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晶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人類匆忙前行的腳步被驟然按下了“暫停鍵”。現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許多地區的經濟活動幾乎“停擺”,進入“休克期”。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當今世界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益突出的最新注腳,并再次證明了中國領導人“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重要論斷的深刻洞見。這次疫情對世界發展和世界格局帶來深刻且深遠的影響。疫情對各國都是一次大考,尤其是考驗大國如何應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責任和擔當。
一、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中國的上半場,世界的下半場。疫情給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面對這種傳導聯動的全球性風險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畏艱險,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經過全國上下一心的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很快恢復。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衛生公共事業盡心盡責,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克時艱,全力阻擊疫情在全球蔓延,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許多國家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多國人民,對中國抗疫舉措、積極成效以及慷慨援助予以高度贊揚。
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刻,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中國真誠幫助和支持,中國始終銘記并珍惜這份友誼。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積極主動與國際社會開展合作,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迅速向眾多國家和地區提供物質援助。隨著國內疫情逐漸穩定,中國醫療隊火速逆行,向多個國家派遣醫療專家團隊,用中國溫度溫暖世界。在這場全球合作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中國貢獻給世界的不僅是寶貴的防疫時間和雪中送炭的物質援助,更有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團結合作精神。面對疫情有可能“長期化”、防疫“常態化”的態勢,國際社會必須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在全球化時代各國早已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要一個國家還有疫情,這場抗疫戰爭就不會完全結束。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已經成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和主戰場。但美國的一些政客不是積極抗疫,不顧數百萬人感染新冠肺炎,更不管數十萬人的生命逝去,而是編造出種種憑空指責中國的奇談怪論,進行花式“甩鍋”,使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抹黑中國,轉嫁矛盾。中國表現出空前強大的定力,堅持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為世界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展現大國的擔當。
二、患難中的情誼彌足珍貴
在這場全球性抗疫大行動中,中國通過采取嚴格防范舉措,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樹立了榜樣,注入了信心。中國本著開放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秉持攜手開放合作的精神,積極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為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維護世界各國人民健康福祉做出了貢獻,樹立了榜樣。從分享防疫信息經驗,到開展藥物疫苗研發合作;從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到提供盡可能多的物質援助;從支持國際組織發揮應有作用,到協同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從完善全球衛生治理,到確保全球產業鏈開放穩定安全……中國都是以身作則,以行踐言,恪守國際道義,踐行大國擔當。中國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與全球18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專家視頻會議;向12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物質援助;向多國派遣醫療專家組……一批批雪中送炭的援助物質,一份份彌足珍貴的診療和防控經驗,在非常時期拓展了中國與世界的合作之路,擴大了中國的朋友圈,更加凸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盡管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一邊伸出手索取援助,一邊“甩鍋”和傷害抹黑中國,但是中國還會繼續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援助。因為我們知道污名化中國只是極少數美國和西方政客的無底線表演,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感才是主流。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要彰顯大國的責任與擔當。中國用自己的行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風雨同舟、共克時艱,患難中的情誼彌足珍貴。
三、積極應對疫情后的變化和影響
第一,在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突如其來的疫情已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內政和外交產生深刻影響,推動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動,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一步發展。如何應對這一大變局,我們要胸懷兩個大局,準確應變,科學應變。在抗疫斗爭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力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進一步展現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堅定力量,是同世界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力量。中國指明了一個多極化世界和平發展的大方向,這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次全球抗擊疫情的斗爭不僅證明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前瞻性,而且正以這一理念把握和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發展。通過合作抗疫,世界對中國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天下情懷,也融合了人類自古以來的共同追求;它既是著眼于人類未來的深邃思考,更是化解現實紛爭和挑戰的正確路徑。當前全球合作抗疫的斗爭是一場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
第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可逆轉。今天,世界已經站在經濟全球化還是逆全球化、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的十字路口。全球抗擊疫情清楚地告訴世人,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這次疫情加大了世界經濟衰退的風險,當前世界經濟承受巨大壓力。提振世界經濟復蘇士氣,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不是以一國之力就能夠做到,需要各國通力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包容普惠發展。要通過金融援助、緊急援助貸款、政策性貸款、知識和技術援助等多種途徑,攜手幫助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疫情沖擊的能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要摒棄“零和博弈”“叢林法則”等與世界經濟包容普惠發展相背離的舊思維,努力實現求同存異,合作共贏,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實踐證明,經濟全球化是全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各國在繼續推進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暢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更好地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第三,要有應對更多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準備。新冠肺炎病毒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東西,它的發生、傳染、演變過程有許多不確定性。它在世界范圍內暴發,會給全球經濟、社會,乃至世界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變化,也有許多不確定性。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從災難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在經歷了這場磨難之后,我們要把不確定性作為一種常態,時刻做好應對各種變化的準備。相信在大自然和社會的流動變化中,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堅定,中國必將更加不可戰勝。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