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要:科技的發展,不僅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很大程度上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21世紀是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國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面臨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當然,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有效整合稅收數據信息,成為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故本文對大數據在稅收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有效的分析,以為更好的降低稅收風險,做好風險管理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大數據;稅收風險管理;應用
智能化的信息時代,如何將大數據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結合,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我國的稅收工作來說,其是為保證社會公共需求而開展的工作,將大數據與稅收工作結合能夠有效提升稅收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稅收工作的風險,更好的滿足社會公共的需求,這也是我國稅務工作不斷追尋和探索的方向。
一、運用大數據做好稅收風險管理的實踐
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是為保障納稅人遵從納稅要求的基本工作,當然也是提高稅務機關主觀能動性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我國稅務機關當前的稅務工作來看,其稅收工作效率、稅收風險管理理念超前,倘若能在現有基礎上加強稅收風險防控工作的力度,我國的稅收工作定會有質的飛躍。
(一)利用大數據夯實稅收風險管理體系基礎
1994年,我國開始推行新稅制,即金稅三期工程。金稅三期工程的推進和落實,使得我國的稅收工作更加具體,收據的收集范圍更加廣泛、數據精確度也有很大的提高,稅務機關能夠借用稅務系統有效掌握納稅人整個生命活動周期內的所有數據,推動了稅務信息化的進程。當然,這一切都是依托于大數據基礎之上的,可以說稅收工作社會化的發展速度,完全取決于大數據工作的開展和落實。而我國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也在此基礎上更加完善,更加利于稅務機關開展與之相關的稅收工作。
(二)利用大數據搭建稅收風險管理平臺
自金稅三期工程全面落實以后,我國開始利用大數據搭建稅收風險管理平臺,有效實現了稅務信息共享。稅收風險管理平臺的搭建,有效幫助稅務機關實現了數據自動分析,有助于提高稅務風險管理系統的風險識別能力,據此形成的數據采集、風險識別、數據處理、任務發布與信息公開等的風險管理鏈條,有效提升了稅務機關的工作效率[1]。在稅務機關人員進行納稅人信息處理時,只需輸入納稅人相關的納稅識別號,稅務風險管理系統便會自動搜索納稅人相關的信息,在“企業疑點診斷庫”中篩選和識別納稅人相關的“疑點”,將“疑點”進行匯總,呈現在辦稅人員的計算機屏幕中,且“疑點”識別工作幾乎可以說是瞬間完成的,能夠有效降低稅收工作的風險,提升辦稅人員的工作效率。
(三)利用大數據落實稅收風險管理工作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其在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資產數據管理平臺,第三方信息管理軟件,發票分析系統,風險分析管理系統,各種軟件如雨后春筍般顯現出來,隨著這些軟件和金稅系統的配合使用,同時在各項稅務工作中推進與落實,我國的稅收管理工作逐步步入簡潔,高效。而且納稅人的稅務信息已實現與財政、工商、國土、房管、供電、公安、交通等部門的共享,不僅有效完善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更是實現了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聯動,通過納稅人的稅務信息對納稅人的其他行為進行了有效的約束,對我國的稅務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有很好的推進作用,進一步完善了政府的管理工作。
二、大數據時代下稅收風險管理的完善對策
(一)樹立大數據治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識
做好大數據時代下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首先要樹立相關的意識,要求稅務機關重視大數據時代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才能將大數據有效應用于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強化“以數治稅”的稅收風險管理理念。即用大數據治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的特點。稅務機關人員要具備這種意識,重視大數據技術,學習大數據技術,尤其是基層稅務機關人員,要懂得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相關的稅務工作,例如查找納稅人稅務疑點、進行稅務風險排查等。
第二,改變以往的稅收征管模式。稅務機關要能夠打破傳統,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點規劃各項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尤其是2019年 1月 1日,我國開始實行《電商法》,許多電商商家的經濟行為被約束,也被納入我國稅收征管體系中,稅務機關不能只依靠傳統的稅收征管模式開展相關工作,要結合大數據的特點,即實現海量信息的收集、處理、篩選和共享,實現各個部門相互之間的聯動和深度應用,形成全新的風險管理模式,有效保障我國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完善大數據時代稅收風險管理制度
完善大數據時代稅收風險管理制度,為稅務機關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從法律法規的層面入手。法律是人們行為準則的底線,而稅務工作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用法律法規約束納稅人的行為準則,能夠提升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就我國目前的稅收法律法規來說,仍有一部分完善的空間[2]。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工作,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提高稅法的立法層級,有效推動數據科學化管理稅收風險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利用法律的約束力,為稅務機關開展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為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奠定法律基礎。
其次,改變納稅人以及公眾的稅收法律觀念。我國公眾的稅收法律意識有待加強,從政府或稅務機關的角度出發,加強公眾的納稅意識,幫助公眾建立誠信納稅的價值觀,將誠信納稅與公眾的其他消費行為、生活行為、工作行為相關聯,形成一致性的制約,即納稅人出現不誠信納稅行為或是其他稅收風險疑點時,大數據技術便會將這種行為與納稅人的信息進行關聯,納稅人的其他行為會受到制約,且這種制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以此來提高公眾的誠信納稅意識。
最后,稅務機關要加大對偷稅、漏稅等行為的處罰力度。稅務機關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搭建稅收風險管理平臺,對納稅人的信息進行全面的收集和處理,一旦納稅人出現偷稅漏稅的行為,迅速在系統中警示,加大對納稅人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有效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提升納稅遵從度[3]。
(三)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
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保證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稅務機關需要通過提升涉稅數據的采集以及應用能力,來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首先,稅務機關需要在現有的稅務系統基礎之上,拓寬稅務數據的采集范圍,通過掌握納稅人的財務情況、收入情況以及收入來源、財產儲備等信息,來降低稅收工作的風險,實現所有信息的聯動[4]。其次,稅務機關需要加強對所收集數據的應用,即利用大數據為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提供精準方向。
三、結語
總而言之,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不僅能夠有效保障我國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能夠實現稅務部門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聯動。在大數據時代,稅務機關一定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有效實現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數字化,為稅務稅收工作提供保障,以更好的滿足公眾的社會公眾需求。稅務機關可以通過樹立大數據治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識、完善大數據時代稅收風險管理制度、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等方式,更好的提升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琦莉.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稅務風險防控探討[J].財訊,2018,(18):108-108.
[2]?? 馬紅梅.財稅大數據在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財會,2018,(5):32-35.
[3]?? 徐壁.基于大數據的稅收風險管理研究與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417(23):102-103.
[4]?? 牛娜.大數據背景下我國稅收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淺析[J].知識經濟,2019,(1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