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媛
摘要:事業單位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體系,需要不斷對自身的社會服務方式進行升級,以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因此優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高發展水平,成為事業單位發展創新的基本條件。本文結合事業單位實際發展需求,以3P理論為基礎,探尋事業單位人才應用與管理的新方法,以保障長期良性運轉。
關鍵詞:3P理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保證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重要環節,然而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發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事業單位加大對人才的引進、培養與應用,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優勢,保障自身良性運轉。人力資源3P管理模式從員工個性發展出發,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建立考核制度、人才選拔機制等手段,不斷完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力爭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P模式管理原則
3P管理模式是企事業單位在發展中制定的與職位、績效、薪酬相關的管理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事業單位機制下3P模式具有以下管理規則:
1.以人為本
3P管理模式是現階段人力資源管理的先進技術,重視“以人為本”,是我國事業單位人事行政管理由傳統到現代的轉折點。3P管理模式從重視員工自身的優勢與特長出發,結合崗位特點與員工素質,進行合理的調配和管理,強調為崗位尋找適合的人才,并加大培養力度,使員工正視自身在單位發展中的價值,從被動參與轉為主動實施,發揮員工的工作自主性與積極性。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員工為核心,從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與熱情出發,最大化發揮員工的崗位價值。
2.戰略協同
3P管理模式的戰略意義在于為事業單位創造更高的價值,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在通過培育、塑造等手段,挖掘員工更加優秀的一面,以符合事業單位資源配置機制,促進其長遠發展。3P管理模式的最終目的是與事業單位發展達成戰略協同,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制定符合事業單位的發展計劃,提高部門辦事效率,同時也為員工指明行動方向,促進員工朝著企業良性發展的方向努力工作。
3.高效靈活
人力資源3P管理模式,以事業單位發展戰略要求出發,有目的性的針對內部人員進行調配與管理,通過招聘、培訓、考核、調整等手段,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使員工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最大價值,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高效靈活是人力資源3P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則,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規范崗位職責、合理設置員工職業生涯、建立員工培訓與激勵機制、健全崗位輪換制度等四個方面,科學高效地設置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員工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為事業單位經營發展服務。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現存問題
1.管理手段單一,思想落后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與發展,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運行體制也發生了一定變動,但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存在管理手段單一、思想落后的缺陷。事業單位所屬社會服務類行業,普遍存在人情大于崗位需求的不良現象,給內部人才配置增加了一定難度。另外,事業單位的工資一般由國家財政撥款,對于優秀人才的培養,由于單位缺乏經濟基礎,阻礙了優秀人才的長遠發展。因此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導致無法合理分配內部人員,增加了優秀人員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的難度,降低了個體工作積極性,不利于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
2.激勵機制形式化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事業單位內部形成了系統化的激勵機制,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為單位發展創造更大價值。但是現階段大部分事業單位推行的激勵機制普遍存在形式化的弊端。比如,在對工作人員的業績進行評定考核時標準模糊,操作性低,對不同層次、不同技術類型、不同崗位的員工采用同一套考核標準,包括工作態度、黨政學習、病假出勤、思想道德等,降低了考評制度的公平性,致使工作人員不尊重考評結果,甚至出現抵觸情緒。另外,部分事業單位對考評結果不重視,不能將其與員工績效、職稱、獎勵掛鉤,使得考評制度不具備實際作用,形式化的激勵制度不能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阻礙了單位長遠發展。
3.忽略優秀人才的培養與規劃
對于事業單位而言,不同崗位需要具備不同專業技術的人才,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吸納行業尖端知識與技能,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需求。然而,現階段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多安于現狀,忽視了職業前景規劃,限制了自身發展。另外,部分事業單位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也不夠重視,經濟投入小,使工作人員錯失了很多學習業技能知識的機會。部分單位在組織員工進行學習時,存在培訓內容單一、組織力度小的局限,參加培訓的人員大多數是領導,而非專業技術人員,進而阻礙了對專業技術人員潛能的開發。
基于3P管理理論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途徑
1.建立事業單位績效考評制度
事業單位要建立以3P管理理論為基礎的績效考評制度,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技術種類的工作人員建立客觀標準的考評機制,將其與工資、職稱、晉升掛鉤,加大員工對考評機制的重視程度。并且單位在考評過程中要力求公正,篩選出表現優異的員工并及時給予獎勵,以提升其進步空間。事業單位要實現長遠發展,務必要建立一套切合實際的績效考評機制,注重業績酬勞結合,激發員工的上進心,使得崗位工作與個體業績掛鉤,對于考核中表現優異的員工,要給予工資提升以及職務晉升的機會。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相比,3P管理理論注重的不是考評機制本身,而是通過考評給員工帶來的激勵效益,從而實現個體與單位的雙向發展。
2.建立事業單位人才選拔機制
事業單位要按照崗位需求尋找優質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明確員工自身價值,更好地服務社會。首先,加強對崗位的分析,對所需人才與技術核心做好資料收集,實現按需設崗、分類管理。同時崗位也要滿足優秀人才的發展,實現雙向聯動。其次,事業單位在進行人才考評時,不僅要重視員工的硬件水平,還要實現縱向橫向的雙向比較,注重考察優秀人才的綜合素質與特長技能,以提高人才與崗位的匹配程度。
3.建立事業單位工資分配體系
事業單位要重視員工的薪酬分配,重視激勵制度對單位發展的作用。員工是單位價值的創造者,因此單位要建立完善的薪酬分配標準,對重點技術人才做到薪酬與崗位充分融合,按照行業標準及時調整薪資水平,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另外,事業單位也可以建立差異性的激勵機制,以激勵專業技術員工挑戰自我,為單位創造更大價值。
結束語
隨著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事業單位要實現長遠良性發展,務必要實現“以人為本”。3P管理理念的推行,幫助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上制定了切實有效的崗位管理、績效考核、工資分配、人才選拔等制度,以滿足優秀人才和單位的雙向發展需求,進一步增加事業單位對新形勢、新變化的適應能力,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更好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續榮英.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績效質量管理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20(16):246-247.
[2]李慧娟.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究[J].財經界,2020(10):251-252.
[3]萬云.基層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2020(09):249-250.
[4]郭星梅.3P模式——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實選擇[J].人力資源管理,2015(10):37-38.
[5]郭志峰.3P模式在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商業,2014(2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