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嵐
摘要:課堂教學與線上學習的結合,使得教育工作者、學習者、教學環境、媒體、新技術等教學要素均實現全面融合。促使教育領域形成新的教學思想與理念的同時,逐漸形成專業教學的新形態與新趨勢。針對高職物流專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應從大數據思維、教學流程顛覆與創新視角出發,實現教學的高效運用,并最大化發揮教育價值與優勢。
關鍵詞:高職;物流專業;線上線下;MOOC教學
在信息化模式下,教學的學習行為與模式已逐漸轉向網絡在線學習,并基于大數據技術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融入,使得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更多樣化與復雜化。而關于高職物流專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教師應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對教學形式、流程、內容等進行創新設計與優化。既要考慮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還要體現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思考。教師在展現新教學模式優勢與作用的同時,應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基于此,高職院校需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價值,將其科學應用到物流專業教學的各個流程中。真正形成具有高效性、社會適應性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助力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線上線下教學混合模式在高職物流專業的運用
1.基于大數據技術,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追蹤
關于高職物流專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與作用,對學生學習進度、學習難點、學習困惑、學習訴求以及個性化學習需求等進行深入了解。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提升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為核心,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科學應用到高職物流專業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最新的物流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術,以及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等。促使學生不斷修正學習目標,形成科學、具有高度社會適應性的學習理念。同時,教師利用大數據教學平臺,可收集更豐富的學生信息,針對學生線上瀏覽網頁的數據,全面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與信息關注點。使教師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精準的開展個性化教學,促使物流專業的學生不斷豐富知識層次與能力結構,使得逐漸形成自身顯著的核心競爭力。
2.以教學結果為導向,創建多維一體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應以就業為導向,展開相關專業的教學活動。教師幫助學生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創新創業能力。高職院校只有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才能切實彰顯自身的教學優勢與教學特色。因此,高職教師應從最終的教學結果中審視與反思教學方案與教學模式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由此,根據學生在理論基礎與就業能力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若部分學生出現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問題,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深入開展線上教學,通過將重要的理論知識制作圖文并茂的電子文檔、視頻課件等,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學習專業知識。基于長期的積累與查缺補漏,幫助學生提高知識文化水平。當學生出現學習目標不明確、產生懈怠情緒時,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與線下面對面交流等多種渠道,對他們的意識形態進行科學引領。注重激發學生內在驅動力,促使其積極了解與研究物流專業的相關知識與技術。這樣,才可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切實展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與作用。
基于MOOC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物流專業中的應用
1.課前理論知識預習
高職教師實際在物流專業教學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對MOOC教學建立更深刻的認識。即基于MOOC教學,對高職物流專業教學流程進行顛覆與優化。教師基于線上教學平臺,引導學生提前對理論知識進行預習。運用這樣的形式,不僅對傳統教學空間進行延伸與拓展,更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應切實展現其核心功能與價值。利于特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翻轉課堂的課前預習教學環節,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積極互動、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同時,教師可利用課前預習環節,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即在與學生就學習問題進行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其最真實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訴求,進而及時調整與優化線下教學方案。
2.課中實踐能力強化訓練
基于翻轉課堂的融入實現了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高效應用,基于前期線上課前理論教學的鋪墊,教師可利用課中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線下傳統課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完成疑難問題解答任務后,可引導他們將理論進行實踐。基于實踐操作與真實創業案例的導入,使學生擺脫專業本身的束縛與限制。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建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幫助其不斷梳理自身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方向。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物流專業的知識文化水平與專業技能,還要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與理想信念。
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將教育眼光放長遠,最大化發揮課堂實踐教學的優勢,全面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利用線下傳統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訓練的機會與平臺。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應確保學生的知識層次、職業素養、專業能力、創新創業意識都獲得有效培養。
3.進一步鞏固課后知識結構
基于MOOC展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高職教師應結合物流專業的最終教學效果,不斷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結構。基于線上教學,幫助學生獲得豐富有效的專業知識,并利用線下傳統課堂,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進行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設計出利于學生查缺補漏的課后作業,進一步夯實他們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另外,教師分別從理論知識課后訓練與實踐技能課后強化兩部分著手,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如針對學習效果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通過完成不同類型的習題與訓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當然,在鞏固課后知識的教學環節,教師也可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運用線上教學平臺,組織學生對學習難點與疑點進行討論與合作。教師可適當給予思路提示與指導,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自行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教師也可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他們形成實踐能力強化小組,在課余時間進入企業進行學習或實習。由此,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不同性質的課后作業中獲得成長。
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到物流專業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需求等進行全面的了解。真正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利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還能切實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職業素養。同時,教師在具體運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切實突顯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活動。
參考文獻:
[1]魏琳.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高職《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9(04):185-186.
[2]陳慧琴.多元融合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課程為例[J].信息記錄材料,2019,21(04):131-132.
[3]邵寧平,曲勁亮.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析——以《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為例[J].寧夏教育科研,2018(01):24-26.
[4]張帥武.大數據時代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9(24):113.
[5]陳燕琴,嚴敏琳.基于THEOL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課程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9,3(04):56-62.
基金項目: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精品線下開放課程項目《物流專業英語》,項目編號2019YGX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