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李斌
[摘要]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選任什么人、怎樣選任人,建設什么樣的政黨組織、怎樣建設黨的組織的根本問題,為推動黨的組織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向與具體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新時代要積極貫徹踐行黨的組織路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筑牢信仰根基,著力于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培養大批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不斷提高組織工作質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和組織力量。
[關鍵詞]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貫徹執行
[作者簡介]張紅(1968-),女,沈陽大學,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李斌(1969-),女,沈陽大學,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基金項目] 2019年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意識形態多元化背景下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體制機制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2019GXDJ-YB110)階段性成果。2018年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改革開放偉大成就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L18DSZ033)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 D262.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09-0040-02
新時代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起點,也是建設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出發點。當前,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執政70多年的中國共產黨正面對著中國社會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所帶來的新目標新任務。在2018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這一嶄新的科學內涵為黨的組織工作指明了根本遵循的原則方向。唯有堅決貫徹執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扎實建設黨的組織體系,不斷增強黨的組織力,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黨員干部,才能夠切實提升黨的組織工作質量,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和堅定的政治引領。
一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關系到黨“開展組織工作長遠、全局和方向的根本性問題”,①它突出強調了在新時代選任什么人、怎樣選任人,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政黨、怎樣建設黨的根本原則,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組織工作的目標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推動黨的組織工作構筑了堅實深厚的組織基礎與組織體系。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領導與引領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而黨的力量來源于各類組織體系的相互作用,正確的政治路線需要強大的組織去執行和貫徹。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程中形成了科學、嚴密的各級組織系統,織就了一個縱向有機銜接、橫向互動聯系的組織網,這是新時代引領、組織、動員、影響廣大人民群眾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而深厚的組織基礎與組織保障。面對新時代黨的新偉大工程建設的新形勢、新目標、新使命,黨的組織路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著重于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打造規范、嚴密的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強大的組織優勢,由此以強勁的思想引導力、信仰塑造力、政治領導力、組織凝聚力和社會輻射力,積極把黨員干部團結動員起來,強化黨的組織意識和組織觀念,使之認同組織、信賴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從而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供強大的組織力量和體系支撐。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提高黨的組織力制定了具體的組織工作戰略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業已發生重大變化。針對于此,黨組織路線緊密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的建設總要求,借鑒總結了黨的歷史上組織工作的寶貴經驗,以問題為導向,以現實為依據,在堅持黨的組織原則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遵循組織工作規律,具體規范并詳細制定了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部署,科學地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的問題,為實踐中不斷強化黨的組織力,有效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②一以貫之地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操作路徑。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深化黨的組織建設規定了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千秋偉業,人才為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一批又一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明確規定了高素質好干部的標準和優秀人才的內涵,即:忠誠干凈擔當與愛國奉獻。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就必須著眼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從長遠目標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選拔、培養、管理、起用優秀人才和黨員干部,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備人才儲備,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二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要積極貫徹執行黨的組織路線,打造干凈忠誠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不斷提高組織工作質量,以高超的組織工作水平促進黨的新的偉大工程建設,使黨更加堅強有力,進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強大的組織基礎。
1、著眼于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組織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用新思想武裝黨員干部,筑牢信仰根基,堅定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推動黨的全面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黨領導人民在新時代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正確引領下,黨統攬“四個偉大”,對治黨治國治軍的一系列經驗教訓進行深刻洞察總結,推進黨的組織路線的完善與升華。在新時代要貫徹執行黨的組織路線,就必須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持之以恒地在學懂、弄通、做實環節上下功夫,真正學懂悟透、篤信踐行,自覺用新思想指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使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守黨的政治規矩,確保全黨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由此,以黨的組織優勢不斷深化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激發全黨牢固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努力增強執政本領,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砥礪前行。
2、著眼于增強黨的組織力和執政本領,深刻理解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與根本性,全面構筑嚴密堅固的基層組織體系,優化組織設置,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基層治理中的政治引領和組織保障功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在推進黨的新的偉大工程建設中取得顯著成績,但是,黨所面臨的世界格局和社會形勢是復雜尖銳的,黨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亦是艱巨深刻的。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以政治建設為首位,著手在組織力和執政本領上發力,實際地織嚴建強各級組織體系,特別是要圍繞提升組織力這一重點任務,突出強調政治功能,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黨的執政根基和力量之源在基層,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國之治”的基礎也在基層,非常有必要擴大基層黨組織在新興領域的覆蓋面,嚴格基層組織生活制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過硬本領,規范基層黨員教育管理,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群眾工作優勢以及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真正發揮基層組織堅固戰斗堡壘作用。
3、著眼于強化黨的干部隊伍和優秀人才隊伍建設,深刻認識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的重要作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選人用人原則,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做好人才培養、選拔、管理和使用工作。
“黨的組織路線涉及‘如何識人'‘如何選人'‘如何用人'‘如何培養人'‘如何管人'的問題。”③習近平一直強調,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千秋偉業,人才為本,治國理政關鍵在人,人才是執行組織路線做好組織工作的根本所在,要著力培養千千萬萬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集聚選撥大量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領導者、建設者和接班人。改革開放40多年來,“好干部”的判斷標準從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到信仰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恰是表明黨的干部隊伍建設越來越趨向于務實性、針對性和具體性。在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重大變化的態勢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特別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為科學精準地培養選拔任用干部和人才提供了遵循的基本方針和衡量標準。要堅持黨管干部,突出政治標準,大力提拔那些信仰堅定、對黨忠誠、作風優良,勇于擔當的干部,特別是不拘一格大膽使用優秀的年輕干部,努力建造一支數量規模宏大、經得起風浪考驗、充滿生機活力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要堅持人才強國戰略,大力培育各類創新型、技能型、專業型人才,積極調動人才的主動性、創造性,使其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才的愛國情懷和創造才能,使一批批高質量人才脫穎而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挑起大梁,勇擔重任。
[注釋]
①肖霜.邏輯、價值、實踐: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與組織力關系的三重維度[J].理論導刊,2019(7):17-22.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10-18(1).
③韓慶祥.改革開放根本經驗的哲學梳理[J].北京大學學報,2019(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