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
摘要:近年來,黨對農村致富方面政策的不斷提出已經在各部門接連落實,農民致富的同時也形成了不健康的消費觀念。當前農村也出現了不合理的攀比因素,給農民的幸福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農民的消費問題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指出引導農民合理消費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村;農民;合理消費;消費觀念
農民收入受自然災害的影響是極其不穩定的,許多農民在從事農業中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因為礙于面子、追求名牌等原因,無法在生活中形成適度消費的好習慣,也不乏有人過度消費,給自己未來生活帶來許多負擔。所以,無論是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還是創建農民幸福生活,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消費都勢在必行。
1? 農民消費市場現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農村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任務。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也不斷帶動農村經濟大踏步前進,但是農民生活的幸福感卻停滯不前。歸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農村農民在消費行為上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現象。從整體上來看,農民消費處于較低水平,且人均消費支出不足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1/3,這也就意味著農村居民在消費結構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合理因素。從調查研究資料上來看,農村居民在食品消費支出方面主要是以谷物的膳食結構為主,對于肉蛋奶的消費量不夠高;從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方面上的支出進行觀察,其中教育服務支出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這也就說明農村居民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將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支付子女教育方面;除此之外,近幾年來,農村居民的人情消費一直居高不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已經遠超出基本的禮尚往來,在人情和攀比心理因素的影響下,農民用于人情方面的支出在全年總收入當中也占有不小比重。因此,進一步引導農民形成健康的消費觀念將顯得至關重要。
2 影響農民合理消費的因素
2.1 農民收入水平較低
收入水平是制約農民消費水平難以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只有滿足居民的基本收入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擴大農民消費力度。從近幾年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民的收入在增長方面顯得極其不穩定,農業收入常受自然災害因素的影響,對農民收入產生了直接性的影響。從近5年來農民民均純收入的增長狀況上來看,農民收入的增長幅度起伏不定,也沒有呈現出明顯的規律性特征。與此同時,因為受限于資金,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的置辦方面也呈現有明顯的落后,再加上“三農”的相關政策和制度,降低了農民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讓農民的土地收入變得越來越不夠穩定。
2.2 農民儲蓄傾向較高
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農民在獲得收入后更多的傾向于儲蓄而不是消費,這主要是同農民的居住環境以及所使用的生產工具有著密切聯系。農民是消費者的同時也是生產經營者,這也就意味著農民必須將每一年的生產收入預留一部分用于下一年的生產,他們除了需要基本的消費之外,還必須為未來的生產經營投入一定資金。另外,住房是農村居民需要考慮的第一件事,他們通過多年儲蓄來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因此,建造住房也便成為農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2.3 基礎設施落后抑制農民消費需求
除了以上因素,農民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條件等因素也對農民消費需求起著重要影響。大多數農村在用水、電以及公路等方面的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這就會讓農民在消費購買電視機、洗衣機和摩托車等這些方面的消費需求受到限制,而文化娛樂場所在農村更是少見。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徐州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農村電網的進一步改造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然而,農村在限制農民使用電量及停電的現象還經常出現。農村用水也通常是通過挖深水井的方式來解決,無法實現較為清潔且衛生的自來水對農民的全部供應,這在影響農民身體健康的同時,也不利于洗衣機等用水產品的銷售。
2.4 人情消費泛濫
婚喪嫁娶是農村消費的重要方面,同時也占農民總消費水平的一大部分,禮金的多少也逐步成為人與人之間是否具有良好關系的重要指標,這些價值觀念都是被扭曲的。當然,在農村地區也不乏有些領導干部利用權利收賄,久而久之,這種不良的農村風氣也會制約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
3 引導農民合理消費的建議
3.1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首先,我們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來切實提高農民收入,為農民進一步消費奠定重要的基礎。通過加大投資力度來進一步改善農村在農業方面上的生產條件。針對于某些受自然條件影響較為嚴重的地區,政府部門應通過實施扶貧政策來加大對地方農業的支持力度,推動農村水利設施以及農村道路的建設,這都能夠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動農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創造有利條件。其次,還應致力于擴大農業產業化的經營規模,對于發展較好的農業應該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從加工和銷售的各個環節嚴格把握,助力其不斷向更高更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應重視龍頭企業對于其他農戶經濟的輻射與帶動作用;還應從農業的生產前、中、后3個階段進行把握,根據農業的生產實際情況培育高素質的中介組織,以此來充分的發揮農民與廣大市場之間的有效聯系。
3.2 建立產品消費信息網
市場信息網絡的建設能夠提供給農民了解市場產品信息的多樣化途徑,實時的消費品信息通報,可從根本上引導農民以最低的成本購買到質量最好的產品,最終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我們也應該通過執行有效措施,來推動消費品類型的分類與歸納,以節省農民購買時間,對提高農民合理消費具有積極影響。
3.3 引導農民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經濟的健康發展與農民消費觀念的積極性有直接的聯系,通過培養農民積極的消費觀念,也能讓農民在消費的過程中感受到高質量的生活。不僅如此,還應盡可能消除農民“只買價格低的產品”“養兒防老”等錯誤觀念,具有辯證化的消費觀念能夠有效引導農民通過信息消費來為生產力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有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才能使農民收入得以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會進一步刺激農民消費,這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正是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重要所在。要逐步形成農民健康、科學且文明的消費理念,避免愚昧和腐朽性的消費行為,通過合理分流農村消費品市場上的購買力,來為農村消費品市場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題,同時也是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面對當前農村消費問題,需要及時扭轉消費過程中所出現的誤區。要想促進社會主義節儉和諧的社會風氣形成,就需要政府和全社會農民共同努力,積極建設鄉風文明,不斷提升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