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慧
【摘要】作為素質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鑒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人生經歷少,教師應該將德育教育有效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有益的影響。通過說明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同時提出了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以分析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合理策略作為主要的目的,從而有效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滲透 教學策略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屬于基礎學科,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鑒于語文學科中包含了眾多不同方面的知識內容,對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十分重要。而道德素質的培養屬于新課改的要求之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從當前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最終的效果并不理想。把德育教育有效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成為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對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非常有利。為此,系統分析與思考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顯得異常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說明
第一,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小學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內心情感與情緒易于產生變化,當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之后,將產生不良的干擾。通過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不僅教會學生科學辨別外界環境當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因素,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增強德育教育的成效,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第二,對達成新課標語文教學的目標十分有益。通過教授學生語文知識,能夠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漢語的用法,增強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其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科學的價值觀。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規定可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水平,增強其綜合素質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內容。依靠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達成新課標語文教學的目標;另一方面,也使學生逐漸塑造科學的三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達到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第三,使小學語文教學獲得了更多的優質素材內容。通過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使小學語文教學獲得了更多的優質素材內容,使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借助對語文課本內容的深度挖掘,讓學生受到德育教育思想的熏陶,不但增強了自身的語文學科素養,而且對完善自身的人格也非常有利。
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借助教材資源,深入挖掘其價值
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而言,其中會包含眾多不同類型的內容,大部分均蘊含著一定的思想與情感。為了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教材資源,深入挖掘其價值,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使其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了解文章的內容與中心思想,以便發揮出德育教育的良好作用。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軍神》這節課的過程當中,便給予學生自行討論學習的機會,在提出相關問題以后,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當學生完成閱讀以后,提出下述問題:“沃克醫生為什么說自己遇到了一塊能說話的鋼板?”“為什么把軍神的稱號賦予劉伯承?”此時,學生會帶著疑問,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啟發,感受劉伯承的高尚品質與堅強意志力,從而經過學習之后,受到這種高尚道德品質的影響,學會審視自己,改正身上存在的缺點。再如,小學語文教師講解《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節課的過程當中,便圍繞大年夜的課文背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和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學生通過仔細閱讀完課文以后,非常同情主人翁的不幸人生。此時,教師要求學生們說一說自己在每一年的大年夜是如何過的?描述當時的情景。從而形成鮮明的比較,使學生們深入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到當前生活的美好與幸福。通過此種方式,將德育教育加以滲透,讓學生意識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配合教師的工作,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加大課外活動組織力度,實現德育教育的滲透
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學的時間是固定的,為了進一步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語文教師應該加大課外教學活動的組織力度,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當中,從而彌補語文課堂教學時間較短的不足,對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十分有益,為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行具體課外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當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與理解問題的能力,將活動開展的內容和意義向學生們說明。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所組織的活動難度需要較低,便于開展。與此同時,還應該確保課外活動的類型較為多樣化,以此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進行具體語文課本內容的講解過程當中,可以根據其中的內容,要求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形成情境對話,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掌握其中蘊含的感情,增加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不斷提升語文教師的道德素質
鑒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身心尚未成熟,教師作為啟蒙老師,其言談舉止帶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學生會在潛移默化當中進行效仿。所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便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傳遞給學生正能量。所以,從日常的教學工作入手,教師在上課的過程當中,應該使用規范、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逐漸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很多小學生由于身心不夠成熟,難以對情緒進行控制。此時,語文教師應該發揮出榜樣的作用,當學生犯了錯誤之后,教師需要冷靜對待,理智進行分析原因,耐心引導學生及時改正,幫助學生疏導不良的情緒,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長。通過運用此種教學方式,教師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前提下,憑借自身的人格魅力與高尚道德品質吸引學生,使其受到德育教育,及時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提高個人的道德素質。
綜上,從上述的闡述與分析當中,可以獲知,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有效策略顯得尤為關鍵,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施價值。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價值加以說明,并且制定出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合理策略:充分借助教材資源,深入挖掘其價值、加大課外活動組織力度,實現德育教育的滲透、不斷提升語文教師人員的道德素質。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內容與結果,能夠獲取相關小學語文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與幫助,以便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良好作用,進而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映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234) :1098.
[2]鄒曉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24) :1756.
[3]施春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3) :1277.
[4]謝轉紅.探究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8,(242) :1355.
[5]鄭國英.基于新課改理念下小學語文生態課堂的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2018,(120) :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