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明 陶榮 晁琛 謝永鑫
摘要:配電網在當前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可靠穩定性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目前,我國配電網運行過程中,由于設備還不夠成熟、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以及配電網本身的復雜性,造成其運行過程中有很多故障發生。所以必須要定期的對配電網進行檢修和維護,避免配電網發生故障而導致輸電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配電網運行中的故障檢測技術及解決方法,可供參考。
關鍵詞:配電網運行;故障檢測技術;解決方法
1配電網運行期問的問題分析
1.1不合理的配電網結構
(1)配電變壓設備數量少且存在不合理的分布,范圍廣是一般低壓供電線路具有的特點,并且會存在嚴重的線損問題,因此電壓降低問題比較容易出現,如果處于用電高峰期,人們的正常需求得不到供給電壓的滿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用電的穩定性。
(2)不合理的開關傳動設備。由于傳動設備不合理,并且需要采取相同的方法進行線路的開啟及關閉,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導致發生事故。
(3)分段斷路器的繼電保護設備的不科學。電網系統中的斷路設備比較少,操作技術比較陳舊,因此不適合進行遠距離的操作。如果線路出現問題就會大區域的斷電,此外,主干線路及分支線路中的斷路設備較少,替代的設備可以選擇高壓熔斷設備,由于用電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線路分支的負荷也越來越大,容易出現停電的情況。
(4)變電站的不合理分布,由于分布的不合理導致線路之間的距離太長且分支線路少,增加了線路的損耗,供電的質量受到較大的不良影響。
1.2雷擊引起的過電壓
隨著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大,在城市和鄉村人口密集區域,配電網的分布較為密集,很容易受到雷電的影響。在一些雷電頻發的區域,由于雷擊引起的過電壓事故是造成配電網運行故障的一個主要的原因。由于雷擊是自然現象,而且無法進行準確預測,因此就給配電網保護帶來了很大困擾。在雷擊的情況下,如果電流不能及時導地,產生的殘余電壓相對較高,就會導致雷擊區域的配電網發生跳閘停電故障。
1.3較差的配電運行環境
(1)很多房地產因為被外力影響而獲得了很快的開發進程,由于發展需要使得大量的房屋被拆遷,因此很多線路的處境比較危險。如有的車輛不小心碰撞了電網路線探桿,導致斷電情況的出現。
(2)高壓線、低壓線、電話線、閉路線以及網線等被同時安裝在一個電線桿上,所以對線路進行日常維護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安全事故比較容易發生。
(3)污閃問題的存在。通常線路單向接地或者燒傷問題會因為配電網的污閃而導致,因為大部分在配電網上的絕緣子沒有防污性能,因此灰塵很容易堆積在其下部的溝槽內,尤其是在城市邊緣,配電網會累積更多的灰塵。
1.4配電網內部電流超過額定電壓
在配電網的結構中,電容器和地面連接保護系統沒有連接,電網在運行過程中會容易出現弧光接電壓,燒毀系統內部電容,導致配電網系統出現癱瘓。目前我國配電網主要使用磁鐵式電壓互感器,當遇到雷電的襲擊后,磁鐵會產生諧振,絕緣體出現閃絡,嚴重時會導致互感器出現爆炸,從而造成比較大的威脅。
1.5配電網本身的損耗較大
高能耗的電壓設備依然存在于部分電網運行中,電網損耗被大大增加;調節電壓的裝置沒有被裝在變壓設備中,在用電的高峰階段是不可以調整電壓的,在用電量較低階段線路的損耗會增加;就地補償設備的缺失,在一些電網線路中存在一些無功的電流,線路的耗能被增加。因此在受到雷電的襲擊時,電流無法有效竄地的情況下,產生的殘壓比較高,導致配電網強雷區域出現安全問題和故障。
2配電網運行中的問題及解決
2.1配電網的結構優化設計
在對配電網內部結構進行優化設計的時候,首先就需要考慮配電網的穩定性,通常,拉手形式的環網結構應該運用到實際的電網運行中,其自身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如果電網本身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還可以考慮引用雙向回線的結構,這種結構也具有很大的自身優勢,但是與環網結構相比,雙向回線結構的成本略高,在運用該結構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考慮經濟效益。
2.2配電網結構的改進方法
對配電網結構進行改進的時候一定要從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考慮。合理的配電網結構是電路順利運行的必要條件。所以有關部門有必要定期的對不合理線路進行整改,在整改線路的時候主要應該針對一些居民較多的地區,因為居民較多地區的線路往較亂,一旦發生安全隱患其后果也較為嚴重,所以加強對居民區內部的線路進行結構改進是很有必要的。還應該對一些老舊的設備進行定期的更新,老舊的設備不僅會影響配電網的正常工作,還會對配電局的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有關部門應該及時的對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只有在保證配電網能夠安全運行的情況下,才有利于做好日常的維修與檢測工作。
2.3提升配電網工作質量
如果配電網長時間處于惡劣工作環境,便會對其工作質量產生影響,為此,一般可通過加裝防護措施的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實踐中,要與相關氣象部門做好溝通,妥善落實好相關防雷設備的安裝工作,同時還要熟練掌握雷區面積,通過精準的計算和分析,對容易遭受雷擊的區域進行核實,并進行重點關注。絕緣子能夠增強線路避雷能力,實踐過程中,要對一些陳舊的絕緣子進行淘汰處理,并對其進行定期更新,以確保其防雷性能的充分穩定發揮。此外,在對配電網結構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結構的供電安全性和穩定性。
2.4新技術與方法的引入
為了確保配電網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安全穩定的運行,就一定要不斷的對其進行設備改進。所以應該積極的引進新的技術和方法,例如在一些時候會出現配電網單相接地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利用信號源將特殊信號注入在母線非故障相與地間,這樣對于故障的解決和排除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2.5雷擊故障處理技術
對于由于雷電攻擊而產生的配電網運行故障問題,在具體處理過程中,首先要實時檢測線路運行狀態,對絕緣子進行更換,同時,還要檢查接地裝置的電阻值是否處于安全標準之內,同時排除裝置腐蝕問題。在必要的情況下,對于頻繁發生雷電攻擊現象的線路,可安裝智能可控放電避雷針裝置,該裝置一般是由底座、智能激發裝置、針頭等部件共同構成,屬于一個綜合性的保護系統。在雷雨天氣中,該裝置能夠在雷云放電之前,激發上行雷電先導,從而大幅度降低感應過電壓和放電電流,減輕雷電對線路的損害程度,實現對雷擊故障的有效處理。
3結語
總之,由于配電網與社會、民眾、企業等多方面都有著緊密關聯,其中出現任何故障都會造成一定影響與損失。因此,工作人員需要盡最大努力發現與解決配電網運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為了保證供電質量,使廣大用電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需要不斷改進配電施工技術,以使社會發展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段曉慶.信息化背景下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技術[J].科學與信息化,2017.
[2]鐘琦.電力配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防范措施[J].低碳世界,2017.
1:作者簡介:
馬祥明(1965.08.17),性別:男;籍貫:青海西寧;民族:漢;學歷:中專;職稱:高級技師:職務:配電運檢班班長:研究方向:配網檢修與運維;單位: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2:
作者簡介:
陶榮(1995.11.07),性別:男;籍貫:青海海南;民族:土族;學歷: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職務:班員:研究方向:配網自動化;單位: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3:
作者簡介:
晁琛(1996.08.10),性別男;籍貫青海樂都;民族漢;學歷;職稱助理工程師:職務班員:研究方向高電壓技術;單位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4:
作者簡介:
姓名:謝永鑫(1994.03.10—),性別:男;籍貫:青海湟中;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職務:研究方向;單位:城中供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