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華
一個故事引發一種情感,一個故事打造一種品質,一個故事成就一段人生。小故事中也有大智慧,我的班級管理方法就是:用故事點亮學生的心燈。
故事中有和睦的情誼
“李老師,小王和小謝昨天在放學路上打架了。”這天剛到校,班長就來辦公室向我報告。
“怎么回事?”我不緊不慢地問。班長繼續說:“小謝借給小王一本書,結果小王弄丟了。小謝要小王賠償,小王沒錢買,又覺得書是小謝主動借的,沒必要賠,所以小謝和小王就打起來了。”
“讓他們來辦公室找我。”拋出這句話后,我就開始思索:今天我應該用什么故事來教育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呢?
也許你很不理解,學生犯了錯,班主任不嚴厲地批評他們,不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們,不讓他們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卻用一個小故事來教育他們,能行嗎?我可以很確定地說:“真能行!”
兩個孩子如約來到辦公室,看著他們不安的神情,我沒有立即批評他們,而是說:“來,我給你們講一個‘拉仇恨的故事:一個人走路時被一個袋子絆倒,他很生氣,爬起來就狠狠地踹了袋子一腳。很奇怪,袋子馬上膨脹起來了。這個人更生氣了,連連向袋子踹去。袋子越鼓越大,把這個人的去路給擋住了。這時空中傳來一個聲音:凡人吶,你知道這個袋子叫什么嗎?它叫仇恨袋。你越和它計較,它就脹得越大,繞過它你就會平安無事。”
故事講完后,我讓他們聯系自己的行為談談體會。兩個孩子的回答都在點上,覺得不應該為一本書打架,破壞同學之間的感情。我繼續追問:“這樣的小事,如果你們能各退一步,還會打架嗎?打完架,不服氣的那個再繼續糾纏,你們的關系會不會越鬧越差?你們真的不想成為好同學、好朋友,想成為仇人?”兩個孩子把頭搖得像撥浪鼓。孩子們知曉了道理,我又建議他們劃分責任,按約定賠償,就此了結此事。看著他們握手言和,露出天真的笑容,那一刻我覺得特有成就感。這都要感謝我囤積的書香故事。
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我說:用一個小故事,為孩子的成長引領方向,也能讓他們受用終身!
故事中有事理和擔當
“李老師,今天早上小方又沒打掃衛生!”剛到教室門口,衛生委員就生氣地向我報告,“我怕班級扣分,又是我幫他打掃的衛生!”看著衛生委員委屈的小臉,我趕緊安慰她:“你有班級榮譽感、責任感,又能幫助同學,老師很欣賞你。但是——”我接著說,“你不能總是替小方打掃衛生啊!身為班級一員,他的任務必須要他自己完成。”衛生委員更加委屈了。
我知道,衛生委員也許在想:我幫助了同學,老師怎么不表揚我,還批評我呢?我摸摸她的頭繼續說:“你是班干部,班干部不僅要負責任,也要管理好班級,小方不愛打掃衛生,你應該怎么辦?”
“那怎么辦呢?他總是不愿打掃啊!他說他在家里從來不動手做衛生,都是媽媽打掃的。”“是啊,想想老師平時是怎么教育同學的?”衛生委員眼睛立刻亮起來,叫道:“我知道了,我要給他講故事,讓他明白道理,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我點了點頭,“可是我沒有這方面的故事啊!”衛生委員興奮過后又沮喪起來。“你可以和班長或其他班干部商量一下,如果還是沒找到有說服力的故事,你可以查查資料或者向我借個故事。”“好的!”衛生委員蹦蹦跳跳地跑開了。
后續故事很完美。衛生委員用“彭德懷開田”的故事來教育小方,小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表態以后一定要愛勞動,完成好自己的衛生任務,不給班級抹黑。另外,班長還給小方講了“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據說,小方聽后眼淚都出來了,立即表示,以后在家里要主動承擔家務,不能讓媽媽太辛苦。
我想,這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陶行知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我的辦法是,讓班干部學會用故事影響同學,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在故事中明事理、會感恩、學擔當,逐漸成長為優秀的好少年。
故事中有前行的方向
班主任要想用故事教育學生,用故事影響學生,就需要在大腦里儲備更多的故事。怎么儲備?結合我所帶的語文學科,我心里細細地打了一下小算盤:將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相結合,何樂而不為?說做就做,結合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我推行“三分鐘書香故事”活動。
為了讓活動順利開展,我發出這樣的倡議:睡前閱讀半小時,語文課課前三分鐘講故事。這下學生可樂了,孩子們每晚堅持閱讀,依次在語文課上交流睡前閱讀的書香故事。
然而,活動進行了兩個星期后,我發現孩子們喜歡的故事越來越偏離預期目標:他們讀的是“憨豆先生”,講的是“龍族”故事。再這樣下去,孩子也許會沉迷于網絡小說,更不要說積累有利于自身成長的小故事了。
于是,我利用星期五的班會課,圍繞“我們該閱讀什么樣的故事”召開了專題班會。班會順利進行,在關于讀書主題的交流上,大家各抒己見,最后大家達成了一致的意見:①閱讀時間調整。周一到周五睡前閱讀小故事,周末、寒暑假自由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②閱讀內容有針對性,圍繞“愛勞動、愛學習、守紀律”等主題來閱讀。③倡議大家互相推薦類似的小故事。
一場讀書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閱讀內容和閱讀方式。孩子們在書香故事中學會閱讀、學會搜集整理、學會表述,也在小故事中受到大教育,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小故事,點亮了孩子的心燈!
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沒閑著,努力為閱讀活動做好服務。孩子們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幫忙記錄、整理,最后形成文集《故事點亮心燈》。“三分鐘書香故事”活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愛上故事,用故事去引導、影響、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班主任用故事引導孩子,班干部用故事影響同學,同學講故事感染同學。書香小故事,點亮心路之燈,引領學生一路前行。
(作者單位:湖北省保康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