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麗
【摘要】在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美術這門課程要特別注重欣賞能力的訓練,從美術課程的學習中,學會欣賞美術作品。在美術欣賞過程中,教師要融入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綜合的教育內容,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高學生在美術這門課程中的獲得感。
【關鍵詞】中學美術美術欣賞課課堂氛圍
在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美術這門課程,可以在美術學科中得到美的熏陶,并通過上美術欣賞課,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得到訓練,學會欣賞美,學會運用正確的審美標準評價美。教師要注重通過美術欣賞課程滲透綜合素質教育,尤其要特別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審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知美丑,缺乏健康審美情趣的人,是做不好工作,過不上幸福生活的。我在教學工作實踐中,針對如何上好欣賞課,對美術欣賞教學作了些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中學美術欣賞課程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和方向
欣賞課程是教師在科學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組織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評價等的教育活動。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感受美術作品,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更多的靈感和啟發,從而在美術這門學科的學習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美術知識的提高,美術技法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美術欣賞課,要讓每一位學生熟悉美術這門學科的歷史,熟悉美術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貢獻,讓學生能夠從系統的角度認識美術學科。然而,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科價值,并且高效利用課堂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所以,在明確了以上一系列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要把握這一明確的方向,要能夠組織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們對美術欣賞課有更加充足的興趣,要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多變的美術藝術作品,來豐富學生們的美術學習視野,讓他們感受到更加豐富生動的美術課程,從而在欣賞課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美術作品承載著歷史文化的重要信息,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向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滲透,讓美術欣賞課可以起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作用。
二、在美術欣賞課上,給學生創設更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
美術欣賞課,需要學生的思想更加靈活而開放。所以,在課堂教學氛圍上,教師要注重給他們更加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營造寬松、自由、民主的師生共同協作討論的教學氛圍,在中學美術的欣賞課程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出一些有關作品的問題,引導著學生們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與作品有關的相關歷史信息的分享出來。通過這樣一個環節,教師會發現,有的學生在藝術,歷史等方面的積淀非常深厚,他們能夠分享出很多,甚至連教師都不太了解的細節。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的分享,鼓勵他們的大膽想象,讓他們能夠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才看到作品之后,情感上、認知上、行動上進行描述,從而讓學生對美術作品本身的認識更加豐富,體驗也更加立體生動。所以,只有更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毫無顧慮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而教師要給他們創設出這樣的環境,讓學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美術欣賞課上的自由和尊重。
三、在美術欣賞課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感悟美的能力
正所謂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真正去體會當下的生活,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美無處不在,從而從現實生活中得到創作的靈感。通過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認真地欣賞美術作品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可以有美的感受,從而在美的感受的啟發和熏陶之下,進行美術方面的創作。另外,學生通過仔細地觀察,也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場景,都與美術作品,美術的靈感和創作思想結合在了一起。所以,美術可以說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通過在美術欣賞課程中引入生活化的理念,讓學生能夠真正將自己的心沉淀在當下,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術,能夠在美術中去發現無限的生活。教師只有善于引導,帶動學生去觀察和體會生活,才能讓學生將美術專業和現實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才能讓他們感受到美術與自己如此接近,讓他們提高對美術學科的興趣,也能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激發出更多個人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讓美術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價值感。
總之,要在中學階段進行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教師要明確這門學科教學內容的具體范圍,并且要明確教學的具體目標,只有將這些重要的問題理解透徹,劃分清楚,才能有效地用正確的思想指導欣賞課教學。才能讓學生通過美術欣賞課,既能學會專業的美術知識,也能提高一定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能在道德規范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啟發。因此,中學美術教師要善于發揮美術欣賞課的綜合教育功能,提高學生在這門課程中的興趣和收獲。
參考文獻:
[1]李碧夏.美術欣賞課教學的幾點體會[J].甘肅教育,2019,(1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