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
摘 要: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媒體技術層出不窮并在生活中得到日益廣泛的運用。順應此種形勢的發展,許多高校將新興的新媒體技術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當中去,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工作的展開。在科技不斷發展,新媒體廣泛運用的大背景下,新媒體技術采用新型的工具與方式,結合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征,使教學工作得到更加順利的開展。從此種情況來看,新媒體技術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改變原有傳統的教育方式,更加充分的使用新媒體技術,根據教學實際對其進行創新與和應用,提高整體教育水平。文章立足于新的時代背景,分析了新媒體技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對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探討與闡釋。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積極影響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迅猛,各種改革持續進行,新興技術不斷出現,社會的信息化,科技化程度不斷提高,逐步向信息化、新媒體時代發展。此種形勢對高校在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主要是培養人才,包括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日常的課堂教學與精神文化方面的思想工作相結合,培養全面型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三觀,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教育上發揮著引導作用。因此,高校應該立足于社會實際,緊跟時代的變化,著重于社會和學生需求,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而在新媒體時代下,如何將新媒體技術更好地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中,抓住新時代的機遇,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是當下尤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和現狀
新媒體技術是時代發展帶來的產物,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在信息的傳播與獲取方面較為迅速,它可以獲取海量的資源,同時將很多碎片化的知識相整合,從而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獲取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完善教學方式和工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一)獲取信息更加快速
在新媒體時代,新科技的廣泛應用,信息的傳播速度不斷提高,這種情況使得獲得獲取信息的速度加快,時效性增強,獲取信息變得越來越快捷。這種極大的便利性,同時也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利用新媒體技術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與相關思想活動。在新媒體時代,獲取信息的途徑很多,QQ,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知乎等軟件運用日益廣泛。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們可以通過相關的新技術軟件,及時關注學生們的動態,了解其生活狀態和學習的軌跡,對其進行正確的干預和引導。與此同時,對相關同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換一種層面來說,新技術軟件具有較強的隱藏性,大大減少了學生們的防備心理,減少了相互之間的隔閡,在推動信息廣泛傳播的同時,使得人們之間的心理距離逐漸縮小,信息覆蓋更為廣泛的同時人們之間心理上的溝通交流更加頻繁。
(二)教育氛圍復雜化發展
新媒體時代,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信息的傳播,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許多不好的影響。網絡上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思想,借助新媒體軟件進行傳播,對學生們的成長具有較強的負面影響。在精神層面,正確的思想引導人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而消極的不健康的思想則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和心理,對社會良好氛圍的營造產生巨大的阻礙。而大學生正處于三觀的養成階段,及時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而網絡上層出不窮的消極信息,在對學生心理塑造上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還可能使學生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從而使其迷失自我,與真實的世界脫軌,在影響學習的同時,更加影響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三)思政教育手段還不夠完善
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信息資源呈現海量化的狀態,多種信心和知識給予了學生們更大的選擇余地,擴大了其主動選擇權。在基本情況下,大部分學生會立足于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身發展與學習的信息,主觀選擇的能力加強。受此種情況的影響,高校需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新興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海量的信息資源,培養其自主選擇的能力,加強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的措施
(一)積極轉變觀念
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觀念和看法。在新媒體時代,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要地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滿足學生們的精神需求,受此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因此,高校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改革工作的方式,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個人意識,這里學生自主獨立發展。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應堅持平等的原則,逐漸消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良好的交流學習氛圍。
(二)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機制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及時對相關的教育工作機制進行改革與創新,融入時代發展的新要素。新媒體技術使信息的傳播更加靈活,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互動性,與以往的信息傳播方式大大不同。在此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對以往的教育工作機制進行改變,緊跟發展前沿,占領教育高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用自身能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與此同時,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相關的交流溝通平臺,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渠道。其次,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勢,相關教育工作者對海量的資源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并鼓勵學生在賬號中進行正能量的傳播,進行有效的思想宣傳,推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
(三)提高新媒體運用能力素養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互聯網信息網絡給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地域空間。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社會的學生受到網絡思潮影響,思想動態易產生起伏波動,基于此高校老師應當充分了解新媒體特點特性,掌握其規律,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構思。與此同時,相關工作者應該在學生遇到挫折困難時,積極幫其解決,充當新媒體的領路人。
三、新媒體時代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新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平臺
新媒體傳播以其高度的開放性和及時性給信息的傳遞過程提供了較強的優勢,微信、微博、QQ等一系列大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傳播途徑的廣泛應用,進一步為思想政治教育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搭建了平臺。
(二)新媒體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更加平等自由
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破了以往傳統灌輸式的模式,也打破了教育工作者權威、嚴肅的形象,把原來被動接受試變為主動學習式,學生們也會大大減少對于學習的抵觸感。新媒體技術可以大大地彌補傳統教育多形成地缺陷、不足,通過網絡技術,以一種靈活多變的方式改變灌輸、說教模式,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隔閡,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大促進高校學生高效平等交流知識、傳輸情感、增進認識。
(三)新媒體增強大學生自主性、選擇性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自身需求具有選擇性地瀏覽信息、學習知識,參與課堂上地互動交流,多種方式推動雙方信息的相互交流與溝通,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自主選擇的能力,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模式,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點,使用先進的技術工具,傳播正確的信息與觀念,加強對學生的監管與督促,提高其自主性和選擇性,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 薛海,韓潁.“微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6微”模式構建[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1-4.
[2] 翟佳萍.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