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魏魏 馮昌敬
摘要: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很難滿足土木工程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院校的各種技能大賽很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枯燥性、缺乏直觀性、課時少等特點,以崗位從業技能仿真大賽為例闡述賽教融合模式下新型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探索。
關鍵詞:賽教融合;崗位從業技能仿真大賽;土木工程
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嘗試運用新技術,教育行業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當前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職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日趨激烈的技能競賽已進入了白熱化,在全國各級的技能競賽中,土木工程的賽項所占比例相對而言是比較大的。如何正確的運用技能競賽,探索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專業知識的趣味性、實用性、直觀性方面進行改革。參加職業技能競賽不僅可以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素質,已成為各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熱點。本文通過崗位從業技能仿真技能大賽探索“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給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的一系列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本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崗位從業技能仿真大賽
數字建模、傳感互聯、虛擬全息、增強交互、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建筑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展新興技術,加快建筑行業數字化人才培養,積極回應相關院校及社會各界的需要,中國建設教育協會研究決定舉辦的“全國高等院校BIM技能大賽”,崗位從業技能仿真大賽屬于其中一種。崗位從業技能大賽以游戲化的界面,真實場景的模擬施工現場。該賽項通過施工現場的5 個角色:施工員、測量員、質量安全員、材料實驗員、預算員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分。該比賽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圖紙的識讀、橫道圖的優化、工程量計算、合同管理、施工工藝掌握、資料制作與報審、工程驗收規范、施工現場文明規范、施工階段項目的質量、進度、成本管理等知識技能。
二、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涉及面廣,教學課時偏少,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充分講解相應理論知識,如何在較少的課時內,將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內容講解透徹,使學生掌握有關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知識值得探討。
第二,傳統課堂教學手段多以“粉筆+ 黑板+ 多媒體”為主,教師“滿堂灌”,缺少生動的教學案例,效果不佳。課程知識點、重點及邏輯結構難以直觀表達,部分學生空間想象力較差,無法很好理解課程內容,學習難度很大。課程知識點之間相對獨立,學生缺乏綜合應用實踐的機會,不能靈活應用知識。
第三,工程項目具有施工周期長,單件性和固定性特點,學生在校難以完整實現實踐教學,操作難度大,教學工地由于實習時間周期短、工程跨度大,而滿足不了學生實踐需求。同時,大量學生分布到工程現場實習存在安全隱患,施工企業還要支付一定的實習費用,因此,很多施工單位不愿意接納實習生。這樣就造成很多課程的實習受限,只能流于形式,影響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
第四,在高校實踐教學體系中,由于缺乏現場經驗豐富的專業實踐課教師,很多學校的實踐課程由理論課程教師擔任,導致學生的實踐效果不佳。
三、賽教融合的實施過程
(一)講解教學內容時瞄準崗位從業技能大賽
崗位從業技能大賽結合最緊密的課程是土木工程施工和工程建設法規,傳統課堂上教師在講解該部分知識的時候過于抽象,缺乏趣味,賽教融合模式下,教師講解該部分內容時可以結合崗位從業技能大賽的設置讓學生印象深刻的掌握知識點,同時也可以提高比賽成績。教師自身也可以得到提高。
(二)創建參賽人才儲備庫,提高教師的師資力量
BIM技術的實踐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并熟練地掌握軟件應用方法。BIM師資力量是BIM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鑒于掌握BIM的師資比較缺乏,我院組織專業教師參加BIM相關培訓、講座并取得一定成效。另外,提高低年級學生參賽意識,在應用實踐小學期內,鼓勵學生參加該賽項的練習,并給與一定的鼓勵。已參賽的高年級同學參與對低年級學生的參賽指導,通過這種傳幫帶的模式,快速組建參賽人才儲備庫,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四、賽教融合的成效
(一)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的提高
崗位從業技能大賽屬于團隊比賽,通過該比賽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該賽項從報名練習到最終比賽歷時將近一年的時間,學生為了比賽,要掌握很多平時沒有興趣背誦的知識點,通過多次練習,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2018年全國BIM應用技能大賽中取得單項優秀獎和獎金。
(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傳統教學模式下,很多專業課程的知識點由于涉及到實踐,無法直觀了解,比如腳手架的安裝,通過比賽學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安裝過程,這種視覺體驗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使學習過程比較輕松,同時,競賽讓安靜的學習課堂變成活潑的競賽現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在游戲化的平臺中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提交作業。
(三)提高專業教師的知識儲備
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參加比賽,教師需要提前掌握軟件和相關知識的應用,通過比賽可以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視野。通過同等院校之間的競爭交流,分析學生與其他院校學生存在的差別,以便有針對性的改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 孟紅霞“.賽教融合”模式下VR虛擬現實方向課程教學實踐改革[J].教學改革,2018.
[2]?? 袁勁松,羅杰紅,楊偉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學術探討,2016.
[3]?? 劉立,徐立強,楊偉明.BIM仿真實訓在核心課程《建筑工程施工》教學改革中的探索[J].經濟.管理.綜述,2019.
[4]?? 于露.以職業技能競賽促進建工專業建設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
作者簡介:
李魏魏(1991—),女,漢族,山東濟寧,碩士,青島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結構工程。
馮昌敬(1989—),男,漢族,山東菏澤,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