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紅梅
【摘 要】 語文的讀與寫始終緊緊聯系在一起。初中名著閱讀如果只讀不寫,其閱讀的深度無法得以實現。因此,筆者嘗試巧借微寫作,助力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微寫作作為一種全新的寫作形式,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可以借用其“微”的特點,以微寫作促進名著閱讀,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初中語文名著,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的效率,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 微寫作 ?初中語文 ?名著閱讀 ?語文課標
微寫作作為一種新的作文寫作形式成為一度高考作文的寵兒。微寫作進入高考作文,并進入作文教學,符合語言學習規律,還可以提高作文教學效果。而筆者嘗試把微寫作這一新事物引入到初中名著閱讀教學中,以微寫作的形式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效率。這種新的寫作形式如何與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碰撞出火花呢?
“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課標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字數、數量、篇目等做出了具體的要求,而在實際的名著閱讀教學中卻是困難重重。名著閱讀教學占用大量教學時間,而教學效果卻微乎其微。如何打破初中名著閱讀教學效率較低下的尷尬局面呢?微寫作是打破這一僵局的法寶。自古讀寫不分家,讀促寫,寫更能促讀。而長篇作文的寫作占用學生大量閱讀時間,微寫作以短小精悍的優點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名著閱讀,進而提高名著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一、巧借微寫作,助力初中語文名著閱讀課堂教學
統編版初中語文對名著這一板塊進行“大手術”。“關于‘名著導讀每學期2部是必讀的,另外還有往課外閱讀延伸的三四部,屬于自主選擇閱讀的。”新版初中語文教材在名著閱讀量上改為“2+4”即2本必讀、4本推薦,在名著閱讀量上有明顯的增加。在這一新形勢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要嘗試多種途徑與方法,巧借微寫作這一新的途徑,助力初中語文名著閱讀課堂教學。
名著閱讀教學微寫作關鍵在一個“微”字,用仿寫、改寫、小傳、擴寫、續寫、概括、短評等形式,運用短小而精煉的語言記敘、描寫名著原著的情節、人物、主題、語言及評價等。微寫作要以學生對名著的“讀”為基礎,再以“微”寫來促進名著閱讀教學,提高名著閱讀教學效率。
如統編版九年級下冊《簡·愛》名著閱讀課堂教學中,筆者與課本中的專題探究結合,引導學生以微寫作的形式深入探究名著。如課本專題探究——《簡·愛小傳》。學生以微寫作的形式,把《簡·愛》原著的內容濃縮成200字左右的微小傳。筆者引導學生以小說中的幾個地點來結構小傳主要內容,學生以蓋茨海德府、羅沃德學校、桑菲爾德莊園、圣·約翰家這四個地點來安排小傳結構,并簡單概括出這四個地點發生的主要事件。小傳微寫作讓學生對原著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這就達到了以微寫作促名著閱讀的效果。
筆者為了讓學生更深入探究名著主題,提高名著閱讀教學效率,特別組織學生專題探究人物形象,完成《簡·愛評傳》微寫作。評傳重在“評”,即結合小說人物經歷對人物的性格特點等進行評論。《簡·愛評傳》微寫作對簡·愛性格堅強、樸實、剛柔并濟、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爭取自由和平等等進行評論,這一評論要求結合原著的情節。評傳的微寫作讓學生探究簡·愛人物形象——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進而理解小說主題思想。
二、巧借微寫作,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初中語文名著
名著閱讀課堂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諸如《水滸傳》、《西游記》等作品如何讓學生深入閱讀呢?筆者嘗試借微寫作,引導學生探究名著,深入閱讀。微寫作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不妨在學生名著閱讀時,嘗試不同的形式,避免單調乏味。
如九年級上冊名著《水滸傳》閱讀,因水滸人物眾多,學生常常記不住。因此,筆者嘗試小傳、續寫、評論、概括等多種形式的微寫作,讓學生以微寫作來深入閱讀名著《水滸傳》。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水滸傳》“官逼民反”這一主題,筆者讓學生挑選自己認為“官逼民反”的典型代表人物,并為他立傳。有的學生挑選宋江、林沖,有的學生挑選魯智深、武松等。如學生完成《林沖小傳》微寫作,先概括林沖誤入白虎堂、野豬林被救、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火并王倫、梁山聚義等情節,接著要求學生按照情節來完成小傳。學生完成小傳對林沖作為“官逼民反”的典型人物代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三、巧借微寫作,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的效率
學生對名著的興趣并不濃厚,很多是由于考試的原因被迫閱讀名著。因而名著閱讀的效率較低,效果較差。如何突破這一瓶頸呢?筆者巧借微寫作,以“寫”來促“讀”,以提高學生名著閱讀效率。
如學生閱讀《駱駝祥子》時,為提高學生名著閱讀效率,筆者以微寫作的形式,用200字左右續寫《駱駝祥子》。以“祥子之死”這一假設情節,讓學生續寫《駱駝祥子》。續寫要求符合原著的情節發展,符合原著的人物性格特點。同時,以改寫的微寫作形式讓學生探究名著。如假設小福子沒有死,能不能與駱駝祥子過上幸福生活?假設駱駝祥子后來有了一輛自己的洋車,能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筆者把改寫微寫作與名著閱讀結合,以促進學生深度閱讀名著。
總之,“通過微寫作來引發閱讀興趣、促進深度閱讀,是提升當前學生閱讀素養的一條有效途徑。”微寫作作為提高初中名著閱讀的一大法寶,教師要巧借微寫作,助力初中語文名著閱讀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初中語文名著、提高學生名著閱讀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 溫儒敏.“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4).
[3] 董偉.以寫促讀,讀寫結合 ——淺談微型寫作對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及應用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7(1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借助微寫作優化名著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號:FJJKXB19-36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