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平
【摘要】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是高中歷史課的必修課程,也是基本教育課程,它的出現是國家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經過整合中外歷史綱要融入到高中歷史課本之后,教師需要在課本知識教授的基礎之上,掌握教材內容的主旨,并且需要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中外歷史綱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和和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 ? 中外歷史綱要 ?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96-01
新的高中歷史教材從今年開始逐步應用于高中歷史課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乏有一部分高中歷史教師不知道如何運用教學策略進行教授中外歷史綱要,為了促使廣大教師對該教材的把握,盡快靈活運用高中歷史的新教材,本文就以高一上學期中外歷史綱要統編版為教學內容,來探求教師應該運用哪些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理念。
一、高中中外歷史綱要
高一上學期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主要是介紹了中國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一直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通史內容,這本必修教材包括了10個單元,呈現了中國人民是如何從古代社會到現代文明的轉變,通過這本教材的學習,學生可以在了解我國歷史發展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二、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教學實施策略
(一)認真鉆研課本,把握課本教學理念
將中外歷史綱要編入到高中歷史課程中,是明確了高中歷史在教育中的地位,同時在教材編排的過程中,教學目標也發生了改變,要求教師不單單以課本知識為教學中心,還提出了要樹立學生核心素養的新理念,讓同學們通過學習歷史來形成歷史學科的正確價值觀、良好品格和能力,10個單元的內容編寫都貫穿著讓學生擁有歷史核心素養這一任務,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研讀課本,把握教材呈現出來的教學理念,并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我們在學習《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這一部分的時候,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從元某人一直講到西周滅亡,時間跨度較大,內容多,所以教師需要把握教材體現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了解課本內容來理解生產力的發展對中華文明和國家起源的推動作用,同時教師可以采用談話法、講述法進行教學,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閃光點
高中新教材《中外歷史綱要》這部分教學內容,知識比較多,跨度比較大,學生學起來不免有枯燥、乏味的感覺,所以教師需要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的閃光點,分清教材中所講的次重點,進行有策略的教授知識,例如我們在學習《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講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區域開發和民族交融,教學難點主要是十六國與北朝民族政權建立和民族交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著重講這一部分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PPT來展示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一些社會歷史發展脈絡,比如三國鼎立形勢圖,北齊、北周、陳對峙形勢圖,西晉末年內遷少數民族分布于北方流民南遷情況等等,通過教師對教材中重點知識的把握,才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有側重點的學習知識。
(三)根據學情,進行教材重構
在高中歷史《中外綱要》的教學過程當中,高中歷史老師應該根據當前學情和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和整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教師需要摒棄傳統教學課堂,堅持在高中歷史學科核心價值觀引領前提之下,對教材進行合理整購,例如我們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和發展》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從我國建立社會主義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發展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現是為我國的發展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它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同時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四)走出課本,增加課堂活力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適當的走出課本,結合一些戶外活動或歷史史實,讓學生從真實的體驗中來學習歷史,創建歷史學科思維,培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例如我們在學習《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勝利》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尋找歷史史實,讓學生了解史實材料或觀看歷史真實視頻,讓學生能夠真切的了解到當時歷史情境,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去參觀歷史文化館,來了解這一部分史實,教師再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通過實踐和課本學習能夠正確的評價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關系和作用,能夠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建立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結束語
高中課堂中增加《中外歷史綱要》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完全摒棄了現行的政治、經濟、文化專題史編撰的模式,重新回歸了通識體系,合成之后形成了基本以政治史為主,涉及文化、經濟的形式,并且保留了之前課程標準中的知識點,體現了一定的延續性,所以教師應該熟練掌握課本,并且能夠靈活運用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張海鵬.統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適應和掌握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的意見[J].課程.教材.教法,2019,(9):21-32.
[2]郭井生,李靜.統編高中歷史教材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思考——以第一單元第1課的設計為例[J].歷史教學,2020,(5):3-10.
[3]鄭婷婷.如何破解高中歷史教材“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以“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課為例[J].歷史教學,2020,(1):19-24.
[4]宋景田.研讀教材編寫特點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統編版高中歷史教材使用與教學策略建議[J].基礎教育論壇,2019,(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