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南寧市鳳翔路小學為例,論述“書潤鳳翔”悅讀系列校本活動體系的設計,立足學校“君子文化”,展示“悅讀”活動的設計理念、“悅讀”校本活動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悅讀”活動的組織及展現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書潤鳳翔” 悅讀 校本活動體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3-0043-03
南寧市鳳翔路小學自2017年春開展“書潤鳳翔 謙謙君子”課題研究以來,經過三年的磨合與實踐,形成了“入校即讀書”、午后朗讀亭展示、周一經典誦讀展示、經典文化微型課、“悅讀”展示活動相結合的“君子悅讀”校本活動體系,引導學生在“悅讀”活動中將閱讀與實踐相結合,以書香浸潤、錘煉君子品行,培養謙謙有禮的君子風范,促進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基于君子文化的“悅讀”活動設計理念
學校德育活動與學生的發展密切相關,教師要尋找到適當的方式,讓德育真正浸潤學生的心田。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校以培養學生君子風范和君子品行作為德育理念核心,讓“悅讀”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在各年級課表增設一節“悅讀”課,由此促成一系列“悅讀”校園特色活動,使之相互銜接,形成具有君子文化特色的“悅讀”校本活動體系。學生在這節“悅讀”課上安靜地讀書,從書中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閱讀的快樂。同時,我校通過課程與活動的設置,培養學生個性、學會合作,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有所用、學有所得,享受成功與快樂,也感悟得與失的真諦,讓君子文化在校園“悅讀”活動中落地生根。
我校“悅讀”活動圍繞主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自愿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及創新性原則,給每個班級、每名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搭建展示的平臺,讓每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發展個性,找到適合自己努力的方向。“入校即讀書”著眼點在“習慣”,旨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手不釋卷、學會靜心閱讀,讓浮躁的心慢下來、靜下來。“午后朗讀亭”著眼點在“讀”,給每名學生讀的機會。學生朗朗的讀書聲通過校園廣播傳遞到每個角落,錘煉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周一經典誦讀展示”主要展示學生集體“悅讀”的成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合作和交流,為把握好集體展示的機會而努力。“經典文化微型課”是我校君子文化校本課程的一部分,讓“悅讀”成為師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目的是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班隊會活動課和“悅讀展示活動”促進家校融合,為學生“悅讀”提供更大、更廣闊的舞臺,讓“悅讀”陪伴身旁、浸潤心田,錘煉了學生的君子品行。
二、“悅讀”校本活動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我校“君子悅讀”校本活動體系以“悅讀”為中心,循環往復,讓學生浸潤書香,感受“君子”高雅的品行,培養學生的君子風范。(如圖1)
(一)“入校即讀書”
一日之計在于晨。“入校即讀書”,即學生每天早上走進校園就進入“悅讀”的氛圍。班級書架陳列著學生喜歡的書籍,各班小班干引領學生自主閱讀;少先隊大隊部對“入校即讀書”情況進行檢查,輕聲提醒同學靜心閱讀,形成“悅讀”氛圍。久而久之,學生養成“悅讀”的好習慣,課前多讀幾本好書,走廊上亂叫、亂跑的學生少了,遲到的學生少了,安靜的校園讓學生靜下心來品讀書籍、茁壯地成長。
(二)午后朗讀亭展示
學校于2018年修建了朗讀亭,位于校道盡頭的右側,與“上善若水”景觀相連,綠竹猗猗、曲水流觴,形成濃郁的讀書氛圍。從建成之日起,我校充分發揮朗讀亭的功能,安排每周的三個下午時間段由各個班級輪流進行學生朗讀展示。朗讀內容可以是背誦課本片段,可以是國文經典,也可以是各班自主擇定誦讀內容。朗讀者不需要排練,也無需服裝道具,只需在朗讀亭享受朗讀的樂趣。兩年來,我校接待一批又一批來校參觀的人員,他們對學校朗讀亭學生的朗讀展示贊嘆不已。2018年11月,在南寧市青秀區校園文化建設啟動儀式上,我校兩個校區的學生在朗讀亭展示了經典誦讀古詩《游子吟》,朗朗的讀書聲在校園里回蕩,充分展示了我校以君子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成果。
(三)周一經典誦讀展示
我校每周一的“君子大課堂”,就是學生集中學習君子文化、展現君子文化的舞臺,這節課最受人矚目的是經典誦讀展示環節。每學期開學前,校教導處安排好各個班級上臺朗讀展示的順序,每周一個班級,每學期共計16次,以班級為單位展示經典誦讀成果。從最早的詩歌連誦,到經典文學誦讀,到《經典詠流傳》形式的邊歌邊吟,再到經典童話劇表演,每個學期的經典展示主題各不相同,帶給學生美好的誦讀體驗。
(四)經典文化微型課
經典文化微型課是我校的特色課程之一,課題組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豐富和深化了該課程的內涵及形式。經典文化微型課分單雙周進行,單周是經典故事分享,雙周是經典音樂分享。剛建校時,經典音樂主要以民族歌曲為主,體現學校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校明確了經典音樂欣賞曲目的要求,即與“悅讀”活動閱讀題材有關的歌曲,如從央視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尋找合適的歌曲進行欣賞,并以愛國主義歌曲為主,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爭做新時代的接班人。“經典故事分享”是由學生講述經典寓言和成語故事,分享閱讀學習心得。
(五)班隊會活動課
學校每周五的班隊活動課上,各班級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進行閱讀分享和展示。如有的班級制作了閱讀思維導圖,或是倡導親子共讀,每一名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在分享與交流中學會閱讀,從閱讀中汲取養分。
三、“悅讀”活動的組織及展示
(一)“悅讀”活動的組織
我校每年舉辦一次盛大的“悅讀”活動,各班級在活動中展示“悅讀”的成果,活動越辦越精彩,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強了,家長參與度更高。(如圖2)
2017年,我校舉辦了“書潤鳳翔”暨“六一”慶祝活動,全校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書潤鳳翔”詩朗誦及課本劇表演,六個年級的教師與學生經過精心編排,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值得一提的是,二年級、六年級有兩組家庭分別進行親子誦讀展示,二年級的家庭表演經典繪本劇《猜猜我有多愛你》,六年級的家庭朗誦朱自清先生的經典散文《春》,不同的“悅讀”展示彰顯了我校君子“悅讀”活動的魅力。此次“悅讀”活動引起一定的反響,如在接受南寧電視臺記者采訪時,我校的學生家長很自豪地介紹親子閱讀過程的點點滴滴,分享親子“悅讀”過程中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樂趣與感悟。
2018年底,我校舉辦了以演繹為主題的2019元旦迎新活動。這次迎新活動以“悅讀”為主,各班級經歷了“海選—表演”的過程,先由班級排練,再通過專業評委進行選拔,最后登上元旦迎新活動舞臺。這次活動的亮點是家長參與度大大增強,各班的節目都是家校智慧融合的成果,學生的服裝道具、節目的編排由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商量,各種木偶劇、童話劇等表演節目精彩紛呈。
2019年11月,我校承辦了南寧市“讀先鋒,學先鋒,做先鋒”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曹文軒、高洪波等名作家先后走進校園。這次讀書活動不僅有誦讀節目的展示:學生課本情景劇表演、師生家委經典誦讀展示,還有學生與名作家交流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學生落落大方、自信從容,給到場的作家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我校五(9)班班主任余鰭老師把本班的“悅讀”手抄本呈給名作家曹文軒時,精美的制作和獨具匠心的內容讓曹先生稱贊不已、愛不釋手。
(二)朗讀展示活動的組織
學校“悅讀”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系統的實施與組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德育處負責活動方案的設計與指導,大隊部負責檢查與落實,年級組長負責提醒與監督,班主任與各學科教師共同合作開展(如圖4)。
朗讀展示活動體現了我校君子文化“悅讀”活動體系的有效組織。以2018年底“演繹2019元旦迎新活動”為例,在學校開展“以悅讀浸潤學校君子文化建設的研究”課題研究的第三年,各班級開展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以及“悅讀”親子活動,課題組成員經過討論,決定在元旦迎新活動中展示課題研究成果,讓學生在“悅讀”舞臺上盡情綻放。經過完善活動方案,由“班級排練—年級組選拔—節目再審”,最終確定活動節目單如下(有刪節)。
朗讀展示活動以年級為單位進行,加上學校的行政處、家委會都有展示節目,充分營造出了君子文化“悅讀”氛圍。“悅讀”活動方案目標明確,各部門責任分工明確,“學校—年級—班級—家委”層次分明,課題負責人具體指導,德育部門負責落實,通過“海選—展示”兩個階段,先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海選,德育處、音樂美術組教師做評審,選拔出適合參與展示的節目,目標是展現學校“悅讀”成果,要求表演的內容與經典詩文有關。最后一個環節是進行指導和提升,由大隊部組織音樂組和美術組的教師,分別與各班班主任、家長共同討論合作、完善節目,讓表演呈現最佳效果。
筆者時任六(2)班的語文學科教師,由于我班在課堂教學中已經進行課本劇的排練,在此基礎上,筆者在迎新活動中指導學生排練新編課本劇《扁鵲見蔡桓公》。筆者組織學生成立四個小組:導演組(負責挑選演員,進行表演的指導和整個節目的編排)、編劇組(創作劇本)、服化組(負責服裝、道具租訂及化妝事宜);配音組(負責錄音及音樂的剪輯)。整個過程由學生分工合作、獨立完成,筆者只是負責引領和提供幫助。有了展示的平臺,學生在劇本演繹中融合課文故事,重點探討扁鵲明明有“六不治”的原則,卻仍然再三試圖說服蔡桓公,塑造了扁鵲醫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形象。在導演組的指導下,學生加入《采薇》的舞蹈片段,增強了春秋時期的文化特色,其中的配樂同樣蘊含著古典文化氣息。在學校海選環節,我班節目順利入選展示名單,同時德育處對節目提出指導意見:指出了演員的站位松散、背對觀眾的問題,糾正舞蹈演員的出場和下場方式,并安排了再次表演的時間。最終,學生經過多次磨合順利完成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在此次“悅讀”迎新活動上,正是有了學生“悅讀”的基礎,各學科教師與家長通力合作、共同組織,才有了精彩的展示。
(三)午后朗讀亭展示規范有序
1.統一規劃。新學期,學校德育負責人對本學期的朗讀亭展示進行統一規劃,并在開學第一周公布如下:從開學第二周起,每周安排三個班級進行朗讀展示,展示時間為每天下午2:30~2:45;提前一周布置,提醒各班主任做好展示的準備。
2.組織開展。各年級班主任按照展示安排表,做到“三個確定、一個匯報”。
(1)確定班級朗讀亭展示的主題。各班級確定展示主題,可以按照節氣、時令或紀念日進行安排,比如2019年3月5日星期二,六(2)班的展示主題是“快閃,雷鋒頌”,學生齊讀雷鋒故事、誦讀歌頌雷鋒的詩篇,讓雷鋒精神傳遍校園。
(2)匯報。各班級提前一周把朗讀主題上報學校宣傳部門,以便制作背景LED。
(3)確定朗誦的內容。依據校本課程制訂的年級“悅讀”書目確定,如12首必背古詩詞,每天課前三分鐘誦讀國學經典,以及課文中要求背誦的篇章等,數量一般不超過10篇。
(4)確定朗讀的形式及人員。根據朗讀展示的需要確定展示人數;形式自定,可以學生依次朗讀展示,也可以全班學生一起站在學校校道齊讀或小組讀,配合朗讀亭的電子設備,讓朗朗的書聲傳播到學校的每個角落。
經過兩年實踐,我校有布置、有跟蹤、有落實地推進“悅讀”活動,使之循序漸進、持續有效地開展,從“悅”的角度推動學生自主快樂地閱讀,形成了“書潤鳳翔”校本課程開發及校園特色文化建設。
注:本文系2017年度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書潤鳳翔 謙謙君子——用悅讀浸潤學校君子文化建設的研究”(立項編號:2017B08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勞穎明(1974— ),女,廣西南寧人,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南寧市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基礎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小學德育工作研究等。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