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水利灌溉是一項與水利資源、土地規劃以及農業生產技術都息息相關的綜合類工程,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對農業生產體系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何管理水利資源,以節約、高效的方式進行農業灌溉是現代農業工程中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就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業;水利灌溉;節約;管理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對我國經濟建設及糧食儲量的影響重大,特別是由于在耕地增量減少、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現有耕地的高產出,增加耕種效率同時節約生產資源是我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不僅如此,我國的淡水資源也較為緊張,每年種植業灌溉所消耗的淡水資源非常多,這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違背。因此在農業的發展中,應立即改善現有灌溉條件,及時采用更科學的灌溉工程建設對現有灌溉設施進行升級,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一、我國農業灌溉工程技術現狀
我國擁有14億人口,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國,每年需要消耗的糧食總量非常大,農業生產則是保證我國糧食儲量的首要因素,而灌溉技術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糧食產量以及生產周期。近年來,隨著各項農業技術的發展,更科學,更有效的灌溉方式已經在部分農業生產地區得到實際應用。無論是微噴帶灌溉系統、防堵滴灌帶、膜下微噴帶還是新型滲灌系統都極大的增加了農業灌溉的效率,也讓科學灌溉理念走進了廣大的農村,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時也有效節約了水資源,保護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讓高效、健康的農業生產成為可能。
但我們也應當明白,雖然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生產大國,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原因,我國的現代化農業灌溉工程技術起步較晚,早年間的發展也受到各類限制,因此導致部分偏遠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不到位,農戶對科學生產以及現代化農業灌溉的理念基礎還非常薄弱,水利灌溉設施嚴重不足,部分地區尚處于依靠人力、自然氣候進行灌溉的程度,農業產值常年位居低位,無法提升經濟效益。而有地方為了短期提升糧食產量,大量進行灌溉,而灌溉時沒有進行有效科學的管理,造成大量淡水資源浪費,同時,過度灌溉也會沖走土壤內部的微生物群落,讓土壤變得貧瘠,在反復耕種之后土壤會喪失農業可利用性,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在新農業發展的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加強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加強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目的
(一)節約水資源,有效保護土壤
我國淡水資源占世界總量的8%,相對于龐大的人口總量來說,我國的淡水資源非常稀缺,不僅如此,我國的水資源與季節以及河流有著非常強的相關性,淡水分布非常不均,在兩河流域以及支流地帶,水源較多,因此農業發展也較快。長江流域一直是我國高產糧地域,而少雨少河的北方地區,特別是寧夏、甘肅、新疆等地,淡水資源非常稀少,整體的飲用水基本靠其他地區來調配,因此這些地區本不適合大規模發展種植業。但若考慮到人民生活的經濟需要,近兩年來我國通過灌溉引流建設以及種植物篩選,讓這些干旱地區的居民可以種植一些耐旱且具有經濟效益的種植物。為保證灌溉用水與飲用水的健康供應,節約農業用水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通過農業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學建設,每公頃耕地用水量大幅下降,同時還能更有效地保護土壤,讓有限的土地有可重復利用、發展的價值,符合可持續發展價值觀。
(二)有效提高糧食產量
高效、科學的灌溉能夠讓農作物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同時也能保證土壤中的含氧量,讓作物能夠迅速成長,加快作物的成熟周期,提高糧食產量。傳統農業種植理論認為只有不停地灌溉作物,保證其處于多水的環境下,作物才能快速生長,而且果實豐碩,但現代農業科技理論打破了這一觀點。對于農作物來說,有效的水資源灌溉必不可少,但并不是無限量,無條件的盲目灌溉,應當根據農作物不同來決定合適的灌溉時機。例如傳統農業生產水稻時,常常會在水中插秧,在一定時間內都將作物放置在水中進行培育,但實際上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并不需要一直浸泡在水中,而是只要保證浸水時間即可,因此用科學的方法培育水稻,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產量,為糧食儲備提供基礎。
三、加強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節水意識,普及科學生產知識
目前,農業生產者對科學生產以及可持續性發展的認知尚不夠高,在許多地區,農戶為了追求短時經濟效益,經常會濫用農藥、過度灌溉以及使用大量化肥,這些手段雖然會在短時間內提升產量,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也讓土壤遭到不可逆的破壞,導致反復耕種效率下降,而農戶為了保證其經濟收益,往往會加大水資源以及化肥的使用,進一步導致土壤的破壞,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對農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十分不利。
為了提高農戶的科學生產知識,普及農業灌溉工程是農業水利灌溉工程建設的基礎。只有生產者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才能科學的利用現代化灌溉設施對作物進行科學有效的灌溉、維持生產。同時,也要通過政策機制的革新,來促進農戶自發的節約水資源,例如建立用水收費階梯制,實行用水責任到戶制,讓農戶多用水,多交錢,少用水,少交錢,以經濟成本控制農戶用水量。
(二)完善節水灌溉工程的基礎建設
灌溉工程的建設在短期內是無法實現經濟收益的,因此在生產戶中,這類基礎設施的建設熱情一直不高,導致許多地區的灌溉依然是靠人力、引流、氣候等較為原始的方式,這就導致的灌溉效率低,水資源利用不充分,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為了長期發展,應當向農戶大力宣傳水利灌溉工程建設的意義,用實際收益來說明灌溉工程建設帶來的好處,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到工程建設中來,以集資、政府引資的方式,來完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科學、高效的農業灌溉提供現代化的硬件基礎。
(三)做好水利工程的前期調研、確保工程質量
水利灌溉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會因地質、氣候條件以及水力資源便捷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工程建設之前,應當做好充分的前期調研,明確淡水的引流方向,以及解決水源問題。另外,土地劃分的問題也會給灌溉系統的建設帶來阻礙,設計方應當盡可能地保證在該區域內,灌溉系統能夠照顧到所有農戶的耕種區域,讓這一區域的農戶都能均等的享受水利資源,這樣灌溉工程的建設阻礙以及后期運營難度就會大幅減小。
農業灌溉系統是一個會持續多年使用的公共基礎設施,因此在設計、施工時應當充分考慮長久使用后設施的可靠性問題,確保農戶在長時間內能夠享受到灌溉工程對其帶來的實際收益。
四、結語
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系統是我國農業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有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資源,才能在生產與環境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為我國的糧食產量增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超.加強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大科技,2019,(003):119-120.
[2]?? 張曉宇.加強農業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v.46(05):257-259.
[3]?? 郭艷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046):271-272.
[4]?? 張繼元.農業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及其策略[J].低碳世界,2019.(052):277-281
作者簡介:
辛東虹(1972-)女,大專學歷,工程師,主要從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的設計、施工以及資料整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