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依汗古麗?依沙克
摘要:本文選取胡楊、鹽豆木、黑果枸杞與甘草共4 種植物作為研究對象,采用ArcGIS10.2軟件與MaxEnt模型進行預測分析。研究結果表明,4種植物的最佳適生條件為平均濕度大于60%,等溫性為36~36.5,晝夜溫差低于25°C或位于27.25~27.5°C之間,且1 月最低溫在-20°C以上。
關鍵詞:適生區;氣象因子;生態恢復
0引言
植物群落對于生態恢復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通過合理選定適生區進行退化植物群落的再植與填補,能夠有效改善受損生態系統,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修復工作提供借鑒價值。
1材料與方法
1.1? 區域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部,地處73°40′~96°18′E與34°25′~48°10′N之間,具有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征,晝夜溫差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低于-20°C、最熱月(7月)的平均氣溫高于33°C,年日照時間為2500~3500h,年均降水量150m,屬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氣候區。
1.2? 研究方法
采用ArcGIS10.2軟件生成研究區域地圖,結合野外調查結果獲取4 種植物的位置數據,經篩選后共整理出154條樣本數據,以CSV文件格式進行存儲備用。在環境因子的設計上,從中國氣象數據網中收集30年間的氣象數據,選取海拔、年均溫、晝夜溫差、等溫性、1月最低溫、7月最高溫、年日照時數、平均相對濕度、年平均氣壓共9 項指標作為環境因子,經軟件處理后生成ASCⅡ碼。
選取MaxEnt模型進行預測分析,依照25%和75%的比例將樣本數據劃分為測試集和訓練集,將最大迭代次數設為500次,獲取到植物的適生強度數據,并利用AUC值進行預測精度檢驗,采用刀切法檢驗各環境因子的貢獻度。在模型預測結果的精度評價上,當AUC值<0.6時說明實驗失敗,AUC值處于0.6~0.7、0.7~0.8、0.8~0.9、0.9~1.0范圍內時分別對應“較差”“、一般”“、準確”“、極高”的評語等級。選取分布概率P作為界定植物適生強度等級的指標,當P為0.1時記為“非適生區”,P取值為0.2~0.4、0.5~0.7、0.8~1.0時分別對應“低度適生區”“、中度適生區”和“高度適生區”。
2結果與分析
2.1? 胡楊
胡楊的高度適生區廣泛分布在全疆境內,包含阿爾泰山西側、天山北側、博州和伊犁州以及南部阿圖什市一帶,覆蓋面積為12.598萬km2、占比7.7%;中度適生區緊鄰高度適生區分布,包含南疆圖木舒克、阿克蘇、和田、巴州與北疆塔城等地區,覆蓋面積為53.966萬km2、占比33.1%;低度適生區呈輻射擴散分布,由中度適生區向東南部推移,覆蓋面積為87.028萬km2、占比53.3%。整體來看,胡楊的適生區主要位于新疆北部地區。基于MaxEnt模型測得AUC均值為0.8534,精度評價結果為“準確”;其適生條件為平均濕度61%,晝夜溫差保持在<25.5°C或25.5~27.25°C范圍內。
2.2? 鹽豆木
鹽豆木的高度適生區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區、天山東部吐魯番市、博州與伊犁州以及南疆阿克蘇、和田等地區,覆蓋面積為9.791萬km2、占比6.0%;中度適生區集中分布在天山北部一帶與南部阿克蘇、喀什兩地區,覆蓋面積為53.101萬km2、占比32.5%;低度適生區則臨近高、中度適生區,并向西南部延伸,覆蓋面積為72.357萬km2、占比44.3%;非適生區集中分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與昆侖山地區,覆蓋面積為27.916萬km2、占比17.1%。整體來看,鹽豆木的適生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且在北部地區的適生強度優于南部。基于MaxEnt模型測得AUC均值為0.837,精度評價結果為“準確”;其適生條件為等溫性保持在36~37.5范圍內,1月最低溫超過-20°C。
2.3? 黑果枸杞
黑果枸杞的高度適生區包含北疆烏魯木齊、昌吉與南疆庫爾勒、和田、阿克蘇、喀什等地區,覆蓋面積為11.505萬km2、占比7.1%;中度適生區緊鄰高度適生區,同時涉及到塔城、哈密一帶,覆蓋面積為57.018萬km2、占比34.9%;低度適生區呈零散分布狀態,緊鄰高、中度適生區,覆蓋面積為66.042萬km2、占比40.5%。整體來看,黑果枸杞在西南部的適生強度優于北部地區。基于MaxEnt模型測得AUC均值為0.808,精度評價結果為“準確”;其適生條件為等溫性保持在38.5~39.5范圍內,1月最低溫控制在-20~-25°C范圍內。
2.4? 甘草
甘草的高度適生區包含北疆塔城、吐魯番,南疆喀什、阿圖什,以及博州、伊犁州一帶,覆蓋面積為14.556萬km2、占比8.9%;中度適生區分布在北疆烏魯木齊、塔城、石河子與博斯騰湖的連接部位以及南疆阿克蘇周圍地區,覆蓋面積為35.297萬km2、占比21.6%;低度適生區緊鄰高、中度適生區,沿東南部地區發散,覆蓋面積為63.725萬km2、占比39.1%;非適生區則排除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為49.593萬km2、占比30.4%。整體來看,甘草的適生區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地區。基于MaxEnt模型測得AUC均值為0.903,精度評價結果為“極高”;其適生條件為等溫性<37,晝夜溫差<25.5°C或位于27~27.5°C之間。
3結論
總體來看,胡楊與鹽豆木的適生區分布相似度較高,黑果枸杞對環境的整體耐受性較高,甘草兼具生態與經濟價值,結合4 種植物的適生區分布特性進行植物群落的重構與栽培,對于新疆地區生態環境的恢復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鐘家驊,管文軻,易秀,等.荒漠化地區土壤理化性質及其對胡楊林生長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8,(04):138-142.
[2]?? 董鵬[1],張君[1],姜繼元[1],等.新疆7 個綠化樹種對高溫天氣的光合生理響應研究[J].綠洲農業科學與工程,2018(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