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兵
(如皋市搬經鎮衛生院檢驗科,江蘇 如皋,226561)
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血液檢驗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檢驗的準確性直接決定了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合格的檢驗標本是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的前提條件,所以務必要妥善做好各項措施,防范血液標本發生質量變化。就血液檢驗的整個流程來看,可以將其分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個過程,統計數據表明,七成誤差產生于分析前。了解血液檢驗標本發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并總結防范策略,對于保證血液檢驗的有效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我院針對血液檢驗科出現的誤差血液標本展開回顧性分析,想得出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對于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出現的72例誤差血液檢驗樣本展開回顧性分析。就血液標本采集的患者來看,分別來自于外科、內科等五個不同科室。
1.2 方法 全部72份誤差血液檢驗眼標本,均由檢驗科室與臨床科室共同對血液檢驗的整個流程展開回顧分析,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患者血液樣本采集、樣本存儲、樣本勻速、樣本送檢的實際情況展開探索,從而找出每一例血液樣本出現誤差的原因并作出總結。
回顧分析結果顯示,在全部72份誤差血液檢驗樣本中,29份樣本是送檢原因造成的,占比40.3%,其中送檢過慢是首要原因,共有23例(31.9%),主要是患者未按要求禁食禁飲,共有12例(16.7%);18份樣本是患者原因造成的,占比25%;另外14份樣本是送檢原因造成的,占比19.4%;11份樣本是檢驗原因造成的,占比15.3%。

表1 72份樣本的誤差產生原因
在血液檢驗過程中,有多種原因會對血液檢驗標本造成影響,進而影響檢驗結果。從本次回顧性分析結果來看,全部72份誤差血液檢驗樣本中,29份樣本是送檢原因造成的,占比40.3%,其中送檢過慢是首要原因,共有23例(31.9%),主要是患者未按要求禁食禁飲,共有12例(16.7%);18份樣本是患者原因造成的,占比25%;另外14份樣本是送檢原因造成的,占比19.4%;11份樣本是檢驗原因造成的,占比15.3%。。
在上述分析所得的原因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絕大部分原因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醫護人員能夠重視血液檢驗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妥善落實相關預防策略,防止出現標本質量變化,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樣本質量。基于此,我們總結了如下的樣本誤差防范策略:(1)標本采集前預防策略:在為患者采集血液標本之前,護理人員應當首先對患者的化驗單、醫囑等有充分了解,從而知悉患者的生理狀況、用藥狀況,對于患者存在不適宜血液檢測的情況提前予以規避,比如女性月經期。然后對患者實施血液標本采集的健康教育,祝福患者采血前12小時要保持空腹,且期間不得從事劇烈活動;如果患者在采血前有劇烈運動,則應當讓患者充分休息之后,再采集血液樣本,以保證樣本質量。(2)標本采集中的預防策略:一方面,采血護理人員務必要具備數量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有負責的工作態度。首先,采血前應檢測相關儀器是否正常,比如注射器、試管等。其次,采血要盡量保證一針見血,以免壓脈帶對患者血管長時間束縛,穿刺時不得對穿刺位置持續拍打,要特別注意避開炎癥皮膚或損傷肢體,保證血液質量。再次,要保證采集血量的合適性,太少不符合要求,太多又會造成浪費。采血完成以后,將與抗凝劑充分混合,晃動要輕柔。(3)標本送檢中的預防策略:樣本采集完成,要盡快送檢驗科完成檢驗,不可等待過長時間。在血液樣本運輸過程中,要盡量保證血液樣本的平穩性,不得出現劇烈歡動。此外血液樣本不得長時間受到光照。這些細節都是送檢過程中的常識,護理人員務必要知悉并切實依從。
綜上所述,在血液檢驗過程中,有多種原因會對血液檢驗標本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季檢驗結果。所以,醫護人員務必要重視血液檢驗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妥善落實相關預防策略,防止出現標本質量變化,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