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婷妃 周怡男
摘要:村干部執行力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村干部執行力劃分為素質能力、決策能力、凝聚力、資源利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五個指標體系,從這五個方面為提升村干部執行力提出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村干部;執行力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村干部作為鄉村發展的領頭羊,工作生活在農村第一線,直接肩負著鄉村振興戰略重任。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執行力對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有重大意義。筆者在此將村干部執行力劃分為素質能力、決策能力、凝聚力、資源利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五個指標體系,下面將從這五個方面提出提升村干部執行力的對策建議。
一、注重專業培訓實效,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在村干部的個人綜合素質能力方面,一方面,在選人用人的時候就要嚴格執行選舉程序,做好用人把關工作。選優配強,確保把對黨忠誠、有擔當有作為的同志推選到合適的崗位上。要加大對優秀基層干部的選拔力度,一般要從在基層工作過和經過基層鍛煉,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干事,群眾公認的干部中選拔。另一方面,集中培訓為村干部加強自身素養以及拓展思路提供一條道路。通過專業的基礎培訓潛移默化地提升他們的政策理解能力、政策認同能力和政策執行能力。對于開拓創新能力不足、發展遭遇瓶頸的村莊,堅持不懈的自主學習和外部的集中培訓為村干部提供新的思路。
二、健全民主決策議事,提高村干部決策執行能力
決策是治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村干部要堅持黨建引領和民主協商相融合,聽取多方建議,使決策具有科學性、民主性與靈活性。
一要堅持黨建引領,提高決策科學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黨建為引領,形成黨建促進鄉村振興的好局面。二要堅持民主協商,保證決策民主性。要加強和村民的交流,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確保所有村民都能夠參與到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決策商議中來。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三要強化精簡程序,提高決策靈活性。簡化繁雜的機制和流程,給予村干部一定的靈活決策的權限,避免村干部決策時瞻前顧后,同時也有利于于發揮村干部的開拓創新能力。
三、提高權力運行質量,增進村干部感召凝聚能力
高效的治理能力和優質的服務是村干部在村民中樹立形象的必要條件。首先,村干部要與時俱進,學習運用現代辦公輔助設備,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權力運行質量。鄉鎮一級政府可以在村干部上任時對其進行集中培訓,教授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并把村干部運用辦公設備的能力作為加分考核項目,以此激勵村干部的學習熱情。其次,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實行村務公開,發揮群防群治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要落實村干部述職評議等基本制度,不斷提升村級事務辦理質量和村民滿意度。確保基層運行健康而有規范,確保權為民所用。最后,要完善村干部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獎懲分明的考核機制,可將村干部工作實績與村民考評相結合,加強村干部與村民的聯系。
四、加強資源多元利用,增強村干部資源利用能力
多個中央一號文件和鄉村振興指導意見都強調,要以生態文明為指導思想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向綠色生產方式轉型。隨著傳統農業逐步向生產、生活、生態等復合功能拓展,除了從自然環境中獲取自然資源,加工成生產和生活資料,村干部還要關注本地企業的發展情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元素,進行轉型和升級。打造當地特色一村一品產業,實現產業興村、實業強鎮行動。除此之外,鄉村振興戰略指出,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村干部要關注村莊中可以挖掘和拓展的特色文化,加以利用和發展。
五、關注村民反饋意見,加強村干部溝通協調能力
新時代下農民們思想開放和思想保守相互交織沖擊,村干部要聽見村民的不同聲音。要獲取村民的反饋意見,主要有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設立輿情反饋箱。此箱建議設置在商店等人流量較為密集但無監控設備之處,便于消除村民害怕被打擊報復的擔憂。同時定期以貼告示等形式回應村民的意見,形成良性互動。二是設立直通熱線。開通一個全村人都可以撥打的用于談心聲、說民意的電話,將直通熱線打造成可以暢所欲言的民生熱線。三是定期拜訪村民。只有立足實際才能夠作出符合民意、貼近民心的正確決策。在面對面的接觸中,村民能夠感受村干部的溫暖和真情,認可黨的政策與領導,積極配合鄉村振興政策的具體落實。
參考文獻
[1]黃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探索與思考——以上海市奉賢區青村鎮為例[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9(5):57—59.
[2]唐溧,董筱丹.鄉村振興中的空間資源利用制度創新——如何弱化“三產融合”中的空間“隱性剝奪”[J].探索與爭鳴,2019(12):113—123.
指導老師:張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