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梁穎欣 鐘倩儀 莫嘉玲 梁曉宜
摘要: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的競爭壓力導致了群體面對著諸多方面的壓力。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大大加深了群體的壓力,本文通過探討在新冠疫情下群體的壓力源以及解壓產品的市場現狀,針對解壓產品的不足之處結合疫情情況以及互聯網背景為解壓產品的市場開發提出了幾點對策,為解壓產品的設計與市場開發增加活力。
關鍵詞:新冠疫情;群體壓力源;解壓產品;解壓對策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牽動著億萬民眾的心,民眾每天都在關注疫情地動態,湖北多地封城、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延遲復工10多天,全國旅游團禁止出行,眾多娛樂場所停止營業,春節電影檔全部撤檔等等。區域隔離、人口流動受限、假期延長,無可避免的都會阻礙經濟活動的發展。這場緊急的公共衛生事故,給社會各群體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居家隔離的防疫模式大大改變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恐慌與猜忌,謠言四起加劇了群體的壓力。美國哈里斯調查中心發布信息稱:人體60%-90%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尋找合適的方式解壓非常重要,解壓產品作為可供群體選擇的解壓方式之一,開發及優化的解壓產品以滿足和適應疫情的需求對解壓產品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群體壓力源分析
(一)經濟壓力
2020年 1月下旬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了中國經濟迎頭一擊,中國經濟面臨08年金融危機后的又一個寒冬。現金流緊張,市場需求減少,供過于求,企業庫存大量積壓,商品難以變現,租金以及人工成本等等,都加劇著企業家的經濟壓力。除去企業家,還有車貸房貸一族、無積蓄的年輕人等工薪一族,勞動收入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一旦勞動收入停止或者減少,將會給他們的經濟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危機下,群體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經濟實力還能支撐多久,另一方面是在復工后,企業的經營能不能承受疫情的沖擊,對自己的經濟收入的影響會不會很大,群體心中越來越焦慮,社會還普遍存在壓力調節失衡的現象,伴隨著出現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二)職業壓力
新冠肺炎的突然襲來,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未知的改變給勞動者們帶來了有形無形的壓力。面對疫情,處在抗疫一線的工作者,他們有醫生、軍人、志愿者等等,在高強度工作環境下,身心上承受著高于平時的職業壓力。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成了更大的一個難題,疫情導致企業降低工資、減少崗位,使得畢業生實習中斷,求職受阻;智聯招聘基于全國38個核心城市2 月17日至2 月21日的招聘和求職大數據分析認為,與2019年同期相比,復工第三周招聘職位數下降57.27%,平均招聘薪酬環比下降2.35%(中研網)。而在疫情的重擊下,中小型企業面臨倒閉、破產的境地,失業人群的數量也就隨之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失業人數已達到4340萬,到2020年 4月的失業率已達到6.0%(中研網)。這些“無業民眾”,承受的壓力更是復雜多樣,而勞動者是國家積極發展的“血液”,如何幫助勞動者們緩解壓力,是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
(三)環境壓力
環境壓力是指在環境發生變化或者特殊環境下引起的心理變化,環境中的壓力事件、重大變化等都會造成個體的心理變化,影響人們的生活。疫情爆發后,武漢封城,各個城市都在人流密集區域設點測溫、進行入境管制,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大大改變了群體的生活以及出行方式。在高壓的監控環境下,群體仍會頻繁猜測自己或親友是否會感染或被傳染,總是小心翼翼,縮小社交范圍。而患新冠肺炎被隔離的人因為緊張、擔心自己的性命以及家人的安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和紊亂癥狀,包括情緒低落、焦慮、情緒衰竭、抑郁和創傷后的應激障礙等。嚴峻的疫情之下,大部分人都受到各種壓力或不良情緒的影響,積極的尋找合適自己的解壓和宣泄情緒的方式,通過個人努力和他人的幫助進行壓力或情緒調節非常重要。
(四)情感壓力
情感壓力是指在和人相處的過程中,為了得到或維持感情所承受的壓力,一般來自親人、愛人和朋友。首先,從武漢到境外國家城市封鎖,學子在外求學,外來務工人員異地工作,醫護人員逆風而行等等,身上背負著親朋好友的牽掛與對家人的思念。其次,較長時間的被動接觸容易使得家庭成員間的代際差異得以顯現,矛盾得以充分暴露和升級,原本和美的家庭氛圍變得沉重,從而使得維持家庭成員間的良好感情的壓力驟增。除此之外在與朋友和伴侶之間,因為長期通過線上的文字和表情包的交流產生的隔閡與誤解,如何維持朋友、伴侶間的情感關系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壓力來源。面對緊張的新冠疫情,有家不得歸、被迫隔離、線上線下的交流倦怠導致的情緒失落、擔心、焦慮、矛盾糾紛,都在影響著群體心理狀態的變化,壓力調節失敗大大增加了人們患上心理疾病的風險。
二、解壓產品的市場現狀
(一)群體對解壓產品的認識提高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下,群體的壓力感直線攀升,沉重的壓力危害著群體的身心健康。據研究顯示,社會上有95%上的人表示自己承受著壓力,由壓力導致的亞健康影響著日?;顒?。隨著生活質量提高,人們對于解壓的認知也逐漸提高,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逃避自己精神世界產生的問題,不再會將其視為一種難以言喻的“病”,開始對解壓產品進行探索,解壓產品的樂趣逐漸被群體發現,解壓產品的玩法和價值也被不斷的發掘與認識,很多上班族根據個人喜好選擇購買各種類型的“解壓產品”,欲使工作和解壓互不耽誤。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解壓產品如解壓魔方的平均月銷量為2679份,而普通魔方為188份,減壓葡萄發泄球為7000份,解壓粘靶球為8565份等等,銷量都相當可觀。因此,現下解壓市場擁有較為廣泛的消費群體,且解壓產品的發展前景是十分開闊的。
(二)產品的解壓效能不足
后疫情階段中國經濟市場重新開盤,人們所面臨的經濟條件不樂觀、疫情的焦慮等壓力持續上漲,壓力處理不當會引起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癥。他們礙于面子和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少會去看心理醫生,而是會選擇解壓產品幫助自己緩解壓力,但是很多解壓產品存在效能不足的現象,對壓力前期的人會有一定的作用,對壓力中后期群體而言效果甚微。一方面,市面上的解壓產品存在治標不治本的缺陷,有的產品使用指示不明確和過程繁雜會引起使用者暴躁、煩悶的情緒達不到解壓的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壓力。另一方面,解壓產品的解壓效果沒有權威機構的認證,有些商家借助互聯網對其解壓功效夸大其詞誤導消費者。產品效能不足揭示解壓市場的欠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設計解壓產品,彌補其缺陷。
(三)可供選擇的解壓產品單一
市場中我們常見的解壓產品有:解壓玩具(如指尖陀螺、指尖猴子、尖叫雞等)、功能性解壓產品(如減壓神器——巨型Enter鍵等)、休閑解壓中心(如情緒發泄屋、VR體驗館等)。生產地主要以河南鄭州、浙江義烏和廣東東莞為主,常見的宣泄人由鄭州佳碩教學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解壓棉花泥以東莞宇然玩具有限公司生產為主、發泄葡萄球由義烏市雙彩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等等,但通過觀察發現市場上的主流解壓產品仍然較為單一,其主要表現為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以及解壓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單一操作,沒有進行產品的組合。
一般地,解壓產品可分為發泄類、治愈類和場景類三大類別。目前市場上的解壓產品以發泄類產品為主例如尖叫屋、發泄水球、發泄壺等。事實上,不管是尖叫屋、發泄壺還是發泄水球,其本質都是為目標群體提供快速宣泄壓力的載體,并不能起到治愈根本的作用。而治愈類產品例如解壓APP則可提供專業的咨詢師和具體的自助式解壓步驟,為目標群體找到壓力源和相應的壓力解決方案,從而實現真正的解壓。場景類產品例如VR設備則可提供虛擬現實的場景,讓目標群體沉浸于其中,從而達到緩解壓力的作用。以上三類產品均可見于當前的解壓市場上,但在實際操作中,三類產品呈互相獨立的狀態,缺乏交叉使用。
(四)解壓產品缺乏安全性
人們工作與生活壓力都很大,生活節奏快速,但基于金錢、時間的前提,并非所有人都會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或者去專門解壓場所進行緩解壓力,就會選擇一些性價比較高的解壓產品。例如一些具有科技、益智和游戲性質的,類似魔方、創意黑科技等的一類產品,其平均價格在30-40元左右;還有關于手工類或收藏類的解壓產品,以細致做工,精美形象獲得顧客青睞,如盲盒、史萊姆解壓泥等,其價格多為五六十元到幾千元不等,在疫情的影響下,解壓產品的市場需求擴大,但市場上的大部分解壓產品存在很大的隱患,安全性沒有保障。市場上的解壓產品有:指針陀螺、“巴克球”(磁力珠)、塑料玩具(如尖叫雞)、解壓骰子等,此類型的解壓玩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如:指針陀螺的材質堅硬,葉片鋒利;巴克球表面常采用鍍鎳等方式處理,皮膚長期接觸鎳,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尖叫雞”尖叫雞塑化劑超標407倍,長期接觸增加患癌風險除此之外,部分解壓產品外包裝上無注相關警示語、適用年齡和使用方法。隨時解壓、隨地解壓、便攜解壓是解壓產品流行的初衷,但是保證解壓產品的安全性是產品研發的重要工作。
三、解壓產品的市場開發對策
(一)明確產品定位
明確產品定位,準確傳達產品理念是開發解壓產品市場的第一步。在進行產品設計環節時,從解壓產品的功能、材質、趣味上等的方面出發,通過專業科學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例如根據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的特點,在解壓產品的定位上,就應該偏向設計一些小型、便捷、易操作且方便郵寄的產品;結合社會的發展方向,解壓產品設計就要具有互聯網特點,迎合大眾的口味,跟上時代的潮流;從不同壓力主體角度出發,就可以設計定制化與特色化的產品服務理念等等,明確產品的定位,準確地將不同解壓產品的產品理念傳達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解壓產品,從而改善消費者盲目選擇解壓產品導致解壓體驗感較低的現狀,有效的緩解群體壓力。
(二)提高解壓產品安全性
解壓產品是人們緩解壓力過程中最好的“參與者”,通過解壓產品的輔助,人們的壓力可得到緩解。解壓產品應具有安全性、適齡性、激勵性、生動性等特點,特別要重視在安全性上的嚴查。首先,在產品的開發設計中要明確存在壓力人群的性質和特點,基于市場調查的開發不可缺少的,了解壓力出現與難以排解的原因,在產品設計上,解壓產品的設計可以是情感化的;其次,解壓產品的的材質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性,使用金屬、塑料材質生產解壓產品時,需注意材質的安全性以及材質與產品使用方法相融合;再者,研發后的產品要進行安全測試檢驗,杜絕因產品安全問題危及使用者生命的現象;最后,解壓產品應具備標準的包裝盒(袋),警示語、使用方法、適用年齡等,都需體現在解壓產品的包裝上。一般而言,產品是基于功能和審美的綜合要求,安全性是功能和審美的內在構成要素,解壓產品的安全性一定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關卡。
(三)擴充與整合解壓產品
目前市場上的解壓產品款式多樣,但品種較為單一,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也缺乏產品的組合,從而使得解壓產品的解壓的效果得不到彰顯。為了解決解壓產品的單一性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對治愈類、場景類等解壓產品數量進行擴充,另一方面要整合各類解壓產品的優勢,在實際的解壓過程中使用各類產品組合,從而取得最有的解壓方案和解壓效果。
在疫情期間,線下交流被阻斷,但是情感的宣泄仍是壓力排解的重要途徑,擴充線上的情感宣泄途徑,例如治愈類產品“匿名樹洞”和“你的天使”,為壓力群體構建臨時的、相對靈活的情感宣泄媒介,“匿名樹洞”引導群體有序、理性的排解壓力并需求幫助;“你的天使”讓壓力群體成為彼此的守護者。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整合發泄類、治愈類和場景類等解壓產品的優勢,針對不同的壓力類型設置最優產品組合。例如情感類壓力可采用治愈類加場景類產品組合的解壓方案,即在向心理咨詢師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融入虛擬場景,使解壓方案更加多樣化和有效。
(四)結合互聯網進行解壓產品宣傳
在疫情前,解壓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有:線上銷售(如京東、淘寶等)、線下銷售(如門店管理、零售商)、企業合作等。受疫情的影響,線下銷售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單一的傳統的宣傳方式不再滿足企業營銷需求。群體的生活與出行方式受到改變的情況下,網絡購物成為了疫情期間群體主要的消費方式,短視頻APP以及各種直播平臺催生了一大批網絡主播直播帶貨,明星、網紅、品牌創始人紛紛開始了各具特色的直播宣傳。直播帶貨主要是一些實體商品,且具有年輕化、進入門檻低、受眾廣等特點,為解壓產品的宣傳提供了新的選擇空間,根據解壓產品自身的特色,也可以選擇帶貨主播、明星的直播和拍小視頻的方式,制定具有產品特色的宣傳方案,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解壓產品,了解產品的作用,另外通過產品的銷售量、視頻的播放量評測解壓產品的宣傳效果,直播帶貨的宣傳方式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旦利用不好影響巨大,所以在進行網絡直播宣傳要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確保產品的功效。
四、結論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導致社會群體的壓力普遍上升,在此背景下,解壓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背景,通過探討解壓產品在市場上的現狀,為未來解壓產品在市場上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使解壓產品在設計上更好的吸引與服務受眾,增強群體的解壓體驗感,增強群體幸福感,有效的緩解社會矛盾。
參考文獻:
[1]?? 彭達楓.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營銷模式創新[J].中外企業家,2020(18):105-106.
[2]? 趙瓊,嚴凱,廖韻琪,鐘娟涓,程鈺竣.壓力緩解市場探究[C].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勞動保障研究會議論文集(四).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四川勞動保障雜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30-32.
[3]?? 趙紫汝.高校心理輔導室解壓產品設計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9.
[4]?? 李維立,萬夢雪.基于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癥)患者的無障礙設計研究——以解壓發泄類產品為例[J].工業設計,2017(09):41-43.
作者簡介:
安琪(1996-),女,廣東茂名,廣州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本文指導老師:葉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