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軍
摘 要:當前,國企依舊是經濟社會的關鍵支柱,還是改革發展的核心與中堅力量。近幾年,有些國企認識管理特別是預算管理的意義,相繼采取全面預算管理模式,但是執行效果并不佳,主要表現為缺少專業的預算管理部門與管理考核機制,預算編制和實際情況誤差很大,缺少相關的獎懲措施等,導致全面預算管理浮于表面。文章首先介紹了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然后指出了國企全面預算管理常見的不足,最后闡述了一些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國企? 全面預算管理? 常見問題? 應對措施
全面預算管理屬于企業內控工作的構成部分,是國企發展的方向與羅盤,其用“錯誤”取代雜亂無章,借助預算提高生產運營的計劃性,讓企業更為有序,對國企各種財務和非財務資源實現科學配置、管理與考核,方便企業協調各種生產運營項目,保障戰略目標的完成。使得國有資產得到保值增值,進而提高國有經濟治理和國企競爭水平。
一、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一)提高國企戰略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可以起到提高國企戰略水平的作用。完整規范的預算管理模式科研有效監督企業,經監控目標的執行狀況,找到限制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盤活資本利用率,調節各種資源的分配,讓國企可以及時緊跟市場經濟的發展腳步。
(二)提高國企經營效率
國企中各種資源整合、配置時就是國企管理的實質。而預算管理可以使國企資源的應用情況得到良好監督,進而加速企業發展步伐。
(三)保證財務數據準確完整有效
企業中各部門之間產生一套完整的數據,相互約束、相互作用,減小了財務核算隨意性問題。
(四)對考核部門有激勵功能
全面預算給部門考核帶來依據。預算編制后,按照預算結果研究各部門的執行效果和偏離程度。且定時調整預算與改進工作。確定責任、評估業績、獎罰分明,調動職工熱情,使得各部門順利實現預算目標。
二、國企全面預算管理常見的問題
目前,全面預算控制在國企管理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但實際操作中,依舊會產生盲點與誤區,對全面預算控制缺少科學與統一認識,導致這項任務達不到預算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算編制沒有穩定的基礎環境
國企戰略和全面預算管理沒有充分融合,缺少用國企戰略引導預算的視角。有些國企缺少戰略思維或戰略形同虛設,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與其未來前面未深入分析,造成全面預算編制僅僅重視短期國企效益,忽略中長期計劃,與其效果很難體現。
預算編制缺乏必要重視。在制定全面預算早期,國企各部門不清楚全面預算,缺少高度重視,覺得核算信息是通過財務機構提供的,預算屬于財務機構的事情, 和企業其他部門沒有關系,沒有參加預算編制,最后的預算信息也不清楚,對怎樣完成國企經營目標概念不清楚,預算掌握不全面,隨意工作,甚至產生“預算無用論”思想,導致預算編制不合理。
全面預算缺少高效、完整的組織體制做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可否穩定開展,取決于企業體系的保證。國企組織架構支撐了管理工作。國企全面預算管理階段,有些存在缺少預算管理制度保障的現象。
(二)缺少組織系統支撐,預算編制不規范
國企大都缺少完善規范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未設置全面預算管理決策部分和日常工作部門,預算管理一般由財務部或信息部負責,其余部門處在被動從屬狀態,甚至財務部負責了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部職能。
國企任何業務的開展,都少不了領導支撐,唯有領導認可了,干預了,方可順利開展預算管理。事實是,領導對預算缺少一定認識,或是根本不參加預算編制和實行。由此,難以有專業的全面預算控制決策部門與工作部門。預算管理交由財務和業務負責人處理,財務和業務負責人再交由基層員工處置。因為基層員工認知有限,缺少長期戰略思想,脫離市場環境與企業發展計劃,造成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矛盾。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媒體產業衰落的環境下,市場低迷且反復變化,投資方向的不穩定性,造成預算和實際情況不一致。甚至為實現短期目標一直壓縮成本,節約各種支出,忽視組織建設與國企綜合效益的調整,還給生產運營的進行造成較大阻礙。
三、國企全面預算管理對策
(一)加強培訓與學習,高度重視全面預算管理
通常情況下,針對自己參與過的項目會更加關注與積極配合,成功的幾率會更高一點。因此,首先要提升國企領導者對全面預算的了解,認可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性,注重全面預算管理宣傳,增強他們對預算控制的認識。唯有領導層引起重視,才有助于順利開展與推行全面預算控制。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以前,還要設置全面預算管理部門,各部門各盡其責,依靠職工大會全面傳播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制度與過程,準確理解全面預算控制的內涵,不可以單純的覺得預算管理即管理成本支出,是財務部或是財務工作者的任務。各部門財務部門會議方式,經積極強調與學習,各部門之間相互交流與了解,避免數據不對稱,唯有溝通才可以有所了解,唯有了解后才會配合,唯有各部門踴躍配合,讓所有職工從上至下關注全面預算控制,形成預算目標的完成與戰略目標完成的理念,方可讓預算編制與實行更優價值。
(二)設置健全的預算管理部門與預算管理機制
設置健全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安排專門的預算管理者。全面預算控制決策部門在全面預算控制系統中處在重要位置,對全面預算控制的大型事件作出決定。全面預算控制部門是全面預算控制的日常工作目標,主要處理全面預算的制定、審查、管理、調整和分析考核等任務。全面預算管理部門的成員不僅有財務工作者,還要涉及審計、人力、生產、營銷等部門,既有職工參加,負責人更需要參與進來,激發各方面的熱情,加快預算目標的完成。預算目標通過逐層劃分下傳至各基層業務部、管理機構,對應的這些部門屬于全面預算控制的執行部門。
完善規范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是推動預算執行的重要保障,在避免預算松弛、隨便制定預算與執行、考核浮于表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了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還要制定科學的制度,打牢預算管理的體系基礎。向預算編制體系、預算授權體系和預算考核研究機制等,讓全面預算控制的實行有章可循。
制定預算要和戰略目標充分結合,依靠多種預算制定方法及方式,防止簡單的編制方式與方法所形成的問題。如權威式預算極易引起用完預算的現象,參與式預算極易引起預算松弛現象,則能夠采用上下統一的混合式預算,使領導與職工均參加進來。預算制定能夠采取定期與滾動預算、增量與零基預算等許多編制方法相融合的形式,防止單調的預算編制手段。有組織保障,又有許多科學的管理體系保駕護航,通過反復的審核平衡,預算制定才會符合實際,還為今后的預算管理與考評帶來一定支持。
四、結束語
總之,全面預算控制對國企規范運營和管理與戰略目標的完成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由于全面預算執行時間不長,還有許多問題。加上社會經濟的增長緩慢,市場與經濟局勢不穩固,媒體產業的總體下滑,導致預算管理越來越困難。但是,經過進一步摸索與改進,注重全面預算管理,選擇現代化信息系統進行預算管理,促使全面預算執行更加高效與科學,最后完成國企戰略目標,讓國企得到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劉一萍.淺談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納稅,2020,14(06):233-234.
[2]何綿紅.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及應對策略探討[J].納稅,2019,13(06):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