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摘 要】 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重視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能夠使學生擴大知識面,對課內知識進行補充,同時能夠使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邁上新臺階。但是當前的小學課外閱讀存在一定的問題,閱讀的內容相對貧乏,缺乏閱讀技巧的指導,導致不能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所以,我們要采取有效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例如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選擇合適的書籍,讓學生學會去讀書,把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的融合,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使課外閱讀能夠更好地豐富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對課外閱讀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引言
在小學語文階段,開展閱讀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增加字詞積累,提升字詞運用能力并強化語法理解能力,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活動主要圍繞閱讀理解開展。
一、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性
在小學學習階段,小學生正處于腦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當中,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逐漸形成,如果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是利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導,那么這些內容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對學生有幫助的課外讀物,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這個世界,而且閱讀一些文學類的名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是建立在大量的閱讀積累之上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閱讀決定了一個人寫作的水平,因此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今后的發展和將來的學習生涯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指導措施
(一)結合教材知識,為學生推薦合理的閱讀書籍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知識環節與學習目標,在課堂中設置課外閱讀的環節,為學生選擇一些優秀的課外閱讀書籍。例如,教師在教學統編版《蟋蟀的住宅》時,教師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作為出發點,由這篇文章過渡到課外閱讀《昆蟲記》,通過閱讀,學生對昆蟲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利用這樣的方式,就會很容易將學生吸引到課外閱讀上,讓課外閱讀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推薦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還可以互相傳遞著看,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說說自己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二)利用音頻進行帶讀,調動學生的內在情緒
教師開展閱讀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模仿專業的音頻進行朗讀,包括發音和語氣,通過語調模仿、感受作者的寫作心態,提升自身閱讀水平。音頻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生僻字詞的發音,提升語文知識積累。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音頻進行分段,讓學生進行分段學習或分組開展學習,避免長時間的閱讀讓學生感覺厭倦和出現分心。音頻可以讓學生學會正確的發音,讓學生在模擬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口語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將音頻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學習和練習,如此,家長在監督的過程中也有借鑒依據,有利于輔導學生閱讀教學,也有利于實現家校協同。
(三)舉辦課外知識競賽活動
學生只依賴書本上的學習內容是無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的,在小學階段雖然課外知識對小學生的幫助并不明顯,但是這對小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獲取課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外讀物,因此教師應當舉辦以課外知識為主題的活動,如課外知識搶答競賽,在競賽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設立適當的獎懲規則,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建立正確認知
想要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并進行正確的指導,就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能夠建立起正確的課外閱讀理念。課外閱讀的意義在于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拓展知識面和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學校應該給予上課外閱讀足夠的重視程度;教師也需要安排相應的課外閱讀作業;家長也需要積極配合課外閱讀環節,和學生進行溝通,完成共同成長。這樣才能夠為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方便課外閱讀活的展開。
結束語
課外閱讀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能夠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拓展相應的知識面,更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師針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進行不斷的發現與探討,對于提高自身素質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有極大的影響作用的。通過提高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教學質量,能夠有效地促使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上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促進學生的優質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見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9(36):61.
[2] 陳曉娟.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4):243-244.
[3] 陳鶯.小學教師在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銜接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