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要】歷史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受到的重視不夠,教學中存在著低效、無效的行為,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實效性十分重要。闡述了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時效性的作用以及具體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策略 新理念 實效性
歷史學科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熟悉世界優秀的民族和文化,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的能力。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初中歷史教學整體上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現為課堂氛圍沉悶、教學缺乏新意以及學生對歷史缺少興趣。初中歷史老師要充分正視這些問題,累積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一、初中歷史教學提高實效性的作用
教學實效性是通過有目的性有組織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獲得學習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全面發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于老師。歷史教學的實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提高教學實效性,需要歷史老師加強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教學規劃、組織、評價方法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二是對于學生。提升歷史課程的實效性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興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歷史時間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和歷史觀念。
二、提高初中歷史課堂實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首先,老師可以用多媒體設置趣味性的導入環節。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表現的沒有積極性主要是因為很多學生認為歷史知識理論過于枯燥、乏味,所以從課堂的一開始就無法集中注意力,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可以通過新的教學輔助技術設計簡短、有趣的導入方法,形成一個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感。比如,在學習《開元盛世》時,老師使用電子書包將本堂課的知識相關背景材料推送到了學生的終端中,直接的展示出了這節課中學習的幾個問題,還從與盛唐有關的影視作品中截取了一些圖片、視頻片段,快速的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歷史老師要重視課前導入環節的作用,在課下多進行歷史知識拓展,提高自身的多媒體技術使用能力和各種視頻軟件的操作能力,保證課堂導入的趣味性,讓歷史知識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其次,老師可以用多媒體演示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在上課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歷史場景再現到學生的眼前,讓學生體會到歷史事件發展過程中的緊張氛圍,對歷史事件的發展走向產生好奇,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個時期內某一個具體時間的發展所產生的原因和意義,從而產生歷史認同感,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歷史教育目的。智慧課堂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這一理念下,歷史老師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利用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難度、不同層面的歷史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的思考、探究、參與,真正了解歷史的價值和意義。
比如,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紛爭》時,老師使用多媒體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的爭霸人物,并截取了一段歷史短片,介紹春秋戰國時期的紛爭景象以及最終的爭霸結果,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人物、爭霸國家以及各個國家的情況。多媒體教學符合初中學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特點,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打下了良好的實效性基礎。通過聲音、畫面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全面的視聽刺激,在了解和學習歷史知識的、歷史事件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春秋爭霸過程中的緊張氛圍,感受諸侯爭霸的雄心和勇氣,增強歷史情感體驗。
(二)開展歷史課堂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能夠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其一,老師用提問的方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共鳴和思考。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開始,他們有著更加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對待新鮮和未知的事物更感興趣。在歷史教學中,老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更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學會巧妙設置問題,讓學生對接下來所學的知識產生一探究竟的心理。
為了發揮教學問題的作用,在歷史教學時,老師要盡量避免平鋪式的敘述,在提出問題之后,也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通過設置問題在學生的心中埋下疑惑和不解,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認真聽課、認真看書,解答這些謎團。比如,在學習《新文化運動》時,老師和學生們說:現如今我們溝通、交流所說的都是白話文,話一出口,我們就能夠立刻理解說話人的意圖。但是以前,很多活動如教學、寫文章,用的都是文言文,尤其是一些文化人,嘴邊總是之乎者也,聽了之后也很不容易理解。那么,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我們現如今不再使用文言文了呢?究竟是什么人物,在怎樣的背景下,做出了這樣的變革呢,而這場變革,對我們生活的今天,又有哪些深遠的意義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下。這種問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對這一課的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產生了求知心理,確保這一課的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其二,老師要通過語言描述和語調的變化設置教學情境,增強歷史代入感。很多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中始終保持著同樣的語調,甚至一些老師只是照本宣科,無法展示歷史中那種激昂和情感,難以調動學生的情緒。為了提高教學實效性,歷史老師要學會改變語言表達的方式,介紹一些生動的人物形象,盡量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學生通過老師的語言感受到歷史事件的進程變化,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震撼之感,更好的感知歷史知識,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時,老師為學生介紹了一些書本以外的歷史故事,語調中也充滿了對那段歷史的追憶和感嘆,這不僅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歷史知識,也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思想有著重要意義。
其三,老師可以讓學生演示歷史情景劇。角色體驗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情境教學方式,能夠更直接地將學生帶入到一個場景之中,并且也更富有趣味性。在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以書中某一個歷史人物為原型,同學們可以在課堂上即興表演,也可以提前排練情景小品,使學生與歷史中的人物融為一體。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實效性,需要歷史老師全面掌握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要求,了解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和學習需求,積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不斷嘗試新技術、新方法,使學生更積極地學習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國棟.信息化視野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19,(08).
[2]譚運瓊.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方法分析[J].科學咨詢,2019,(08).
[3]張琳琳.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的誤區及注意事項[J].科學咨詢,2019,(08).
[4]陳延君.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J].內蒙古教育,2015,(36).
[5]陳千香.提高初中歷史教學實效性的路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
[6]李芳.初中歷史教學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J].中國教師,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