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生 賴群英
[摘要]面對當前人口老齡化這個問題,國家根據實際需求在優化養老設施的同時,也認識到培養專業養老人才的重要性。在本次研究中,以贛州市人口老齡化的基礎特點分析為依據,對現階段贛州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培養問題進行總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希望能夠為培養優質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做出貢獻。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養現狀
步入老齡化社會是我國現階段要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養老問題作為社會問題給經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同時客觀上促進了老年服務行業的發展。現階段在完善養老設施和優化養老體系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是養老服務質量的基礎保障,本文對贛州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贛州市人口老齡化的基礎特點
1.老齡化人口比重不斷上升
通過調查數據統計分析后可知,現階段贛州市的人口總量雖然處于逐年增長的狀態,但是60歲老人占據總人口的比重同樣在不斷上升。據贛州市統計局核算,2014年年末全市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4.5萬,占總人口比重為13.1%,而到了2019年末全市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5.11萬,占總人口比重為14.76%。除此之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很多老年人會因為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便利性選擇去其他城市養老。據章貢區統計局統計,章貢區2000年就進入了老齡社會,2015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90886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8.8%,為贛州市老齡化程度最高。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加大了養老財政負擔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養老設施需求、服務需求和人才需求。
2.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數量逐年增加
現階段中國劃分老年的基礎依據是年齡,一般將60-69歲的老人成為低齡老人,70-79歲的老人稱為中齡老人,80歲以上稱為高齡老人。隨著時間的發展,低齡老人增加的同時高齡老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并且實際情況是,單身老人的數量同樣在不斷增加中,同時普遍生活和精神比較寂寞。高齡老人一般具有自理能力差和養老需求多等特點。
贛州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養現狀
1.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數量少
通過對人口老齡化基礎特點的分析可知,現階段贛州市的老年人數量,尤其是高齡老年人數量正在逐年增加,這樣的現象在增加養老財政壓力的同時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提出了更多需求。截至2019年年末全市有綜合福利院、敬老院和光榮院共317個(其中綜合福利院19個、敬老院262個、光榮院36個),民辦養老服務機構50個,以現階段的養老需求來分析,高齡老人養老過程中平均每4人就需要1個專業護理人員,有重大疾病或者行為障礙的高齡老人每1—2人需要1個專業護理人員。低領老人和中齡老人在養老過程中每4—6人需要配備一個專業護理人員。因此,現階段贛州市的養老服務人員存在較大的人才數量缺口。這樣的現象不僅導致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養老服務質量有待提升,而且給相關養老政策的推行和落實帶來了阻礙。
2.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素質待提升
現階段中國的養老機構還在建設過程中,現階段進行養老服務的機構有社區、醫院、家政服務公司等。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可知,現階段養老服務人才的文化程度普遍處于初中或者高中以下,而且部分家政企業對養老人才缺乏持續性的專業培訓。養老機構雖然引進了部分高層次服務型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但從業人員整體上素質還是偏低。在人員數量十分短缺的現實前,使得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難以提升。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面臨著高素質人才短缺的尷尬。養老人才的專業素養與養老服務質量有著直接聯系,專業人才數量的缺失也是現階段產生養老服務質量問題眾多的主要原因之一[1]。
3.相關從業人員離職率高
通過相關養老服務人員就業數據的分析可知,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具有流動性大和離職率高的現象。雖然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城市和很多國家都是普遍存在的長期問題,但是我國養老服務人員中,通過相關職業培訓后持證上崗的只有40%左右,而且會在工作6個月后流失50%以上,這是導致養老服務人員缺失的主要現象。贛州作為一個經濟不斷發展的城市,如何留住養老服務人才是養老發展過程中主要面對的問題,養老服務人才在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優化養老服務的過程中穩定養老服務員工是基礎保障。現階段養老服務人才離職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薪資待遇和工作量,因此在后期發展過程中應該以現存問題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贛州市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優化培養措施
1.加大培養力度,增加從業人員數量
新時代經濟的不斷發展是養老資金充足的基礎保障,同時也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完善做出了經濟貢獻。面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數量缺失的問題,贛州市首先要明確自身養老服務人才的數量需求和職業技能需求,然后在發展過程中利用現階段的衛生職業教育資源進行專業技能型人才的系統培養,以此來為贛州市甚至全國源源不斷的輸送專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降低因為人員缺失導致的質量問題和服務問題等不良現象的發生率。除此之外,在發展過程中,對口的職業教育對提升就業率有積極性作用[2]。
2.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對專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在職業教育培養方向要注重現有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升,相關養老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培養和職業考核,以此來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為了提升培養效果,在進行職業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合理的獎懲制度提升相關人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通過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來提升整體的養老服務質量。
3.提升待遇,降低離職率
現階段養老服務人員離職率高的主要原因如下:雖然在工作過程中面對著較大的工作量和較高的工作要求,但是其所得的薪資與其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因此,國家和相關管理組織首先要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待遇,其次高職院校一方面可以開展老年法規政策宣傳,強化尊老敬老養老意識,在青年學生中深入持續性的進行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教育。強化年輕人對老人的養老責任和贍養觀念,合理引導并提倡學生到社區、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開展志愿者、義工服務,將為老服務落實到行動上,深入到思想層面上,而不只是流于形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專業的養老人才是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的基礎保障,政府在完善設施的同時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在明確需求的同時借助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為養老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礎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黃磊,賀云.縣域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以B縣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20(08):191-193.
[2]秦松,張毅.養老服務機構“準入”的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20(01):65-66.
[3]葛楊.智能化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管理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16-17.
基金項目:該項目為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編號;1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