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芬
【摘要】2019學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把網絡教學推到前沿陣地,真正地把網絡空間教學實驗室搬到了現實教學中來。期間,學生、家長、教師一起進入了網絡空間學習的大教室。其中,網絡空間教與學的利弊也彰顯出來,這促使我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信息化工作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完善。
【關鍵詞】網絡;空間學習
2019年的寒假是不同尋常的假期,由于疫情的影響,導致全國學校不能夠按時開學,學生們不能按時回到心愛的學校學習。國家和各級教育部門當機立斷,“停課不停學”,為學生進行網絡授課。轟轟烈烈的網絡課堂教學開始了。在珠海市金灣區教育局主導下,我校于2月17日正式開始網絡授課。教師、學生、家長登錄金灣區教育云平臺,在這個虛擬教室里共同學習,把教室從學校搬到了云教室,搬到了網絡,搬到了家里。其實這種學習形式對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來講并不陌生,現在每個學校已經有網絡教室,網絡云教室,學生和老師也都體驗過這樣的教育云課堂,在云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的課程。它能跨越區域,跨越時間,甚至跨越學科的教學實驗活動。我們國家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教學實驗從上個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了,經過多年不斷地實驗,積累和提高,已經發展到了比較高的水平。而且,有的地區或學校還開展得非常好,比如,深圳、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成為全國教師信息化教育教學學習的先進典范。那么,這次的網絡授課,是真正把實驗活動變成了現實教學的活動。
一、靈活又實用的教與學
(一)制定適合小學生的特點的授課形式
珠海市金灣區教育局采用的是統一錄播課的形式,根據課程的安排,授課老師根據相應的教材內容,學生認知的特點進行課程設計,采用適合小學生特點進行錄制課程內容。由于小學生的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自制能力差、自律能力差,好動的特點,課程內容以20分鐘左右的微課為主,既能保證課堂內容重點、難點、知識點的講解完成,也能夠保證小學生視力的健康不受影響,充分體現精講精練的課堂模式。
(二)跨越時空的線上教研活動如期進行
在網絡授課前,授課教師根據上課內容上傳課程資源到金灣教育云平臺,包括授課課件、教案、音頻視頻、同步練習等可供學生和家長隨時查看和使用。那么,其他的教師也在云平臺上進行二次備課,上傳適合學生的資源,分享資源,提高資源的實用價值,其他教師可以在云平臺上互相交流關于課程內容的設計或進行集體備課,提出修改意見等。
(三)主輔教的教學新模式體現個體差異性教學
主講教師通過課堂授課,課堂練習鞏固,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學生能掌握重點學習任務。每個學生的任課教師在根據網絡授課內容以及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布置學習任務,作業,和進行個性化輔導工作,努力使每個學生能夠理解接受課程內容,學生在網絡聽課時,可以在授課網頁對話框內,對不理解的知識進行留言或者提出質疑,任課教師會課后給予作出解答。
任課教師通過科大訊飛暢言小學APP布置學習任務和作業,并對作業進行批改評價。對作業評價的方式就比較靈活多樣,可以是語音、文字,甚至是圖片,學生也可以查看教師的批改情況和評價,如果教師公開作業情況,那么其他同學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業情況,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評價和留言,是一個交流學習的空間平臺,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友誼。比如,在英語的朗讀打卡中,很多學生想學習一些優秀學生的朗讀,打開傾聽,然后留言或者點贊“做的非常好”,那么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對優秀的作業或者做得好的作業,老師會用文字或者手寫或者語音來進行批改。師生間通過文字的交流,更容易接受,作業錯誤訂正率比面授作業訂正率要高。
二、網絡空間學習的優點
(一)對于教師來說
1.工作時間更靈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集體備課,教學設計探討,教研活動等,都能如期進行。學生作業和個別輔導也更加靈活。只要有同學上傳作業,老師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批改,評價。也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
2.批改作業更輕松。如果布置一些客觀題的話,那么教師可以設置好答案,進行系統批改,批改作業的速度就非常快,為教師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
3.教學資源更豐富。同一個地區的教材內容是相同的,在云學習云平臺上有同步質量較高的的資源,可以供老師下載,編輯和使用,特別是課件,為教師節省了大量的精力。
4.作業統計更明了。通過作業模塊進行批改作業,還有利于老師去統計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并根據數據統計來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比如,選擇題的第3小題出錯率為84%,那么,這個數字證明學生對這種題型沒有掌握好,需要任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輔助教學。
(二)對于學生來說
1.學生視野更開闊。特別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云”平臺上有更多的學習資源。知識拓展更寬、更豐富、更多樣,如,有同步的課件資源輔導練習、課件資源輔導練習,等等??梢愿鶕约旱膶嶋H情況和興趣偏好,來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一些資源,比如,有的學生比較想進一步語音方面的學習,就可以點擊相應資源進行學習,喜歡閱讀,就可以點擊閱讀書庫等,完全可以跟自己的需求選擇,讓學習更自主化。
2.互相學習更有趣。通過作業上傳平臺,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作業和評價,也能看到其他同學的優秀作業,起到相互學習的作用。
3.師生交流更暢通。在提交作業模塊中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語音,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文字,在作業模塊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交流也更加很靈活,方便和及時。
4.網絡意識更增強。通過這一次的網絡授課,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網絡信息文化的意識,作為小學生來講,從小就接觸網絡教學,親身感受到了它的強大,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那么,將會影響他對網絡信息的看法,也許在將來的學習過程中他就會努力地創建創造更加優秀的網絡化技術,是未來推動未來信息化技術的生力軍。
(三)對于家庭來說
1.網絡學習更便捷。這次網絡授課當中,家長們都感受到了學習可以隨時隨地,不再受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了,可以在路上、在酒店、在戶外、在家里等等。更加便捷,自由調配的時間,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學生上課的時間。
2.家庭親情更濃烈。在以前,如果家長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是不可能進入教室里面聽課的,那么現在就實現了,可以隨時陪著孩子一起聽課,了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孩子的聽課的表現能夠判斷出孩子是否真正地學會了、掌握了、聽懂了。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在學習上做出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和孩子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增加與孩子的感情,增強父母的責任心,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三、網絡空間學習的不足之處
任何一個新興的事物都存在著不完美的狀態,我們在授課當中,發現的不足也會進行及時的調整。無論是教師還是平臺,都能及時地做出調整,不斷優化的一個學習途徑。
(一)部分教師對網絡學習認識還不足,比較形式化。每個學校的硬件條件不同。有的學校只有一兩個網絡云教室,教師們想上網絡課程,就得到實驗室,人多地方少,要預約,造成壓力,也就是只有公開課才會去云教室上課。
(二)學生的網絡學習意識有待改進,他們只是在平臺上完成作業任務,而是一種完成作業的工具,沒有意識到學習平臺的強大的功能,沒有充分利用到資源。
(三)小學生在網絡授課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特點,愛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律能力差等特點,需要家長強有力的保障,才能提高網絡課程的效率。但由于大部分家長的工作原因,協助方面還比較欠缺。
四、結束語
筆者認為,教育信息化的路上,我們未來要做的事情,第一,要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對網絡教學的意識和培訓和技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設計;第二,要加強學習平臺資源的開發,包括這次網絡授課中學生教師反映的問題進行及時的修正,不斷地更新和完善教學手段,更好地服務教學,讓更多的師生受益。
參考文獻:
[1]代顯華,唐???,陳紅等.? 停課不停學,網絡教學遇到的挑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 (03).
[2]陳麗,林世員,鄭勤華.“互聯網+”時代中國遠程教育的機遇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1).
[3]王琳璐. 試論在線網絡教育的利與弊[J].作家天地,2020 (16).
[4]何杰文.試論在線網絡教育的利與弊[J].改革與開放,2020 (Z3).
[5]張忠華,周萍.“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變革[J].教育學術月刊,2015(12).
[6]曹渡帆.疫情期間迅速崛起的“網課熱”能走多遠[J].中國德育,2020(05).