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少龍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地鐵的發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由于地鐵基本覆蓋整個城市,建筑工程龐大,管理也相對復雜,并且在地鐵運營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所以地鐵行車中安全事故防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文章在探討開展地鐵行車安全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對影響地鐵行車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出一些地鐵行車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措施。
關鍵詞:地鐵;行車安全事故;防范控制;管理
1引言
目前我國交通系統越來越發達,地鐵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同時,行車安全也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通過互聯網信息我們可以得知,因地鐵列車故障、脫軌等造成的行車事故時有發生,這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地鐵行車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與管理[1]。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大地鐵行車安全的宣傳力度,加強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貫徹落實地鐵行車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為人們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2開展地鐵行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出行方式,是加快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現階段,我國城鐵在大規模發展壯大,人們的出行也更加方便快捷。但因為地鐵的涉及范圍比較廣泛,相關人員很難準確把控地鐵行車安全問題,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面對地鐵行車事故的發生,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防范措施。為確保居民出行安全,相關部門應定期開展地鐵行車安全管理活動,提高全民出行安全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
3影響地鐵行車安全因素
3.1? 行車調度體系有待完善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有公交車、共享單車、地鐵等,每一種公共交通方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相比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地鐵出行更加安全,乘坐更加舒適,速度也比較快。但我國的地鐵建設處于發展初期,行車調度體系還不夠完整,有關工作人員在行車調度過程中,沒有具體的規章制度做參考,缺乏原則性規定的約束,只能憑借自己的習慣和日常經驗去摸索,導致很多操作不規范,很容易造成地鐵行車安全問題的發生。因此,加強地鐵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行車調度體系,對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人們出行安全起著關鍵性作用。
3.2? 地鐵行車設備有待更新
地鐵行車設備安全是確保交通安全的基礎,目前我國地鐵相關設備建設已經取得巨大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交通安全隱患,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在地鐵運行設備中沒能得到充分展示,在地鐵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人工操作,例如,地鐵在運行過程中,因遇到故障或是其他因素導致停車時間較長時,需要執勤人員提示乘客,對大家做出提醒,運行設備自動報警功能有待開發。為滿足地鐵正常工作運行需求,相關人員應進一步研究地鐵行車設備的自動化技術,促進我國地鐵行業建設。
3.3? 工作人員和乘客的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地鐵為人們提供了更加安全快捷的出行,成為城市居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但人們對地鐵行車安全的認識不夠充分,沒有合理有效的手段去規避事故發生,并且在遇到行車安全事故時,缺乏正確的應急措施。根據近些年城市地鐵行車安全事故調查結果得知,地鐵安全事故的發生通常會影響居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同時也影響城市地鐵網的正常交通秩序,打亂居民正常出行計劃[2]。相關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眾多地鐵行車安全事故中,人為因素是造成事故發生的關鍵,所以,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
4地鐵行車中安全事故防范控制措施
4.1? 建立健全一體化安全管理模式
為完善地鐵投資運營中的建設管理機制,打造健全一體化安全管理制度,相關部門應對地鐵的投資、建設、運營這三大主體進行整改完善,避免地鐵偏離主體化運行,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對施工的規劃,落實整體效果的設計,避免后期的運營出重大紕漏。在信息化、網絡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地鐵網絡化運營也成為地鐵運營發展的主要趨勢。相關人員應通過完善網絡化運營制度,減少技術的漏洞和網絡化運營方案實行出現的高風險問題,做到提前的預警和防范。其次,有關部門應加強地鐵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完善地鐵運營部門與新線工程的設計計劃,有效規避施工部門在溝通中出現的溝通不順暢,意見不統一等問題,從而有效推進地鐵建筑工程的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效益的增長。
4.2? 創新自動監視及自動報警系統
為了保證地鐵的安全運行,每個地鐵系統都應具備監測及自動報警系統(FAS)。FAS對于確保地鐵的安全以及正常運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地鐵各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受FAS系統保護的具體對象是全線車站、主變電所、車輛段及通信信號樓。地鐵FAS系統是一個高度可靠的安全系統,具有接線簡單,組網靈活,容易維修和擴展等優勢。
4.3? 加強對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
由于乘客素質對地鐵安全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居民的地鐵安全乘車意識的教育,減少由于乘客的失誤而產生的地鐵運營事故。另外,還要多加強對乘客在緊急情況下逃生自救知識的宣傳教育。例如相關安全管理部門應積極開展安全宣傳周活動,通過播放安全宣傳片、派發安全宣傳手冊、組織居民安全知識競賽等各種方式向乘客宣傳乘客安全相關知識。此外,近年來,幾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與地鐵工作人員的失職有關。所以務必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法制教育,技術教育,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調度指揮人員和車站作業人員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和嚴格執行規章規范,對行車安全有重要的意義[3]。地鐵運行是一個具有規律性的動態過程,在這個動態過程中要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行車工作的影響。
4.4? 優化安全風險評估制度
地鐵運營方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評估制度,以便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并將其消除。相關部門具體可以從建立完善的線網定期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建立完善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制式安全風險評估制度、針對地鐵客流量建立完善的科學性前瞻性檢測制度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完善的線網定期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并嚴格保證地鐵建設前期、試運營階段、驗收及運營階段等的安全生產,通過安全風險評估探尋、消除事故隱患;其次,建立完善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制式安全風險評估制度,依托安全法風險評估嚴格把控安全質量大關,嚴格實施安全準入標準,規避各類工程風險;此外,針對地鐵客流量建立完善的科學性、前瞻性檢測制度,盡量減少因預測客流量的誤差所造成的地鐵車站通道設計不足、缺乏疏散客流能力等問題,保證地鐵運營的安全性。
5結束語
地鐵作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運行的安全、快速、便利的特點,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方式。為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相關人員應建立健全一體化安全管理模式,創新自動監視及自動報警系統,加強對乘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優化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在城市地鐵大規模的建設下,不斷加強人們對地鐵行車安全的關注,優化地鐵安全設備,不僅可以保障居民人身財產安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提升我國社會經濟效益,構建和諧發展的社會。
參考文獻:
[1]?? 盛今覺.地鐵行車安全的事故防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35):2499.
[2]?? 盛曉雨.對地鐵中行車安全事故防范控制與管理[J].數碼設計(上),2019,000(007):241.
[3]?? 胡文燕.地鐵行車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00(002):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