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剛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期,也是“十四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在此期間,武漢既經歷了武漢戰“疫”的重大事件,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同樣,武漢市的文化產業也將迎來一個重大的政策窗口期和重要的發展轉折點。
一、武漢市文化金融發展的指導思想
從指導思想上,武漢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落實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對標省、市政府“十四五”規劃,總結武漢市“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經驗,提出新的目標和任務要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融結合,用金融推動文化產業穩健發展;運用金融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堅持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兩手一齊抓。
二、促進武漢市文化金融發展的建議
1. 實施武漢文化產業金融工程行動計劃。在編制武漢市文化產業規劃的基礎上,運用金融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編制文化產業金融工程方案,實施文化產業金融工程行動計劃。通過“N”條具體措施,發揮“小工具、大戰略”作用,解決武漢市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
2. 加快各級政府文化產業平臺公司改制步伐。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實行“國企改制三年行動計劃”,整合國有文旅企業資源;加快文化產業平臺公司改制進程,并拓寬其融資渠道,實施“資產規模倍增計劃”,擴大融資規模。
3. 提升文化產業信用評級水平。實行資產規模擴充計劃,提升政府文化產業國資公司信用評級水平,擴大融資規模,有效解決武漢市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4. 推動文化企業股份制改造。企業股改可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將企業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規范企業行為,股權還可以質押融資。
5. 強化企業混改。促進民營文化企業同國有文化企業混改,企業混改可以壯大企業規模,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促進文化產業騰飛。
6. 構建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體系。成立文化發展基金,結合社會產業基金,形成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體系,通過金融杠桿,撬動文化產業發展。
7. 設立文化產業融資擔保基金。通過設立政策性融資擔?;痼w系,與省市縣產業融資擔?;鹇搫樱瑸槲幕髽I融資增信,同時可將擔?;鹋c產業基金綜合運用。
8. 做強湖北華中文化產權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場。進一步規范和做強做大文化資源交易中心和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并綜合運用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服務文化產業。
9. 促進文化產業金融機構創新。利用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金融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
10. 推進文化企業上市。選擇一批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通過股改、混改、重組等金融創新手段進行培育,推動其在境內外上市,并運用資本市場融資。
運用以上金融創新措施,實施武漢市文化產業金融工程行動計劃,形成武漢市文化金融“1+N”發展模式,可以迅速擴大文化產業資產規模,提升文化產業信用評級水平,完善文化產業融資體系,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并將武漢文化產業建成全國文化產業金融工程示范基地。
為進一步推動武漢市文化產業金融工程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建議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建立武漢市文化產業金融工程行動領導小組,強化對文化產業金融工程的領導;(2)制定文化產業金融工程實施方案;(3)出臺相關政策文件;(4)舉辦專題工作會議;(5)一企一策;(6)一區一策;(7)加強宣傳培訓工作;(8)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強化獎罰及問責機制。
(作者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