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區里的誠信主題活動又開始了,依然是三大項評比:誠信手抄報、誠信主題班會、誠信班級。我心里暗下決心:這次孩子們的誠信手抄報,我一定要督促,不能再因為該項目得分低而錯失“誠信班級”的稱號了。
我早早地讓孩子們認真準備手抄報。為了提高獲獎概率和等次,我還特意請教美術老師,并從網上下載了好幾個模板供孩子們借鑒參考。我告訴孩子們:“這次誠信手抄報務必認真對待,每個同學都要交,爭取獲得更多更高的獎勵,‘誠信班級我們可是志在必得,不容有閃失。”孩子們也斗志昂揚。我還厲聲追問:“如果有同學沒交,咋辦?”有孩子大聲地說:“聽憑處治!”有孩子站起來,開玩笑地說:“誰敢如此不配合班級,我們就把他千刀萬剮!”“兩個星期的包干區、教室衛生打掃是免不了的。”衛生委員小利得意地說。小利的話立刻引來陣陣喝彩,我也點頭表示認可,內心亦竊喜:有這些恐怖的處罰,還怕孩子們不認真做?
孩子陸陸續續交來了手抄報,我細心瀏覽,發現有很多不錯的作品,讓人很欣慰。星期五下午,我特意提醒:“下星期一就是交手抄報的最后日期了,切記,切記,莫食言。”
星期一早晨,又有幾個同學上交了手抄報,雖然做得不太漂亮,但看得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把眼光投向正趴在桌子上小聲讀書的小熙。他眼神閃爍,似有心事。我清點名單,發現只有小熙沒有上交手抄報。我走向小熙,拍拍他的肩膀:“趕緊交給我呀,你想被處罰?”坐在座位上的他低著頭,為難地說:“老師,我早晨起來的時候忘記放到書包里了。”上星期五我可是千叮嚀萬囑咐,這孩子咋這么不上心呢?此時,我腦海閃現一個念頭:他沒有做,肯定在說謊。于是,我窮追不舍:“你做好后放在哪里了?”他支支吾吾地說:“我,我也不記得了。”從他極不自然的神態和表情,我確定了我的猜測。我突然想,不如就此“將他一軍”。我裝作若無其事地說:“你這孩子,老健忘!”他默不作聲。我馬上又盯著他說:“我有你爸媽的電話,要不讓他們在家里幫你找一找?”
小熙一下子站起來,神色慌張:“老師,我爸媽不在家……沒空……回家找。”
咋辦?當場揭穿他的謊言?然后一頓劈頭蓋臉或語重心長的教誨?這慣用的套路好像作用不大,不如嘗試一種全新的教育辦法,讓小熙對“誠信”理解得刻骨銘心。
回到辦公室,我還是撥通了小熙媽媽的電話。當我詢問小熙的誠信手抄報是否在家的時候,小熙媽媽告訴我孩子上周末在外面打球,作業都沒有好好做,根本沒看到他做過什么手抄報。我還是叮囑小熙媽媽好好找找。最后,小熙媽媽告訴我,在一沓書中看到一張A3紙,正面只用鉛筆畫了一些線條,反面還署了名:小熙。
A3紙,署名,這正符合誠信手抄報的要求。我要求小熙媽媽暫時保密我們通話的內容,孩子回家后裝作若無其事,我自有安排。小熙媽媽雖有些疑惑,但還是應允了。
下午最后一節自習課,我找到小熙。他看到我依然有些緊張。我告訴他:“既然你的手抄報做好了,只是忘了帶過來,那你一回家就把手抄報拍照發給我看,以此證明你做好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我提醒他:“聽好了?”他沒敢看我,只是點頭,滿臉落寞。
放學后不久,小熙的QQ頭像跳動起來了。我點開一看,是一張手抄報的圖片,題目是“誠于信”。我一看里面的圖畫和筆跡,就知道不是小熙自己做的,很大可能是從網上下載的。這孩子,一錯再錯,打算說謊到何時?我立即給他回了一條信息:你確定?這是你自己做的?他可能猜測到我不相信。過了一會兒,他回復我:這是我和姐姐合作做的。
這孩子,事已至此還是不老實。好吧,我得出“絕招”了。
我立即將這張手抄報的圖片發到班級QQ群里,然后艾特全體成員,要同學們幫忙找這張手抄報圖片的來源。
不一會兒,很多孩子回復我。有個同學還非常高興地告訴我自己的手抄報也借鑒了這張圖片。美術科代表小銘還說這張手抄報的書寫很漂亮,只是圖稍微少了一些。
小熙也在班級群,我相信他肯定看到了同學的留言。此時此刻,我在思考要不要再去找小熙,和他講講誠信的問題。思前想后,我覺得沒必要,讓他自己去反思或許才更有效,畢竟是初中生,道理不用多講,關鍵得自己消化,自我醒悟,自我吸收,自我成長。
第二天,小熙處處躲著我。第三天,依然如此……
升旗儀式上,區“誠信班級”頒獎了。班長帶著燦爛的笑容將“誠信班級”的牌匾遞給我的時候,我卻高興不起來。雖然我們班是憑真實的量化積分獲得了這個榮譽,但是我沒有聽到小熙因為誠信手抄報的事情向我說過任何抱歉的話。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錯了,以后會不會改正。
不行,我不能就此作罷,我必須再做點什么!于是,我布置周記作業:寫一篇以誠信為主題的文章,必須寫自己的切身經歷和感受。
小熙的周記交上來了,題目是:我真的很害怕。小熙在文章里寫的就是那次他沒按時交誠信手抄報的事情,主要內容如下。
那個周末,我和朋友玩籃球玩瘋了,回家沖完涼,太累的我一下子就睡著了。星期一早晨起來,我才發現手抄報沒有做,于是拿起鉛筆匆匆地補,可是美術白癡的我根本沒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那個時候我真的很著急,想到這是班級的集體活動,可能由于我一個人影響我們獲得“誠信班級”的榮譽稱號,我好恨自己。再想想班主任和同學們對“誠信班級”志在必得的心情,想到同學們說的處罰,我真的不敢面對沒完成的事實。我真的很害怕,很害怕。當這種恐懼籠罩著我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說謊。不!應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最后,當班主任要同學們上網搜索我發的那張圖片時,我心如刀割。老師,我知道我錯了,但是,我真的害怕承認錯誤,我害怕同學們和您的處罰,還有大家鄙視的眼神……
我反復地讀著這些文字,字字句句都是一個孩子稚嫩心靈深處的聲音。在恍然大悟的同時,自責也陣陣襲來。
很多時候,孩子不誠信,說謊,并不是品性問題,而是因為害怕說真話、說實話、承認錯誤帶來的處罰。這個時候,不誠信,說謊成為一種不自覺的應激反應。而當第一個應激反應沒有被溫柔以待,第二個、第三個應激反應就可能繼續出現,以致“謊話連篇”。
教師對學生抱著殷殷期盼,總是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甚至不留一點回旋余地。久而久之,學生便有一種僥幸心理,希望通過撒謊來逃避責罰,或產生一種害怕心理,希望通過撒謊來保全自己。所以,教師過度嚴厲和對學生窮追猛打其實是在堵塞孩子們承認錯誤的“路”。假如教師多理解,多寬容孩子,鼓勵孩子們說真話,打消孩子們的顧慮,讓孩子們明白誠信是金,是為人之本、處事之基,或許孩子們也就不會口是心非了。
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之所以舉世聞名,主要是因為他從不用強硬手段和高壓政策來管理班級。他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學生永遠信賴的依靠。
教育,絕不可能在恐懼中產生。
批完周記的第二天放學后,我找來小熙,和他一起沿著校園的林蔭小道邊走邊聊。我鄭重地向他道歉,他也不停地道歉。交談中,他還疑惑地問:“為啥當時不處罰我掃包干區,是不是不誠信呢?”我笑著跟他解釋:這是善意的謊言,包容是最有分量的教育。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金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