要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斷深化這種創新意識,增強與企業的合作,才能讓校園和企業兩個育人主體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校企合作能夠幫助高職學校更快瞄準人才培養方向,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同時兩者能互幫互助彌補存在的不足,因此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校企合作育人方式的探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校企合作模式仍然有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一)學生對酒店管理和個人發展方向認知不足
在進行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習過程中,由于高職學生年齡還小,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就業觀念,在對專業的認知方面仍存在許多局限。
首先,學生對酒店管理專業認知度低。
很多學生仍處在青春期,個人自主性格較強,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于專業的認可度,沒有強烈的學習動力驅使。在進行校外實踐的過程中也缺乏足夠的服務意識,難以養成較強的職業實踐能力,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夠明顯。
其次,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成熟。
很多高職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完整規劃,對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也缺乏完整認知,往往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容易出現畏難心理,甚至選擇放棄。
許多學生的家庭也是抱著急于求成的心態,在平時給孩子灌輸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觀念,讓很多學生養成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習慣。
(二)酒店行業對校企合作重視度不足
旅游酒店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對高素質人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很多酒店都面臨著人力資源管理難題。然而在與學校開展合作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并沒有深刻認識到校企合作的中心問題,他們只是為學校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和實習基地,對學生進行職業關懷等方面做得不足。
有些學校以自己操作人才培養過程為主,結合企業和行業發展需求不夠,造成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低。
此外,在很多學校向企業進行輸送人才的過程中,企業很多時候只是將這些實習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力,沒有考慮到這些學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價值和未來潛力。
教育過程中也缺乏對酒店文化和企業形象的強調,學生對合作的企業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不少酒店企業在開展合作的過程中所忽視的問題。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所不足
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推進校企雙主體育人建設的關鍵環節,學校雙師素質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相結合進行教學是提升酒店管理教育水平的有效措施,當前高質量雙師隊伍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學校聘用的校外教師往往是在酒店管理中實際操作的高級技術人員與管理者,這些教師有較高實踐能力和豐富管理經驗,但是由于教學時間短,缺乏高水平教研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容易力有不逮。
很多學校教師去酒店企業頂崗是提升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很多酒店不愿泄露自己的行業信息和實際信息,教師難以參與到實際管理過程中去,這種頂崗實習效率的損失不利于雙師隊伍的建設。
通過強化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良性互動、優化學校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方式、增強校企合作深度等措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在學習酒店管理專業方面的積極性,降低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成本,加快我國人才強國進程。
(一)在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就業觀
在進行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加強家庭、學校、企業的合作機制。
三者之間定期進行良性交流來明確開展合作教育的目標,幫助學生家長和參與企業更好地理解酒店管理教育的目標與要求。
三方合作幫助學生培養正確就業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校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旅游酒店行業,正確認知自身的社會定位和崗位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專業技能的意識。在校期間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估,細分不同種類學生的就業方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專業技能和服務精神,更好地挖掘學生自身潛力,從而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更快適應。
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就業觀的同時要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合作企業,能夠幫助企業養成較為堅固的員工認可度,培養更適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員工,達到學校與企業的默契合作。
(二)推動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向更深層次拓展
在開展校企合作時,除了要鞏固已取得的成果,還應該注重新的開拓創新,尤其是酒店企業要認識到自己對于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用。
校企合作的企業主體必須更加規范。高職院校應當繼續開拓創新,積極尋求社會口碑良好、經營成果優秀的酒店進行合作,在簽訂合作協議時對相關制度進行詳細洽談,同時還可以尋求開展不同模式的深度合作。
這些酒店在提供相應實習崗位時,應當建立合理的人才篩選制度和晉升發展計劃,注重挖掘實習生的特長和潛力,強化企業文化教育,增強實習生對自己所在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將校企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企業要合理對待校企合作的學生。有些合作企業在接收學校實習生時只看成是廉價勞動力,不考慮學生對于企業的重要價值,薪資水平也低于市場水平,這對學生的職業信心打擊非常大。
在學生進入企業后,企業要加強入職教育和在職培訓,發給學生合理薪酬,讓學生在企業工作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酒店實際的管理運作,提高專業技能,并培養職業素養。
(三)學校強化師資、課程建設
學校在雙主體育人模式中應當發揮好主體作用,推動我國高職學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從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體系改革等方面入手進行創新改善能有效提升育人質量。
首先,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性作用。
學校要注重提高教師在實踐技能、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三個方面的提升,在教師入職后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提升實踐應用能力。
同時雙師體制的建設要更加完善,在聘請校外優秀人才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重難點進行教師挑選,爭取對校外教師進行一定的教學水平測驗,并且安排專業教師進行頂崗實習,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建立教師交流機制,幫助兩種類型的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從而雙方都能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讓酒店管理教學更加有效。
其次,完善酒店管理雙主體育人的課程體系。
學校應當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結合酒店企業的實際需求對學生進行分層分類教育,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合作酒店實際使用操作系統或運作體系,以便學生在畢業后能快速融入工作。
強化學生就業觀念與酒店文化品牌的相關教育,將學生打造成更適合合作酒店需求的人才,又能提升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知識教育與實踐的雙向促進。
總之,高職院校強化酒店管理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創新不僅有助于校企雙方合作的深化,同時還能提升人才培養的效率,有效推動我國人才強國建設。
(本文作者單位: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項目基金: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7GGXJK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