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
摘 ?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資源的支持,然而對各種能源持續不斷的開發,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日漸增大,回首近幾年來發生的地質災害,樁樁件件都在提示著進行環境地質勘探工作的必要性。
關鍵詞:環境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運用
1 ?引言
近些年,由環境地質問題而引發的自然災害不在少數,這些自然災害直接導致了當地區域的人們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因此為了進一步控制自然災害的發生,便需要對區域環境地質進行全面勘察,而水文地質條件則是其中的重點內容。近年來環境的逐漸惡化使得水文地質環境也存在種種問題,使得水文地質成為了環境地質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多種自然災害的主要誘因。而水文地質結構也是非常復雜的,同時也是至關重要的,直接決定了社會用水問題,若水資源出現水文地質問題或污染問題,都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損失。
2 ?水文地質勘查的簡要說明
根據歷史記載研究,自從有記載以來,各種環境地質災害就在持續不斷的發生,以事實為依據,再加上數據統計和有關部門的分析研究,都證明了過去所發生的多種地質災害與地下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為地下水與地球內部的巖土體時時都在互相影響,當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程度不一、類別各異的地質災害。究其根本,地下水是各種地質災害的主導原因,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地球內部的巖土體失去了原有的穩定性,進而波及到地球表面的各種實體,形成地質災害?;诖?,應該針對地下水文進行研究。但是以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由于我國對地下水引發地質災害的認識較晚,沒有投入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勘測力度,工作人員對勘測結果的分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所以在地下水文影響方面的研究,還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需要進行有效的改進,這就要求在進行環境地質勘查與監測時,應該著重于地下水文影響的研究,而且還要加強對水文地質勘測工作。為了切實加強環境地質勘測的有效性,達到預防、減少各種地質災害發生概率以及拯救自然環境的目的,需要將水文地質勘測視為根本性勘測工作內容,提高對地下水文影響的分析研究力度,以便于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加完善的處理策略。
3 ?水文地質對環境地質帶來的影響
3.1 ?水資源儲量降低衍生自然災害
雖然我國相對來說水資源較為豐富,但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卻有著集中性特征,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區域,而向西北區域則常為干旱區域。這些區域常年面臨降水較少、水土流失、河流減縮等問題,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地表沉降問題,這也成為各種地質災害的誘因。水資源的短缺也使得周邊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土地水鹽比失衡出現鹽堿化,降水過低導致植被面積減退,使得土地荒漠化范圍也在不斷拓展?;诖?,通過水文地質勘察能夠有效監控水資源減退問題,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地質災害的預防提供依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3.2 ?水質遭受污染影響環境質量
隨著近年來工農業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的推進,許多工業廢水未經相應凈化處理,使得廢水還未能達到排放標準便直接排入水體,同時生活廢物、廢水的大量排入,導致水體環境逐漸惡化。水體環境惡化使得其質量難以滿足原本的使用要求,同時受污染的水體還會由地表水滲透到地下水中,也會通過土壤向下滲透,導致土壤和地下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污水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會逐漸蒸騰,使得水體中的污染元素通過空氣而散播到水體周邊的空氣環境,對周邊的居民帶來健康威脅。除此之外,農業會利用井水和河水進行農作物灌溉,而水體若遭受污染,那么則無法滿足灌溉要求,水體中若含有重金屬元素,那么還會對農作物帶來大范圍的嚴重影響。因此,水文地質勘察人員需要針對地表水水位實施監測,同時定期檢查水質,為水污染的預防和處理提供條件。
4 ?水文地質勘察在環境地質勘察中的運用
4.1 ?地下水勘察
在對環境地質的水文地質環境進行勘察時,首先需確定勘察范圍,然后對勘察目標區域中的水資源進行調查分析,尤其需注意對地下水地質作用進行勘察。隨著地下水運動,會對巖層起到建設或者破壞的作用,具體方式包括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地下水水位、涌水量,地下水在流動中對地下巖土可產生的破壞作用等因數,因此,必須對地下水勘察予以重視。
4.2 ?地質災害勘察
在各類地質災害中,地下水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強協作,加強監督管理,在地質災害勘察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兩點問題:第一,地下水水位升降。如果地下水位持續升高,則會對土壤環境產生較大影響,導致土壤鹽堿化或者沼澤化,同時還會對土壤結構造成腐蝕作用,進而造成整個勘察區域范圍內的土壤環境都受到較大影響。有些區域的地質條件比較差,當地下水位持續升高時,就會造成滑坡地質災害或者地質結構塌落,對于周邊居民生命安全會造成較大危害。在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結構穩定性比較差,如果地下水位持續升高,則會影響地基結構穩定性,安全隱患比較大。第二,地下水位造成砂土液化問題,如果砂土液化,則地面不均勻沉降,地質結構會產生裂縫問題。地下水位的流動性比較強,容易造成巖土發生伸縮問題,進而影響土層相關參數,導致巖土結構整體性被破壞。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為了保證勘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對水文地質勘察數據做好詳細記錄,并利用先進的水文地質勘察數據分析技術,對地質災害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對此,應構建完善的勘察數據分析機制,對地質災害進行準確判斷,提升地質管理水平。
4.3 ?水污染勘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加,對于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同時也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時間的延長,很多地表污水會滲透至地下水環境中,進而對地質結構造成不良影響。在環境地質中的水污染勘察工作,通過勘察和PH值、懸浮物、有機物濃度等水質指標分析水體被污染程度,再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勘察技術類型,這樣才能夠獲得準確的水污染勘察數據,最終提出污染防治方案。在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完成后,在地質勘察圖測繪中,應明確排放渠道、排放口、滲井、污灌區、排污滲坑等的具體位置,同時還需對排放量、水文地質環境做好詳細記錄和分析。
4.4 ?創新勘察和施工技術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了更好的提升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勘察效率和質量,就需要對已有勘察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借助先進的工程勘察技術,提高勘察結果的準確性,將水文地質對工程地質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還要改進施工技術,完善施工流程,選擇優質施工材料,以確保建筑施工整體質量。除此之外,利用地基加固技術,不僅有助于優化建筑底層結構,提高建筑地基穩定性,并且還能促使施工安全進行,大幅度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文地質勘察應用與環境地質勘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與相關人員可通過進一步完善水文地質勘察中的評價內容,拓展勘察工作展開的深度、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勘察人員的專業素質,優化勘察結果的精準度以及針對勘察需求,不斷完善勘察技術,做好相關的調整、改進工作等一系列方法來達到目的。意在從多個角度出發,針對我國目前水文地質勘察在環境地質勘察中的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1] 趙盛.水文地質勘察在環境地質勘察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0(15):300~301.
[2] 謝宏偉,邢書源,黃磊.水文地質勘察在環境地質勘察中的應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9(8X):168~169.
[3] 岳彩一.水文地質勘察在環境地質勘察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