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
【摘要】基于重視學生音樂實踐,巧設課程音樂活動,首先分析出通過挖掘音樂作品,合作演唱、綜合內容,拓寬音樂視野、結合生活經驗,激發創作意識三種活動策略。指出小學音樂課程實踐活動,可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的水平,對實踐活動設計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到音樂的豐富,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音樂實踐音樂活動音樂興趣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音樂課程也開始注重學生的音樂實踐。音樂實踐不僅是音樂課程的主要實施形式,還是引導學生體驗音樂,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師對活動課的設計要巧妙,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音樂實踐百為學生所愛的音樂,能更好感悟音樂,提升學習音樂的能力,豐富情感體驗,為他們終身喜愛音樂打下扎實基礎。
一、挖掘音樂作品,合作演唱
在小學音樂實踐的課程活動中,音樂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以生為本,把他們放在主導地位,發揮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在實踐中要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素質等方面,為學生制定一套合理的音樂活動計劃,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例如,在人音版三年級下冊《孤獨的牧羊人》音樂活動中,音樂教師要讓學生懂得音樂能成功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從音樂中獲得感受與體驗,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能力。首先,從發聲練習活動中,要求學生注意演唱的口型和發聲位置,輕聲高位置演唱。其次,在分聲部變化練習階段,要讓學生注意附點八分節奏的準確演唱,體會附點接受帶來的輕快活潑的音樂感受。音樂教師可以將難度較大的聲部分給平時節奏感較強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樹立演唱的信心,又能控制時間的均勻分配,為下一步的練習提供了保證。當學生合作演唱成功后,對節奏感較強的學生給予表揚,對節奏感薄弱的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與肯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二、綜合內容,拓寬音樂視野
音樂教師要加強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科之間知識的綜合,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擴寬學生的音樂視野。音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掌握音樂實踐活動的難易程度,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又要為音樂活動增添趣味和教育價值,保證音樂實踐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例如,在人音版四年級下冊《小溪流水響叮咚》的音樂活動中。這是一首優美抒情,具有田園風格的兒童歌曲,以快樂小溪作為主題,對大自然有生動找描繪,讓他們可以感受更多的美好,抒發對祖國的深愛之情。首先,音樂教師可以運用各種符號讓學生畫“魚”,以小組為單位,每人畫一個記號,并說出名稱及作用,來鞏固學生所學的音樂知識,使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到音樂的豐富,讓學生在合作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賦予的深層內涵。其次,音樂教師讓學生思考除了已用的音樂符號,還可以用哪些其他記號畫“魚”或者其他動物,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并且,讓學生聆聽《小溪流水響叮咚》的音樂伴奏,鼓勵學生列舉出能表現出歌曲意境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三、結合生活經驗,激發創作意識
小學音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與學生生活所熟悉的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設計課堂音樂活動時,音樂教師要注重作品中的生活元素,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讓不同地域的音樂文化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例如,在人音版五年級《京調》的音樂活動中。京劇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音樂教師要精心為學生挑選經典片段,對于片段的故事最好是學生所熟悉的人物和事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師可以根據人物這條線索,按照片段的內容設計相關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模仿,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到京劇的藝術魅力。通過聆聽、體驗、模仿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京劇的韻味與特點,了解京劇臉譜在表現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識京劇的主要伴奏樂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面,又為學生滲透了音樂知識點,從而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創意地設計演唱,讓學生的創作熱情被大力激發起,讓學生可以真正體驗到我們民族濃厚的文化,促進學生去主動探索文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程實踐活動,可幫助學生提升音樂水平。通過音樂教師的設計,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音樂實踐真正成為學生熱愛音樂、感悟音樂的橋梁,使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到音樂的豐富,讓學生在合作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賦予的深層內涵,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春霞.巧設音樂游戲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探析[J].成才之路,2018.
[2]鐘麗英.音樂實踐活動有效促進了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