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摘要】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更是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當教師在課堂中創設新有趣的教學情境時,學生就會因為所學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而提升求知欲和興趣。只有找到正確培養學生好奇心和創造力的方法,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得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研究性教學創新能力
一、對待問題開展研究性討論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如何開展研究性的教學呢?這個問題在今天已經得到了答案。比如,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核心目標設立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擁有明確的目的性才可以更好的實踐教學。目前,研究性學習已經被教師和同學公認為,最適合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初中物理教學如果想要充分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對待所學內容創建合適情境,在與同學們一同研究知識點的同時,對其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中更充分的理解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他們在對所學知識感到興趣的同時,主動地對知識進行研究與探索。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要在教學時僅僅由教師來主導學習,而是要充分的將教師和學生結合在一起,多角度的共同研究所學內容,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主動的探索欲,才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創新機會。當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時,可以說是改變了原有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拒絕了曾經老師是絕對正確的觀念,讓學生可以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擁有探索研究物理問題的機會。學生學習時可以不再是單純的記住知識點,而是有機會更深刻地研究,甚至懷疑知識是否成立。在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創造能力會得到充分的培養,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流暢有層次。例如,初二第五課時講述凸透鏡和凹透鏡,教師準備了一些器材,分配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對實驗的結論進行了總結,當蠟燭放在凸透鏡后幾厘米處時的成像特點和凹透鏡進行比較。這樣的自主探索研究,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在師生關系平等的條件下進行教學
在傳統物理教學中,老師通常占領著絕對主導的地位,可是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需要教師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創新的環境。當教師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時,學生會在心理上感到自由,從而敢于面對新知識時做出創新和探索的舉動。所以,我們得出了在教學時需要師生平等的結論。只有教師以平等,像朋友一般的態度對待學生時,學生才會面對新問題仍敢做出大膽猜想,創新探索。當教師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時,學生會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可以實現學生在此類環境下暢所欲言的目的,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進行初二物理第三課時,課題是熱傳遞。老師想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思考熱水瓶如何防止熱傳遞從而進行保溫。這時,教師就以平等的身份來提出問題,在進行一系列的引導后,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友好的解答。在學生已經研究出大方向時,提出新的思考方向,外層玻璃破碎的熱水瓶為什么不能保溫?有些新買的熱水瓶為什么不能保溫?在這樣平等的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沒有他人的束縛,可以更容易地做出創新性的解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體現出教師是期待學生積極思考的。
三、對于提出創新問題的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
在初中教學中,經常會發生學生提的問題是錯誤的這種現象,這時,老師不要一味地進行批評,而是要給學生大量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在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認真思考的結果。只有將曾經學生機械式接受知識的方法摒棄,才可以更好地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像在物理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質疑,只有在質疑的環境下,才可以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只要學生喜歡上了提問題,就代表學生在不斷地思考。面對學生思考所提出的質疑,教師需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對其進行鼓勵。例如,在初三第三節課進行光反射的講述時,教師只需要提出平面反射,漫反射的定義,就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有學生提問,在影院觀賞電影,我們眼睛所接受的光是什么反射而來的?為什么教室的黑板會反光?坐在左邊的學生比坐在右邊的學生看板書更清楚?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終于明白了反射的定義。在學生充滿創新和探索的學習氛圍中,鼓勵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課程特點,精心設計,豐富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友好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物理知識的探索。通過實踐探知未來,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長江.初中物理“思維型”課堂教學及其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叢樹林.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